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煤礦的電報通信始於何年

電報通信,是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大力倡導的一項洋務。開平煤礦初期就建有電報設施。《開平煤礦志·第二卷》記:“1900年之前,開平礦務局自建了天津—開灤礦區—秦皇島間全長260公里的通訊線路。"

1900年,在義和團運動中,開平礦務局通訊線路被毀。1901年,開平礦務有限公司委託交通部北寧鐵路局(應為關內外鐵路局,以下同──筆者注)“重新修建通訊線路 ……沿途設9個電報站,14個電線站……1902年9月,委託北寧鐵路代為維修”。上述最早的年限為“1900年之前”,有些粗略。能否探尋一下開平煤礦的電報通信始於何年,筆者作了如下嘗試。

1885年:李鴻章的一篇批文

《李鴻章全集·37冊》(2008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載:“光緒十一年十一月初三日(1885年12月5日),北洋大臣李批:開平礦局擬由蘆臺電線設枝線以通礦局,所需杆線、機器料物、工費、值報學生薪水等項,均由礦局自行籌備,事屬可行,仰俟員匠得暇,即飭前往置設具報。至將來巡守杆線應派人等,應歸該局經營。一切交涉章程,仍妥晰擬議,稟報查考。繳。”關於此批覆的背景,簡要說明如下:1884年,盛宣懷受李鴻章之命修建北塘至山海關的電報線路(天津至北塘間,以前已有了電報線路)。次年,盛宣懷收到了開平煤礦請求增設電報支線的公函,立即向李鴻章稟報詳情。上述批文為李鴻章回復盛宣懷的電報批文。電報線路每隔一段距離需要設置一個電報站,蘆臺設有電報站。開平礦區至閻莊一線最近的電報站就是蘆臺電報站。天津至山海關的電報線路是加強國防的建設項目,資金全部來自大清官款,而開平煤礦是商股產業,兩方的資財須嚴格分清。蘆臺電報站的值班人員負責接轉開平煤礦的電報,也要支付相應的費用。最後結語“繳”,代表電報日期的文字,為五日。李鴻章的批文日期為1885年12月,增設電報支線需要時日,因此開平煤礦使用這段電報線路接發電報不會早於1886年。還需要說明的是,該電報線路最初只是辦理開平煤礦通往天津的日常電報業務。此外,開平煤礦還應有其他更早的電報線路。

1884年:《捷報》的一段描述

1884年6月27日的《捷報》刊有《開平紀行》一文,其中寫道:“蘆臺因系開平運河的終點而聞名。……此處距礦區二十九英里,可以用電話和礦區通音訊。水漲時可以看到運河內外有很多船隻,汽機拖船把空煤船拖到北塘,等返回礦區。……運河的北頭,名胥各莊,是目前中國最有趣的地點之一。” 上述“電話”,系電報之誤。電信技術的發明,是先有電報、後有電話。早期的中外鐵路,都是先設電報。我國鐵路引進電話設備,則是1888年唐胥鐵路延至天津之後的事情。而“運河內外”的“外”,指與煤河相通的北塘河(亦稱薊運河)。開平煤礦此時的電報線路,沿著唐胥鐵路的路基旁和煤河岸邊架設,用於傳遞運煤列車和船隻的行駛信息。回過頭來,再看前面李鴻章批文中的“開平礦局擬由蘆臺電線設枝線以通礦局,所需杆線、機器料物、工費、值報學生薪水等項,均由礦局自行籌備”一語。煤河的盡頭位於閻莊,臨近蘆臺。開平煤礦當時僅需增設閻莊至蘆臺間的電報線路(包括電杆和導線等),而閻莊至開平礦區之間,只需在原有電報線路的電杆上增掛導線即可,總的費用很少。難怪開平煤礦得知蘆臺設有電報站後,便及時請求“設枝線以通礦局”。這樣一來,就可大大縮短開平礦務局與天津往來信息的時間了。《捷報》上的《開平紀行》一文,記錄下了開平煤礦早在1884年就有了電報通信。然而,是否還有更早的史料可尋呢?

1882年:《豐潤縣誌》的一條記載

《豐潤縣誌》(1921年出版)有一條記載:“電線,在胥各莊南,東北至唐山,西至寧河之蘆臺,光緒八年(1882年)開平礦務局設。”很明顯,胥各莊至唐山為唐胥鐵路區段,胥各莊至蘆臺(閻莊)為煤河區段。然而,該條記載為何如此敘述?這是因為當時的胥各莊、唐山、蘆臺,分別歸豐潤、灤縣、寧河管轄,《豐潤縣誌》理所當然地要以胥各莊為中心記述了。毋庸置疑,上述的“電線”,應是電報線路,唐山(開平礦區)、胥各莊(火車站)、蘆臺(閻莊),都應設有電報機,以分別傳遞唐胥鐵路和煤河上運輸狀況的信息。唐胥鐵路建於1881年,第二年有了電報線路,此說有些道理。早年修建鐵路,十分注重“先通後備”。“先通”,指先完成通車必不可少的軌道、橋樑、機車、車輛等工程項目;“後備”,指可稍後備齊站房、站臺、通信、照明等設施。唐胥鐵路於1881年11月8日通車,而多月之後完成“後備”,符合常理。那麼,唐胥鐵路的這條電報線路是什麼模樣,如今已很難查找到原始的文字資料了。不過,倒有關於該條電報線路1884年(這一年清政府禁修鐵路的政策開始有所鬆動,不久便成立了“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兼管鐵路事務)之後的一些資料可作參考。光緒十年(1884年)七月上旬上海出版的第十二號《點石齋畫報》內,曾刊出一幅《興辦鐵路》畫作(見附圖),畫中繪有一條架空的電報線路。

開平煤礦的電報通信始於何年

畫上的題文寫道:“茲於五月下旬,天津來信雲,創辦鐵路一節,朝廷業已允准,由大沽至天津,先行試辦。”此時,中國境內只有一條開平煤礦的唐胥鐵路,《興辦鐵路》應是以這條鐵路為背景創作的。《興辦鐵路》雖屬美術作品,但畫中的事物也要以一定的事實為依據,因而畫中的電杆電線,也反映了當時電報線路的大致模樣。另外,《天津鐵路分局志·上冊》記道:“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京奉鐵路建設初期,通信線路為架空明線,杆距260尺,素材木杆,鐵線條,彎鉤瓷瓶,僅設電報線,用於指揮行車。”當然,開平礦務局1882年就設有電報線路之說,只是依據1921年出版的《豐潤縣誌》,是否準確可靠,尚需人們進一步地探索與考證。

來源:唐山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