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瘟疫盤點之《東北鼠疫》,致死率100%

1910年12月,肺鼠疫在東北大流行。這場大瘟疫持續了6個多月,席捲半個中國,造成了6萬多人死亡,在哈爾濱一帶尤為嚴重。


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瘟疫盤點之《東北鼠疫》,致死率100%

伍連德,一位馬來西亞華僑,臨危受命,被清政府任命為東三省防鼠疫全權總醫官。當時人們並不知道疫情的病因是什麼,而且第一批感染鼠疫的人,死亡率達到了100%!

在這樣的危難境地,伍連德只帶了一個助手便抵達了哈爾濱,面臨著無法想象的困難,而最大的困難莫過於當時醫學界的愚昧與固執。當時醫學界,普遍認為鼠疫是由鼠傳染給人類,並不會存在“人與人”傳染。

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瘟疫盤點之《東北鼠疫》,致死率100%

伍連德,馬來西亞華僑

對這樣的“真理”,伍連德博士充滿了疑慮,他不顧風險,和助手就地解剖遇難者遺體,獲取了重要的臟器和血液標本,並發現了大量鼠疫桿菌。經過3天實驗室培養,他獲得了新的鼠疫菌落。這樣的事實,證實了伍連德博士的猜想,人與人之間,確實可以通過呼吸和唾液傳播而感染鼠疫。

即使有這樣鐵的事實,仍然有一些“公知”拒絕承認鼠疫可以“人傳人”,北洋醫學堂首席教授,法國醫生梅斯尼就是代表。他去醫院查看病人,拒絕佩戴口罩,結果感染鼠疫,4天后就一命嗚呼。

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瘟疫盤點之《東北鼠疫》,致死率100%

梅斯尼之死,再次論證了鼠疫“人傳人”的理論正確。在得到重視的前提下,伍連德著手防治鼠疫。

為了防止鼠疫經過呼吸道傳播,伍連德醫生設計了棉紗做成的簡易口罩。這種口罩簡單易戴,價格低廉,確保口罩源源不斷地供應給百姓。這種口罩,後世被稱作“伍氏口罩”。


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瘟疫盤點之《東北鼠疫》,致死率100%

疑似病院,對感染者隔離觀察和治療

另外,伍連德的防治重心有三點:

1、焚燒感染者遺體,以及發現疫情的住所;

2、加強檢疫,控制交通,杜絕疫情傳播;

3、設立隔離病區,根據患者病情輕重程度,將患者隔離觀察和治療

在當時疫情嚴重的局勢下,伍連德醫生,不辭辛勞,不到4個月就撲滅了這場震驚中外的鼠疫大流行。

之後,伍連德又分別組織撲滅了1919年、1920年、1926年、1932年在東北、上海等地爆發的肺鼠疫和霍亂。


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瘟疫盤點之《東北鼠疫》,致死率100%

伍連德醫生,憑藉淵博的學識和負責的態度,拯救了無數平民的生命!193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是華人世界的第一位諾貝爾獎候選人。

現在的鐘南山院士,就是當代的“伍連德”,國士無雙。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打贏“戰疫”,春暖花開時,涅槃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