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為什麼有些老百姓怕隔離?

李虹澤483


全國多個縣市封城,另外好多省份也啟動了一級預警措施,對抗這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許多人都被隔離或自我隔離。

我們需要警惕的是,被動隔離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1

當我們身體上或者社交上被隔離的時候,我們的心理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0世紀50年代首創的用於研究意識的“感覺剝奪實驗”或許能夠提供一些見解。

“感覺剝奪(sensory deprivation)”,來自於1954年Boxton、Heron及Scott在加拿大一所大學所做的著名心理實驗。

科學家利用豐厚報酬(20美元/天,當時大學生打工一般每小時50美分)吸引了許多自願報名的大學生被試,他們試圖在嚴格控制的實驗室中儘可能地剝奪被試者的感覺(觸覺、聽覺、視覺、嗅覺),並觀察被試者的狀態變化。

實驗要求被試儘可能長時間地躺在實驗室(恆溫、密閉、隔音、有光)。

床柔軟舒適,以儘可能減少被試身體的感覺;

手戴上手套,並用厚紙套將手腳卡住,使觸覺刺激減至最小;

頭則枕在用U形泡沫橡膠做的枕頭上;

眼睛被蒙上特製的、只能看到漫射光但看不到任何形狀或圖形的半透明塑料眼罩,同時室內的可能的各種聲音儘量減到最低或完全隔音。

在感覺剝奪實驗最開始,被試們還能在床上安睡,

但8小時之後,被試者們開始失眠,不耐煩,急切地尋找刺激。他們想唱歌,吹口哨,並開始自言自語,用兩隻手套互相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這間小屋。

被試變得焦躁不安,極不舒服,而豐厚的報酬極難使大多數的被試者在這種環境中堅持2到3天以上。‍

2

科學家們測試了被試堅持時間的長短、身體及心理的各項指標,實驗結果表明,持續的感覺剝奪使被試表現出病理心理狀況:大腦皮層喚醒能力的降低,酮類固醇激素水平顯著上升,情緒、認知和行為等方面的紊亂。

而在感覺剝奪後期,被試則表現出不能集中精力,思維反應遲鈍,思維過程受到擾亂,語言和推理能力等智力測驗的成績嚴重變壞,白日夢,幻聽(聽到狂吠、警笛、滴水、警鐘等聲音)、幻視(看到光的閃爍、視野邊緣的形狀)等精神異常現象。‍

3

來自動物的社交剝奪實驗

動物心理學家對恆河猴進行“社交剝奪實驗”,將猴子餵養工作全部自動化,隔絕猴子與其他猴子或人的溝通。

實驗結果表明與有正常溝通機會的猴子相比,缺乏溝通經驗的猴子明顯缺乏安全感,不能與同類進行正常的交往,甚至連本能的行為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4

人是最需要社交的生物。

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大腦是用來處理感覺信息的。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大腦處理的信息來自我們的五種感官通道(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處理外來刺激的模式,然後這些信息被用來指導我們在世界上生活的行為決策。

因此人類是地球上最需要社交的生物,所以人類的行為決策有很多是涉及如何應對社交世界的。

實驗證明:社交隔離會導致抑鬱、焦慮、增強的情緒喚醒以及自傷。‍

鑑於目前防控疫情的嚴峻形勢,隔離恐怕是最有效的方式了。

隔離不隔愛,武漢市民隔空喊話的視頻在朋友圈刷屏,恰恰說明了,在非常時期,人和人之間的互相交往的需要。

面對這場疫情,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照顧好自己,那也是愛護別人的最高原則。

希望這場隔離早點過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相約春暖花開之時,坦誠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