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護城河裡撈出的“寶貝”,可都是咱的歷史!

南陽護城河裡撈出的“寶貝”,可都是咱的歷史!

4月18日,經歷了一場春雨的東護城河施工工地上,儘管地面有些泥濘,但依然機械轟鳴、工人忙碌,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咦,工地北邊怎麼又來了二十來個人?但見他們量了體溫、作了登記,然後便直奔一堆老磚而去。

南陽護城河裡撈出的“寶貝”,可都是咱的歷史!


原來,當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訪古尋蹤·南陽文化遺產保護公益團隊領隊喬治邦組織發起了第二次“搬一塊城磚、還一座古城”活動,得到了團隊眾多成員的熱烈響應。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本次活動嚴格限制了人數,在做好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後才正式啟動。本次所搬的磚,是市政工程總公司在承建的護城河工程區域內發現的一些拆遷民房下填埋的殘舊老城磚。發現城磚後,市政工程總公司主動與文保公益團隊聯繫,並現場踏勘,先期出動人力一塊塊掏挖出來,暫時放在工地一側並用防塵布覆蓋、安全保存。

南陽護城河裡撈出的“寶貝”,可都是咱的歷史!


城磚存放在幾個不同的地方,卡車能靠近的,文保團隊成員和市政工程總公司的志願者便排成兩隊,以接力賽的形式依次將城磚傳遞到車上;卡車無法靠近的,大家便把城磚一塊塊放到挖土機剷鬥裡,再由挖土機將城磚卸到卡車。

“這塊磚好完整啊!真重!”“這塊磚上有字!”“一車能不能裝完?”一塊塊城磚搬上車,很快便把卡車裝得滿滿當當。喬治邦說,今年國際古蹟遺址日的主題是“共享文化、共享遺產、共享責任”,其宗旨是推動遺產價值為更多人共享,在更大範圍內得到傳播推廣,而訪古尋蹤·南陽文化遺產保護公益團隊的理念也是“讓文化遺產活在當下、全民共享”,所以在當天組織這場活動很有意義,希望這些老城磚能夠用於城牆修復中,“那些歷盡滄桑保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活’下來不容易,我們不僅要讓它們‘活’著,還應當讓它們‘活’得健康、‘活’得有尊嚴,並且讓現代人能夠與它們進行‘交流’,享受歷史文化帶給我們的愉悅感、厚重感。”

南陽護城河裡撈出的“寶貝”,可都是咱的歷史!


一番忙碌後,300多塊舊城磚被送往南陽府衙存放。今年距離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陽衛指揮僉事郭雲用磚石重修南陽城整整650年,從明到清,南陽城牆多次修葺,並最終於1939年被拆毀,許多城磚散落於老城區的老門老戶老街老巷中。“本次收集的老城磚,如果不是因為護城河區域拆遷,它們也許永遠沉寂於民居之下。”喬治邦說,這些千辛萬苦留存下來的城磚及其他文化遺蹟,應當為大家共享,與人們共同生活,共同講述南陽城的前世今生,“所有的春天都會如期到來,所有的美好都值得我們期待,所有的文化遺蹟都值得我們繼續用心用我們的腳步去尋找、去丈量、去守護!”

來源:南陽報業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