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廣州“雲道”今日(1日)正式開放,市民紛紛嚐鮮後都大讚好。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與市民一起體驗“雲道”帶來的樂趣之餘,還觀察到“雲道”各項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受到市民遊客的肯定。“雲道”串聯起廣州八大公園,記者沿途發下了最少16處觀景點,還有不少市民遊客還陸續發現了值得留影打卡的好地方,紛紛分享上朋友圈。

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雲道”採取預約實名制,但每個時段都沒有達到預約額的4000人上限,即是說客流未達最大承載值。同時,各出入口做好了出示穗康碼、測溫、戴口罩各個步驟,有條不紊,遊園秩序良好,沿途也未見不文明現象,讓市民遊客玩得更加開心。

遊客入“雲道”有序,預約測溫穗康碼一樣都不少

由於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提前做好了預約實名制和檢查穗康碼的通告,因此今日前往“雲道”遊玩的市民遊客都“有備而來”,提前做好了預約和打開穗康碼。

早上8時45分,記者在越秀公園南門看到,很多遊客在有序出示穗康碼後,經過工作人員的測溫,就能順利進入公園範圍,整個過程不超過5秒鐘。未能出示穗康碼或者不懂如何操作,越秀公園還專門派出了工作人員在現場人工協助,服務相當周到。

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進入越秀公園後,經過夕陽紅廣場,會再來到“雲道”的真正入口,這時市民遊客也要再出示穗康碼和測溫,同時還要出示預約信息,方可以進入“雲道”。記者看到,越秀公園派出了十幾名工作人員,還有許多志願者、保安人員在現場負責各項測溫和查看預約信息,各個步驟有條不紊,遊客只要準備充分,很快就可以順利進入“雲道”。也有事前沒有預約的遊客,由於今日各時段都有不少剩餘名額,有遊客現場在網上預約,也能順利進入“雲道”。

目前“雲道”入口分別有越秀公園南門、越秀公園東北門、雕塑公園東門、下塘西天橋入口、麓湖公園聚芳園入口等五個。由於越秀公園南門和東北門的交通便捷,而且是居民區和登山客的傳統入口,因此該兩個入口客流量較大。下塘西天橋入口、麓湖公園聚芳園入口的客流量則較少。

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按照預約指引,遊客添加“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公眾號後,點擊“景區服務”—“預約購票”—“連通工程預約”菜單進入“連通工程預約”程序,就可以選擇具體遊覽日期和時間。記者今日上午9時56分登陸預約系統看到,早上9:00~10:00和

10:00~11:00這兩個時段預約人數最多,兩個時段分別有3850多人和3800多人預約,合共起來一共有7650人預約進入,但實際進入人數會比預約人數少,所以兩個時段都沒有達到客流最大值。到了中午時段,客流有所回落,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下午預約的客流也逐漸增多。

“雲道”設施有改善,沿途未見不文明現象

“雲道”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收集了市民的意見,經過進一步完善後,如今在設施和建設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看到,“雲道”的綠化整飾工程又進了一步,原來裸露泥土的地方,已經重新栽種了草坪和綠化,有部分位置還鋪種了低矮的花兒。“雲道”的綠化提升,讓市民遊客的視野更加開闊,漫步在這裡,也讓人心境開朗不少。

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雲道”裝有噴霧系統,分佈在多個節點路段,可以形成水霧降溫,尤其是在空中步道基本全線都覆蓋了這個系統。

“雲道”沿線的垃圾桶數目也有增加。記者沿途觀察,從中山紀念堂到麓湖公園,垃圾桶不少於15個,平均數百米即有一個,基本能滿足使用。記者還專門留意到,垃圾桶裡垃圾較少,不少市民遊客並不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裡,而是自覺將垃圾裝好帶走,市民遊客也很少邊走邊吃零食,一路上記者也沒有看到有市民遊客亂扔垃圾,有市民也向記者表達了相同的感受:“一路上地面真看不到一件垃圾。” 園林部門也建議市民遊客自帶走垃圾,減少“雲道”衛生保潔壓力。

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記者看到,有市民自備乾糧飲水,一路揹著或者提著,當來到麓湖公園的休息點時,就會坐下來補充飲水和吃點東西,產生的垃圾就會扔到休息點的垃圾桶裡。

“雲道”一路上沒有小賣部,但設置了自動售賣機售賣飲料,價格會比一般便利店貴1-3元,但市民遊客普遍也能接受,在自動售賣機前排隊購買。

“雲道”設計較為原生態,目前無雨棚設計,所以落雨、遮陽問題,市民需要考慮,必要時要帶備雨具和防曬霜,以備不時之需。市民也不建議增加雨棚,因為增加雨棚,一來會遮擋景觀,也會讓“雲道”設施太大而破壞了自然景觀。另外,記者也留意到,沿途無座椅供市民遊客休息,市民需要自行把握,選擇適合自己行走的距離和時間。不過,市民遊客可以借道到沿途公園內的座椅休息。

