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超的疲态,疫情带来的转机能否持续?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一类以万千商品集中的客店模式走进中国,这是以可提供客户自行挑选商品经验模式。一经推出,便满足着人们生活中大部分对食品、日用品的需求。众多巨头公司纷纷加码中国,比如沃尔玛,家乐福,在国内也诞生出苏宁,永辉超市,高鑫零售等等,

好景不长。由于商超企业属性特质,往往考虑的人口流动性多的区域,多数商超开立在了城市的中心地带和核心商圈中。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疯狂加速的时代,诞生出的是中国房地产火热炒作,以此造就日益上升的租金成本。就国内4个一线城市来说,在2009年到2019年所谓的黄金地产周期来看,这十几年间的平均商铺租金均是呈现上涨态势,这样带来的是商超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陡增。

零售商超的疲态,疫情带来的转机能否持续?

同时”新零售“崛起加速了行业的淘汰。在中国,互联网的行业趋势造就电商的崛起,天猫超市、京东超市020模式抓住当下年轻人时间节点,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去逛超市,反而通过线上购买到家直接一步到位。”这样直接打破传统的商超经营模式。行业残酷的优胜劣汰法则加速。

所以来看,租金成本叠加社会快节奏,在这二者打压之下,商超企业这几年纷纷迎来关店潮,就拿外资巨头来说,以沃尔玛为例子,在2018年所谓的“新零售”概念词无人不晓之时,光是在下半年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在国内就连续关闭了11家门店。国内的企业在2019年根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经不完全统计发现,2019年全国至少有19家百货店关门

在此背景之下,市场上龙头商超企业都迎来寒冬,如果不积极谋求转型改变,距离深渊更近。以两家上市商超企业来看,在2020年第一季度,天虹股份(002419.SZ)预计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500万~5500万元;友阿股份(002277.SZ)预计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跌83.23%~76.05%。

不过由于行业特点来看的话,零售业中企业数量众多,产品价格透明度高、差异化小、可替代性高,导致企业间竞争十分激烈,价格战十分常见。导致的是很多零售企业破产或者被迫区域性退出,而这种竞争态势将继续在以后的时间里存在,意味着有更多的企业迫于竞争压力而破产或者退出。相反的龙头生存意志更强。

另一点,龙头积极引进互联网巨头战略投资,试图用最快的速度融入互联网趋势,比如阿里系高鑫零售,腾讯系的永辉。但是带来的改变并不是立竿见影。虽然前路迷雾慢慢,预期仍是不明朗。

超市类上市企业这几年的股价一直萎靡不振,在今年年初,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经济受到一定影响造成众多上市 公司股价下跌。然而以永辉超市,红旗连锁和高鑫零售这几家积极谋求转型的商超企业走出一波行情。

零售商超的疲态,疫情带来的转机能否持续?

以永辉超市为例,在今年2月份初到28号,整体股价区间涨幅就达到48%。最新市值1050亿左右。已经成为A股商超第一股。外资占自由流通股比在10%左右。

零售商超的疲态,疫情带来的转机能否持续?

上述三家做出的改变其实就是拥抱互联网,能够优势互补。其中以高鑫、永辉为代表的大型零售商超在2019年就开始布局社区零售门店。所以在疫情期间生鲜电商、社区便利店、社区团购大部分处于停业或因物流影响半搁浅状态,这就给了一些早早布局新零售企业的机会,因为只有线下商超在正常运营。到家业务成为亮点。

在4月29日公布永辉超市的一季度业绩可以反映出来。在报告期内,根据数据显示,永辉超市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92.6亿,同比增长31.6%;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同比增长39.5%;这其中光是归母净利润这块就超过2019年全年,多出近400万利润。这其中到家业务实现销售额20.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39%,3月份永辉生活APP占到家业务占比升至56.86%。

零售商超的疲态,疫情带来的转机能否持续?

总结来看,此次几家早早开始转型的商超龙头因疫情影响受益,使其这几年大力开展的新业务得到承认,但是在疫情之后,百姓生活回归正常,能否维持这一数据还需要企业自身运营能力。到目前来说,所谓新零售仍然是一个概念,还是投入阶段。能否转型成功,还要看未来其商业模式能否带来良好的业绩利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