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作者:張劍,字三豐,國際醫科交流大學客座教授

人體是由神奇的宇宙中118種元素組成的,本身就是具備超強的自我醫治能力!只不過不知道如何使用罷了。筆者通過研究古代醫學先賢留下的醫學智慧和現代醫學和科技,獨創發明中國敬昊堂中醫智能灸導儀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讓人民運用一臺中國敬昊堂中醫經絡智能灸導儀結合中國敬昊堂獨創國家專利產品(中藥膏滋灸導布液)在自己身上相對應穴位進行正確方式灸導調理就可以解決一個人身上絕大部分病痛,達到自已恢復健康的目的。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總綱:

獨灸足三里,肚腹難留痛 !

委中來灸導,腰背痛無蹤 !

頭項有麻煩,灸導找列缺 !

面口有疼痛,灸導合谷無 !

心胸無憂,內關必灸 !

三陰交上灸,小腹病痛祛 !

坐骨有問題,環跳來灸導 !

陽陵一灸導,腿痛杳無綜 !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一、獨灸足三里,肚腹難留痛。

凡是在“肚腹”這個部位所發生的任何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風,西醫講的,胃下垂、胃痙攣這個部位,都必須要用足三里這個穴,這個穴位就負責治療肚腹所有的疾病。所以只要用中國敬昊堂中醫智能經絡灸導儀對這個穴位進行灸導即可解決在“肚腹”這個部位所發生的任何病。

位 置:(足三里穴位在這個地方,人腿的膝蓋、膝蓋的半月板,半月板有凹陷,凹陷下面三寸,)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

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風化溼,通經活絡,益氣健腦等。適用於腸胃功能低下、久病體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瀉、嘔吐、腸鳴、高血壓、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為養生長壽抗衰老的中藥穴位,對美容、減肥亦有一定作用。

療感:有酸脹麻感,向下肢和足背發散,亦或有向上大腿發散。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二、委中來灸導,腰背痛無蹤。

古語云:病人腰疼,大夫頭疼。腰疼的種類很多,很多病因能夠造成腰疼,比方腱盤突出,肌肉拉傷,腰肌勞損,甚至是腎虧、腎虛寒,虛火或者是一些內臟器官問題皆可引起來的腰背方面的疼痛。筆者發現腰背這個部位的疾病,首先要考慮到委中穴,委中穴在什麼地方呢?在這條腿,腿 膕窩橫紋線中間。

位 置:膕窩橫紋正中線處。

功效:疏筋活絡,袪風除溼,涼血洩熱,強健腰膝。適用於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項強、腰肌勞損、下肢癱痺、半身不遂、膝關節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療感:痠麻脹感,向腰部發散。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三、頭項有麻煩,灸導找列缺。

頭痛頭暈您莫怕,列缺我來救您急!所有頭部的疾病頭疼、頭暈、眩暈嘔吐等等,都可以用中國敬昊堂中醫智能經絡灸導儀灸導列缺穴來解決。

位 置:列缺穴位於手腕內側(大拇指側下),能感覺到脈搏跳動之處。(或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簡便取穴法] 兩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功效:傷風,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口眼歪斜,牙痛,用中國敬昊堂中醫智能經絡灸導儀灸壓列缺穴,可以使手動脈及血液流動,對於治療骨折、傷痕等後遺症非常有效。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四、面口有疼痛,灸導合谷無。

三豐在多年的灸導實踐研究中發現:嘴周圍和臉面上的疾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療,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穴位的調理病痛效果非同一般。

位 置:側腕對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於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簡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頭痛,目赤腫痛,鼻出血,牙痛,牙關緊閉,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腹痛,便秘,經閉,滯產。牙齦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痺、口眼歪斜、打嗝等。

灸導合谷穴的訣竅:灸導時應朝小指方向按壓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此穴位的療效。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五、心胸無憂,內關必灸。

