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園長:不滿足這些條件,4歲送來也是受罪

相信沒有一個寶媽會認為“帶孩子”是一件十分輕鬆簡單的事情,每當寶媽們被熊孩子折騰累,心裡就會萬分希望寶寶能夠趕緊入園。

當然,也有不少寶媽害怕娃娃落後於其他同齡寶寶,提前帶著孩子入園。


幼兒園生活更為規律和嚴苛,能夠幫助寶寶更好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態度,此外,集體生活也有助於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從而塑造全面人格。

但是,很多寶媽都只知道孩子上幼兒園的好處,但卻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孩子是否符合上幼兒園的條件?”

如果孩子還不具有充分的入園條件,過早入園無異於“拔苗助長”,反而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負作用。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園長:不滿足這些條件,4歲送來也是受罪


孩子哭著不去上學,寶媽強行“塞”進園,園長:帶著孩子轉園吧


最近,一位二十九歲的寶媽在某網絡平臺上發帖:孩子上學後一直不吃飯,大哭特哭,院長說讓孩子轉園,這句話是開玩笑的嗎?


這位寶媽的帖子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紛紛留言:


@春暖花開:應該是真的,園長一般沒有特殊情況不會隨意說出這樣的話。


@豆豆媽媽:你是不是提前讓娃娃上幼兒園?後來“被勸退”。


@嚴熱的天氣:再次轉園可能也解決不了寶寶不想上學的問題,孩子入園不僅僅是年齡符合即可,還有很多潛在入園條件。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園長:不滿足這些條件,4歲送來也是受罪

很多新手寶媽都存在這樣的看法,“孩子只要到了三週歲就可以入園了。”“孩子三週歲還沒有入園,肯定就比其他寶寶差。”毋庸置疑,孩子的年齡當然是入園的基本要素之一,但也不是唯一要素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園長:不滿足這些條件,4歲送來也是受罪


霍思燕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坦言,“嗯哼比同齡的孩子晚上幼兒園,因為他的爸爸認為,晚上一年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禮物。”“因為我們認為,在孩子第一次邁入社會時,一定要他們非常充足的安全感,而不是狠心地要求他快點長大。”


此外,不少幼兒園園長也始終認為,“過早讓孩子入園沒有好處,很多家長都忽略了潛在的入園條件。”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園長:不滿足這些條件,4歲送來也是受罪


1、基本的自理能力


幼兒園生活裡,小朋友一定要獨自吃飯,絕對不可能像家裡一樣“喂”,所以寶寶們一定要學會用勺子和碗獨立吃飯。


此外,寶寶還要具有初步的自我解決生理需求的能力,有的寶寶還不會自己擦粑粑就上幼兒園,很可能出現十分尷尬的場景,這對幼兒的心靈健全發育也起到阻礙作用。


再次,孩子還應當具有自己疊被子、穿衣服等能力,每到休息時間,每個孩子都會被要求自己整理衣物,如果寶寶不會自己穿衣服,可能會覺得自己比較特殊,容易誘發自卑心理,也拖延融入集體生活的節奏。


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幼兒園老師的精力有限,很難完全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因此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寶寶,能夠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更快融入集體生活中,從而更好的成長。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園長:不滿足這些條件,4歲送來也是受罪


2、具有初步溝通表達能力


寶寶的集體生活會從社交活動開始,只有開始和其他小朋友進行溝通交流,才會逐漸產生對校園生活的歸屬感,進而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


有的寶媽可能會問,是不是“內向的孩子就很難融入集體呢?”我認為,孩子的性格如何與溝通表達能力的高低沒有必然聯繫,內向的孩子也具有和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會主動表達自己想上廁所的需求,學會和同齡人打招呼和玩耍,較為明確的表達自己各項需求等,則屬於初步具有溝通表達能力。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園長:不滿足這些條件,4歲送來也是受罪


3、心理上做好入園準備


很多寶寶很黏寶媽,一時間離開家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不適應,很容易因缺乏安全感,過於焦慮而難以適應幼兒園生活。


因此,家長最好提前帶孩子到幼兒園參觀,感受集體生活,在寶寶的腦海中具體化幼兒園生活,逐步消除陌生感,為後期順利入園打下思想基礎。


此外,家長最好多帶寶寶到戶外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一開始時,寶寶可能會非常不適應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感覺,寶媽們最好給寶寶多一些鼓勵,先暫時陪著孩子一起玩耍,等寶寶開始投入到遊戲中再逐漸走得遠一些,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孩子對父母的心靈依賴感,有助於後期更快融入集體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