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阿里不西藏

无阿里不西藏

闷热、拥挤、事儿多,

避暑、逃离、休假……

生存与生活好像是矛盾的,

人们在被生存压得喘不上气来的同时,仍对生活怀着一丝憧憬。

喂马、劈柴是生活,

行走、旅行也是生活。

像镜子的两面,一面是安稳,一面是奔赴。

当你转山转水来到神山脚下圣湖湖畔,

当你在残存的古堡、模糊的壁画、斑驳的字迹中找到从前岁月的影子,

当你在一个地方找到一种久违了的感动与震撼,

行走与奔赴便有了它的意义。

西藏阿里,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万山之祖,百川之源,“世界屋脊”的屋脊。

纯净的阳光在山峦之间倾泻着光与影,

耀眼的星群下是蓝色的湖水与白色的山川,

古老的城堡在白天与夜晚的交替中安静的存在着。

你在这样的世界里行走,

怎么走,都是一条性感而优雅的线条,

怎么走,都是一次难忘而没有遗憾的旅行。

无阿里不西藏

冈仁波齐

关键词:神山 信仰 世界中心

冈底斯山脉横贯在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如一条巨龙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它高高扬起的头,如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阿里普兰的高原上,这就是海拔6656米的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的峰顶终年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光芒,以其威严神态,吸引着各地的信徒来此朝拜,他们以人类最原始的方式——转山,诠释信仰二字。

它是西藏乃至整个世界最神圣的雪山,同时被藏传佛教、印度教、西藏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无阿里不西藏

玛旁雍措

关键词:圣湖 鬼湖 生命之源

玛旁雍措与纳木措、羊卓雍措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位于冈仁波齐峰以南,海拔4588m,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高的淡水湖泊。

作为马泉河、孔雀河、象泉河、狮泉河四大河流的源头,玛旁雍措与冈仁波齐峰一样,是不同宗教信众“共享”的圣湖。

玛旁雍措常年清澈澄明、宁静安详、生机盎然、湖水甘甜,与之相隔3公里的拉昂措却是水色晦暗,恶浪迭起、寸草不生、咸苦不堪,所以人称之为“圣湖”和“鬼湖”,两座湖泊之间虽然只隔了一个小小的山丘,却宛若生与死的距离。

无阿里不西藏

扎达土林

关键词:时间 艺术品 寂静

扎达土林经过百万年的地质变迁而形成,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历经风雨侵蚀,在壁立陡峭的山岩上雕琢出今日陡峭挺拔、雄伟多姿的模样。

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峡谷中静静流淌,让人宛若置身于仙境中,梦游在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明丽的晚霞赋予土林生命的灵光,似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在距今约1100年前,土林中伫立着的是强大一时的古格王国的宫殿和寺院。

如果你去想要一赏土林壮美,可以去到札达县城,严整的山体,浩大的面积,都是一睹土林的最佳地点。札达县城外围的山坡上,土林到处都是,可从县城徒步前往。往来札达时,在途中停车,就可看到大峡谷般的景色。

无阿里不西藏

古格王朝

关键词: 消失的古国 残存的城堡 岁月

古格王朝遗址位于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其统治最盛时期范围遍及阿里全境,前后有16代国王世袭,然而却在300多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

现在的古格王宫是一场厮杀之后留下的废墟,也是一个曾经雄踞一方、发展了700多年伟大文明的遗存。山坡上干尸洞里的遗骨尚存,红殿的庆典图、婀娜多姿的舞女和四方来聚的宾客画像还留着当年歌舞升平的印记,白殿残缺的彩塑佛像,是当年古格大师、印度和克什米尔艺术家们集体创作,度母殿的壁画还讲述着阿底峡尊者从印度远道而来传教的盛况。

每当朝霞初起或夜幕降临之时,古格遗址便会在土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悲壮美,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盛世荣光和千古不尽的哀愁。

无阿里不西藏

东嘎皮央壁画

关键词:佛教石窟遗址 建筑 壁画

东嘎皮央是一处石窟壁画遗址,位于札达县县城北边约40公里处。东嘎、皮央是这里两个邻近的村子的名字。

遗址在东嘎村的部分,是一组石窟群,是西藏发现的洞体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遗址分布在皮央村的部分,是一处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

东嘎石窟散布在东嘎村北面断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现存洞穴接近200个,延绵2千米,俨如蜂巢。其中绘有精美壁画的几个窟洞,集中在东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皮央的石窟绵延一公里密布于整个山丘,皮央洞窟数量号称“前山一千,后山一千”。

无阿里不西藏

花瓣形的群峰簇拥着终年披雪的冈仁波齐,蔚蓝的玛旁雍措上是寺庙和雪山构成的天际线,古格王朝用300多年时光沉淀华彩,穿越层层叠叠的土林来到深处的东嘎村和皮央村,在一片土黄的废墟中打开了流光溢彩的大门......

这里就是阿里,独一无二的景象,心之所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