目前市民意見最為集中的是“雲道”的路牌指示標誌要加強完善。有市民反映,路牌標誌款式不統一,越秀公園、花果山、白雲山三個範圍都有不同的指示標誌,而且數量不夠,一些關鍵分岔路口指示不清。例如有市民反映越秀公園鎮海樓前的三岔路口指示不清,越秀公園今日下午就緊急增設了指示路牌,並且派駐了專人在現場為市民遊客指路,方便市民遊客通行,做法受到了肯定和點贊。

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市民聲音:希望能延長開放時間

市民梁小姐:“雲道”開通是廣州公園一大亮點,廣州市民又多了一個節假日遊園休閒的好去處。“我們趁著‘五一’假期,一家人一起來走‘雲道’,體驗一下穿梭城市的感覺。”梁小姐說,“雲道”沿途乾淨整潔,而且設計獨特,既能觀景又能運動,真的是讓人很有新鮮感。

市民蘇先生“雲道”讓人感覺很好,沿途設施比較完善,垃圾桶和廁所都較為方便。“雖然走過來有點曬,部分路段樹蔭也不多,但我不贊成為‘雲道’安裝遮陽棚或者雨棚,因為安裝了這些,會破壞‘雲道’的整體面貌和景觀,也破壞了原生態,這樣保持‘雲道’的原生態,就很有大自然的味道。”

市民倪小姐:目前“雲道”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到下午5點,倪小姐下午步行時未控制好時間,未能走到目標出口而需要折返。她提議“雲道”開放時間可以再適當延長,或者採取“只出不入”的措施,方便市民走完全程。由於“雲道”晚上不開放,是否要增設路燈照明設施,倪小姐也認為值得考慮再行。

“雲道”沿途景點既有歷史古蹟,也有自然生態公園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身高177釐米,體重75公斤左右,平時也喜歡步行和騎自行車,今日從越秀公園南門走到白雲山南門,全段7.1公里,邊走邊拍,一共花了4個多小時。沿途最少有16個觀景點適合打卡。

觀景點一

看環市路“雙塔”,大回旋處有美感

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目前“雲道”最為網紅得的打卡點、也是曝光率最高的觀景點,就是位於花果山廣州電視塔旁邊的大回轉處,這裡站在高位,能一覽這段“雲道”的大回轉全貌,還能遠眺越秀山電視塔和花果山廣州電視塔,將環市路“雙塔”的經典城景和雲道盡收眼底。由於空中鳥瞰下來,“雲道”形狀呈現立體狀,視覺效果很具美感,這裡也是許多航拍愛好者航拍取景的熱門之地。同時這段“雲道”高低錯落,也有部分架於半空中,猶如“空中漫步”,行走起來樂趣多多。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看到,這段“雲道”的綠化整飾工程仍在施工,但原來裸露泥土的地方,已經重新栽種了草坪和綠化。記者還看到有部分位置還栽有低矮的花兒。這段“雲道”視野最為開闊,漫步在這裡,也讓人心境開朗不少。

觀景點二

架空“雲道”,如空中漫步

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雲道”打通慢行斷點,施工難度比較大的是白雲山和越秀山之間這一比較大的斷點,無論是邊坡還是城市道路條件,都需要工程人員巧妙利用地形和現有條件進行設計和施工。

在環市路廣州電視塔的一段“雲道”,依山而建,通過倒“人”字形的鋼鐵支架,將“雲道”託在山腰半空中,“雲道”有如一條飄動的綵帶,圍繞著山體盤旋。市民遊客行走在“雲道”上,也有如空中穿梭綠野和城市半空中,沿著綠油油的山坡行走,感受山體的自然落差,除了感受到絲絲刺激感之外,“空中漫步”的感覺令人非常愜意。

觀景點三

麓湖景觀綠樹成蔭,休閒最好去處

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五一深遊廣州:“雲道”串聯走,穿梭觀景中

目前“雲道”主題工程大體可以分為三段:中山紀念堂-越秀公園1.7公里為一段,越秀公園-麓湖公園3.4公里為一段,麓湖公園-白雲山2.9公里為一段。每一段都有不一樣的景觀,不一樣的特色。中山紀念堂-越秀公園一段,多為城市穿梭,城市景觀較多,“雲道”設計感較強,越秀公園-麓湖公園則為山景與城景共存,有從城市走入樹林的感覺,逐步歸於平靜。走進麓湖公園的一段,綠樹成蔭,環境幽靜,自然景觀十分怡人,是最好的休閒去處。

從越秀公園出發,“雲道”會依次經過中山紀念碑、越秀山體育場、鎮海樓、唐大禧雕塑園、踏芳園、聚芳園、星海園、麓湖木棧道,最後到達白雲山南門,既有歷史古蹟,也有博物館,還有自然生態公園,景點豐富多樣,選擇多多。其中麓湖至白雲山南門一段,是併入麓湖路人行道,市民遊客可以選擇行走麓湖木棧道。

走進麓湖公園一段,還會依次經過踏芳園、聚芳園等白雲山名園,還能欣賞麓湖全貌景觀,依山傍水,一路高參大樹,小草低唱,呼吸白雲山清新空氣,在綠樹叢林中暢遊,是何等的舒暢。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全傑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全傑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