在選擇基金時,是不是淨值越低的基金越值得配置?

財經王大拿


首先,談下我一直講的問題,基金選擇是個綜合性的問題,並不能單靠某一個單一指標去判斷,而是整體考慮。

比如題目所說,是不是基金淨值越低,看起來這樣的基金越“便宜”,所以值得配置呢?

顯然,這個方法是片面的,需要分不同的情況。

淨值,我在之前的文章中科普過,分為單位淨值和累計淨值,即現在的淨值就是單位淨值,算上分紅之後的總淨值,就是累計淨值。所以我們在看淨值之前,你就要分清楚是單位淨值還是累計淨值,如果對於一個老基金來說的話,你要考慮的是它累計淨值的多少,才能比較它整體上的收益多少,顯然累計淨值越多,表明自成立起,越給基民創造了更多的投資收益。

其次,通過淨值,你要理解它的本質,基金的本質就是通過買股票,為你創造的收益,而高淨值通俗的解釋,就是代表了此時它買的股票漲的挺好,相對的低淨值,代表了它此時買的股票,漲勢一般,甚至跌的較多,按照我們一般的想法是,如果基金經理一直表現優異,那麼在下一波行情中,它可能又抓住了另一個板塊的龍頭,就會淨值越強的基金,表現的越出色,所以這是為什麼,每次到年底排名的時候,很多基金都會爭奪排名,因為很多投資者會看基金的排名,來影響購買的決策。

那麼買相對錶現差的基金,有沒有可能“逆襲”呢?

這種情況也是可能出現的。如前所述,在階段表現差的基金,未必就是這個基金一定非常差,而是現階段,基金重倉股表現一般,那麼在下一輪行情中,如果這些基金重倉股,成為了市場的領漲品種,那麼顯然,這個階段性比較差的基金,下一輪行情就可能表現的較好,尤其在一些典型的行業指數基金的表現上更明顯,比如去年白酒股可能表現一般,那麼白酒基金自然落後於大盤,結果今年白酒股突然啟動,那麼去年看起來差的白酒基金,見年就會“逆襲”成為明星,這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總體上來說,基金的選擇需要綜合的判斷,既要考慮到基金經理,過去的風格,它的重倉股,也要考慮到未來的板塊輪動扽更因素,單純以階段性的淨值好與差作為標準,其都是片面的。我也會在後續文章中,進行基金的評測。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關注!


財經王大拿


在選擇基金的時候,淨值的高低毫無考慮的意義。如果一定要說有,那也要選擇淨值高一點的,因為淨值高的基金,一般會積累收益(或者分紅),有很好的安全墊,不容易被清盤。

個人建議,選擇基金主要關注這幾個方面:

第一,基金經理。這個作為你錢去向的掌舵人,他的判斷對未來的收益影響十分大。

第二,管理費用。管理費用,每年高一個點,十年就吃掉你10個點的收益,不算小數目了。

第三,基金規模,規模儘量不要太大,10到50個億最好,船大不好調頭,決策機動性變差。

第四,看業績。先看長期的,儘量選擇,長期5年左右排名靠前的,最近一年或半面落後。

至於其它各類專家推薦的,晨星評級等等,我感覺在意的幾條上,那些都是可有可無做個參考即可。



掌握財經


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買基金要買淨值低的?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把基金淨值與股票價格弄混了。我們炒股時會關注股票價格,去尋找“便宜的好股票”。於是部分小夥伴將這種投資方法也帶到了基金投資上,認為基金淨值很高代表上漲空間比較小。但實際上,基金淨值和股票價格並不能同樣看待。

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公司資產的價值,代表了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值多少錢”的預期。當股價漲到一定程度時,市場會認為股價偏離了上市公司的真實價值,認為“股價並不值這麼多錢”,那麼後續下跌的風險就會加大。

但基金的淨值卻完全不同。我們一般會看基金淨值的兩個指標,單位淨值和累計淨值。其中單位淨值是我們買入基金時的價格,代表每份基金當天的單價,計算公式為基金單位淨值=(基金資產總值-基金負債) 基金總份額。每個交易日結束後,基金公司會根據基金所投資的資產價格計算出基金總資產價值,扣除基金當日的各類成本及費用,得出該基金當日的資產淨值,然後再除以基金當日的份額,最後得出基金的單位淨值。也就是說,基金淨值的高低,是由基金所投資的資產價格所決定的。

所以可以看出:股票價格高低,取決於公司基本面和以及投資者對其未來成長空間的預期;而基金淨值的高低,取決於該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和債券等資產的價值。在一定時期內,一家公司的經營是有上限的,這也決定了股價一般不太可能完全偏離公司的真實價格;但基金投資的資產是可以輪換的,如果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夠強,所投資的資產大部分都能夠賺錢,那麼基金淨值就有可能持續上漲。

所以辨險識財在這裡提醒:基金淨值增加並不意味著風險增加、上漲空間變小,基金淨值低也不代表未來上漲空間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