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點評2020高考“合肥二模”試卷|語文:注重能力培養 關注科技與現實

2014 年9 月以來,在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現為合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合肥一中、包河區教育體育局的支持下,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簡稱合肥三十二中)借力合肥一中優質教育資源和合肥市暨包河區兩級教研員專家隊伍,開展“以整體提高合肥三十二中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師科研能力為核心、以培養學校卓越教師隊伍為重點”的質量提升工程。近六年來,合肥三十二中已經五個年度與合肥一中、合肥六中、合肥八中等學校共同榮獲合肥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比一等獎。

2020 年高考“合肥二模”考試結束後,本報編輯部收到了一些名校名師點評二模試卷的稿件,其中有幾篇是由合肥三十二中教師執筆,聯合合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合肥一中教研人員共同撰寫的,權威性強、分析透徹。本報特刊發該組點評文章,希望能給廣大備戰高考的師生以幫助。

合肥市教科院 王金娥 合肥一中 汪梅林 合肥三十二中 張芳

2020 年合肥市二模語文試卷結構設置、題型題量與去年保持不變,難度穩定,呈現出以下特點:

1、厚植家國情懷,感悟中國精神。文言文閱讀選取蘇夔作為傳主,在他身上體現了古代官員學識淵博、自強不息、臨危不懼等中國精神。古代詩歌閱讀以辛棄疾化用典故表達了歷代文人渴望為國效力壯志難酬卻又樂觀曠達的精神。默寫題中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更是體現了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作文題直接點明瞭中國精神的內涵,讓學生推薦反映“中國精神”的作品,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時期不同文人怎樣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培養他們自覺領悟時代精神,樹立個人理想追求與國家、民族的發展融為一體的責任意識。

2、關注科技與生活,強化關鍵能力培養。關鍵能力是對必備知識的運用,也是形成科學素養的必備前提。本次二模試卷選擇了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生活實際等緊密相關的內容,增強學生適應時代、參與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例如,實用類文本閱讀選擇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與投運,以此來探討如何踐行中國新發展理念;語言文字運用的閱讀文字體現的是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發呆”研究;新聞報道則是要求學生總結提振消費的兩種方法,考查學生壓縮語段、理解分析、歸納總結等綜合能力。作文題則回應了課程標準中對“整本書閱讀”的要求,學生的閱讀體驗在本次作文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本次作文題再次強化了寫作的情境意義,寫作不能只滿足於自我表達,要注重交流作用,這是寫作實用能力的一種體現。

3、強化體美勞教育引導,彰顯美育化人功能。論述類文本探討神思與想象的融合、融通,旨在提升考生的審美判斷力、審美表現力和審美創造力,陶冶審美情趣。文學類文本通過茅盾筆下“財喜”這一真正的中國農民形象,引導學生體悟中華民族熱愛勞動的優秀傳統文化,感受悲劇環境下勞動人民的堅強樂觀精神。李商隱“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神奇空靈,蘊含著豐富的美感,引導學生在審美薰陶中感受美、體悟美,淨化心靈與陶冶情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模考的作文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結合語文學科特點以及《課程標準》《考試大綱》,通過科學設計命題,引導考生傳承愛國精神,接續時代奮鬥,積極反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同時,作文材料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考生實際,綜合考查考生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全面落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要求。2017 年新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正式提出“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將之列為18 個“學習任務群”中的第1 個“學習任務群”,並在統編教材中正式將《紅樓夢》《鄉土中國》列入課程之中。本次作文命題,試圖對此作一個小小的回應,提醒考生予以重視。在實際作文過程中,考生如果選擇反映“中國精神”的作品,以及這些作品本身所屬的時間段和所具有的思想深度,將成為評判作文的一大重要依據和基礎。

備考建議:

1、分析高考題型,瞭解考點範圍。

2、強化專題訓練,把握答題技巧。

3、培養關鍵能力,應對不同題型。

4、關注時事熱點,常懷家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