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記:標準的中年,滿滿的責任

今天看到一條關於獻血的消息,衛健委說,在停止互助獻血後,全面採用了無償獻血,基本滿足臨床需求,2018年中國無償獻血近1500萬人次,採血量較1998年增長超過4倍,目前除了極個別的少數地區、偏遠地區,全國臨床用血全部來自於無償獻血。如果能有個2017年的採血量對比就更好了。在王府井步行街上,常駐一個義務獻血點,大家來王府井遛彎,可以去獻血喲。

刷朋友圈,一個朋友近期帶家裡兩位老人就醫的分享:最近帶兩位老太太去醫院看醫生,先是作為女兒帶著媽媽到口腔醫院拔牙,結束後就馬不停蹄趕去協和醫院與婆婆匯合看醫生。

今日記:標準的中年,滿滿的責任

在不同醫院掛號、就醫、檢查幾天下來,感觸頗深,總結出幾點:

第一、一定要定期檢查,並且一定要去大醫院做檢查;

第二、對異常的指標要進一步詳查、監控;

第三、不重視的小異常,可能會形成大隱患。

身體是一個複雜系統,體檢不是走過場,也不是為了尋求一個心理安慰。

另外,就是即便是老北京人,在北京看病也太不容易了,朋友的婆婆還沒到手術呢,七七八八的檢查費加起來就萬八千了,醫保門診限額,太容易突破了。老年醫療費,要麼自己來準備,要麼兒女來準備。總是得準備。

真是標準的中年,滿滿的責任。

今日記:標準的中年,滿滿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