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中國農業會火嗎?

20年後中國農業會火嗎?

1、跡象:原來廣西、雲南這些地區搞走私,毒品、木材是大頭,因為利潤高,這幾年的一個跡象,是大宗農產品走私興起,東南亞的大米、蔗糖、橡膠、肉牛,都成了很有搞頭的貨品,量多利足,說明什麼?中國與東南亞的農業成本已經拉開距離了,小規模農業的高額成本不但面對美帝是魚腩,面對東南亞也不具有優勢。

其實東亞工業化地區都有這個問題,農業產出和工業產出相比收益過低,但本土農業和農民又必須保護,結果就是政府依靠政策壁壘和補貼來保護農業和農民,代價就是,大家一起承擔本土產品的高價格,如韓國的肉日本的瓜。但是,中國與日韓相比,農民太多,農業規模大效率低,保農民、保農業的成本巨大,難以持續。

2、選擇:保農業不保農民、農村部分兜底、部分放棄。

3、條件:這些年的一個重大趨勢,就是中國城市人口超過農村,這是千年未有之變。越來越多出身農村的年輕人,其實已經不是農民了,不具備農業技能,也沒有從事農業的意願,因為小農生產的收益實在太低,種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當老一輩農民老去之後,新一代的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而是農業生產和經營者,需要相當的技術、資本和組織資源,是規模化經營的展開。

20年後中國農業會火嗎?

4、執行:農業必須保,因為中國如此大的農產品需求量,如果出現較大的糧食缺口,必然是國際金融炒作、糧食危機的機會,對於中國來說絕不是有錢就能買糧食的,是戰略安全問題。

農業怎麼保?小農、家戶式農業經營,在市場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基本已經沒有前途,農業需要提高效率,技術和資本的投入規模超過了普通農戶的能力範圍。為此,必須靠發展農業來保農業。

先期一個前提,就是必需降低農業經營成本,什麼成本?地租成本!基於土地承包權的地租。這些年,其實越來越多的農民已經轉化為農民工,過去是很多土地撂荒,這些年,各級政府大力推動土地流轉和集中經營,交給大戶。但是,集中經營每年要給各種小塊土地的承包權人-農戶交不少地租,雖然每戶看起來不多,但由於土地權益碎片化分佈,人數實在太多,大戶也吃不住。另一面,則是農業經營的資金成本太高,貸不到款。

要解決這一問題,估計政府所能做的,就是把“無效”農民擠出去,所謂無效農民,就是雖然有農村身份和土地承包權,但卻不從事農業,尤其是農民工群體。

20年後中國農業會火嗎?

具體做法,就是加速農民工的市民化,鼓勵農民工進城,尤其是中心鎮,縣城,鼓勵他們買房置業定居,然後在戶口方面也放鬆。

但是這裡有一個關鍵,就是怎麼切斷進城人員與農村承包地的關係---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現實,給你土地是讓你種地的,既然不種地了,那就把地吐出來吧,交給那些能更好利用它們的人--新的農業經營群體--大戶、公司、合作社等等。因此,現在準備搞的確權,可不是說要保障農民及其後代可以享受土地收益,而是為了承包權轉讓和集中作準備,

然後是大力發展農業科技企業和推動農業金融創新。

中化收購先正達可以說是一個重大信號,以及CCTV2最近幾個月連續推出的對新型農業企業的系列報道。

關於農業的金融支持政策,也會陸續推出,記住,是農業,不是農村和農民,以後三農問題,農村農業農民,就集中為農業了。

20年後中國農業會火嗎?

未來就是,大型農業企業、科技農業央企+央行一起來種地,這也是在金融危機全球化背景下,對抗美聯儲+大農場種地模式的不多可行選擇了。

大勢如此,有人會順此種大勢而享受紅利,也有人會退出歷史舞臺,我們中的大多數,只是看客,因為沒資本參與。

擁抱農業從食材生意開始,食材生意從鏈菜開始,歡迎加入鏈菜。諮詢請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鏈菜”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