心胸即從咽喉部到胸口,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剛才講“肚腹三里留”,腹部以上的這部分。若有病痛必須灸導內關穴,像心臟病、心悸心慌等等,包括婦女的乳腺炎、乳腺增生、胸悶也都是屬於心胸疾患,要灸導內關穴。內關穴為人體手厥陰心包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多種疾病灸導治療時的首選穴。

位 置: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或從近手腕之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

功效: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嘔吐,呃逆,失眠,癲狂,癇證,鬱證,眩暈,中風,偏癱,哮喘,偏頭痛,熱病,產後血暈,肘臂攣痛。孕吐、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噁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絞痛、月經痛、呃逆、腹瀉、精神異常等。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六、三陰交上灸,小腹病痛祛。

三豐剛剛講了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內關,現在我們人的正面,就差小腹這塊了。小腹部位得了病,就要在這裡灸導。請大家看,在腿的內側,就是踝骨以上三寸這個穴位叫三陰交穴,“三陰交上灸,小腹病痛祛!”就說凡是小腹的疾患可以用灸導三陰交穴來治療解決,如小腹疼痛,男子的前列腺炎,不孕不育、精少、女子的月經不調、經量過多或者過少,還有白帶等等,這些屬於在小腹方面發生的病都要灸導三陰交穴才能解決小腹病痛問題。

位 置:內踝直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功效:調和氣血,通經活絡,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調經止痛,寧心安神,補陰除煩。適用於腹脹腸鳴、大便洩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痛經閉經、小便不利、神經衰弱、腎虛陽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勞等病症。對心、腦病有一定的作用,為主要保健灸導穴。

療感:有酸脹麻感,有時可向小腹部發散。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七、坐骨有問題,環跳來灸導。

環跳穴在我們人的背面(臀部),在這個地方,中醫講的坐骨指的是什麼呢,並不是指西醫概念上的坐骨這一個部分,而是從腰到腿一個比較大的範圍內。凡是由坐骨神經引起來各種疼痛必須灸導這個環跳穴,向上可以治到腰,向下可以治到腳,所以在坐骨發生疼痛要灸導環跳穴。

位 置:股骨大轉子和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處。

功效:袪風除溼,強腰通經。適用於風溼痺痛、下肢癱瘓、腰膝疼痛、麻木不仁、坐骨神經痛等病症。

療感:有痠麻脹痛感,同時向下肢發散至小腿外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八、陽陵一灸導,腿痛杳無綜。

腿疼要灸導陽陵泉穴,陽陵泉穴在什麼地方呢,大家看膝蓋骨,這是人的腿的前面這個大骨頭叫脛骨,後面還有一個小骨頭叫腓骨。它就在這個地方 。為什麼叫陽陵一灸導,腿痛杳無綜!就說這個陽陵泉穴是整個腿,上至大跨、下至足跟的一個總的開關。發生疼痛了要考慮到打開這個開關,使它的氣血流通。這裡面有很多病,像老年人的風溼老寒腿,肌肉拉傷,靜脈曲張等等,都要用陽陵泉穴來灸導治療。

位 置:膝外側下方,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功效:清利肝膽,疏筋活絡,滑利關節。適用於耳鳴耳聾、胸肋脹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關節炎、膽囊炎、口苦、嘔吐等病症。

療感:有酸脹微痛感

八穴去痛灸導技法臨床解析

小結:

獨灸足三里,肚腹難留痛;心胸無憂,內關必灸;三陰交上灸,小腹病痛祛!這三個穴位已經把人的胸腹的一些疾病都包括在內,掌握這三個穴位的灸導技巧,胸腹的任何疾病你心裡就有底,找準這三個穴位。再看看頭項有麻煩,灸導找列缺 ;面口有疼痛,灸導合谷無 !這個又把頭部都包括了,頭部的疾病這兩個穴位要重點考慮。後面腰背部,委中來灸導,腰背痛無蹤;坐骨有問題,環跳來灸導;陽陵一灸導,腿痛杳無綜!一個人整個的人體除了手沒有包括在內以外,基本上 ,你掌握了這八個穴位,就等於人體的大部分疾病,你首先心裡有了數,也就是說都有地方來治療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