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假如遇到不怎麼喜歡說話的人,你會不會因為跟對方交流始終不通暢、不知道對方究竟怎麼想的,而感覺頭疼麼?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說起來也是有趣。基本上每個人都知道,只要我不親口講出來,對方就不可能知道我內心裡真實的想法,可我們還是會遇到不怎麼喜歡說話的人,以及自己不怎麼想說話的時候。

"看朋友你愁眉苦臉的,是遇到什麼煩心事兒了麼?"

"不僅煩心,都快煩透了。"

"你也知道,在這裡是什麼都可以說的,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願意當一個還不錯的傾聽者。"

"最近家裡給介紹了一個女孩子。見面之後感覺女孩樣貌、性格什麼的都挺好的,就決定接觸接觸。於是見面之後的第三天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女孩說了,女孩也沒表示不同意,我猜意思也是想要接觸接觸吧。然後就開始聊天、開始一起吃飯、開始去看電影。要說相處的話,其實還可以。但是總是有一種非常非常強的距離感,讓我始終都認為,女孩出來不過是在應付家裡,而不是真心想要和我發展發展。但是我也不敢直說,就一直憋在心裡。大前天,我實在憋得受不了了,就把想法和她直說了,然後她說,'我心裡怎麼想,難道你猜不到麼',結果把我又晾那了。要說她真的不願意的話,也確實不用這麼委屈自己;但那種距離感真的是……我實在是有些理解不了。"

"嗯,那關於這種距離感,能具體說說是因為什麼讓你產生的麼?"

"比如,只要我不主動說話,她也不會主動跟我說話。就算有交流了,她跟我說的話也總是很表面,完全不知道她內心究竟怎麼想的。然後當你開始問她怎麼想的時候,她又甩給你一句'難道你猜不到麼',又把話給堵死了。"

"那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朋友你的意思是,自己跟她一直沒有一些有效的交流,所以才讓你有距離感,是麼?"

"嗯,可以這麼說吧。你說我們都認識幾個月了,一直都是我在找話題,這我也很累啊。要不是家裡老是安慰我,這樣的女孩老實、靠得住,適合生活在一起。我可能早就堅持不下去了。"

"那現在你對她的瞭解,比如愛好啊、興趣呀、喜歡吃什麼啊之類的,有多少了解呢?"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你覺得在他們兩個人的相處中,一個一直得找話題、一直得猜測的人,能對一直不怎麼主動說話、總需要對方猜測的人有多少了解呢?

我覺得,如果女孩是一個並不忌口的人,那可能男孩對她喜歡吃什麼都不瞭解。而想要對女孩示好的男孩,如果不知道女孩喜歡吃什麼、女孩內心真實的想法,那大概率也就會陷入到"我送這個怎麼樣"、"送這個可別讓她不開心"的糾結中。

這時候一直主動的累,再加上內心糾結的累,很容易就把男孩壓垮了。而如果女孩確實有意接觸的話,這樣下去的最終結果,便只能是一場遺憾。

無論什麼樣的感情,離開了有效的交流,最終都會離散。

我想說到這裡,你一定很好奇女孩為什麼不願意主動交流、平時遇到不怎麼喜歡說話的人該怎麼做。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在一般觀念裡,我們都會把"不怎麼說話"的人冠以"老實"的標籤。包括平時不怎麼說話的我自己,也被經常用"老實"、"老實人"形容。

所謂的老實,指的是具備忠厚誠實、循規蹈矩、順從、服從、安分守己這些特點的人。

而捫心自問,相對於循規蹈矩,我更崇尚可能性;在安分守己和順從這一塊,我會更強調在有限的自由內,合理且充分的利用自己時間、豐富生活,而不是做完工作就不再做其他;至於誠實、服從,我個人覺得做的還可以。

那麼,至少在我這個例子裡,不怎麼喜歡說話與老實,並不是很沾邊。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這時候問題就導向了——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不說話的人,就是老實人。

"不說話"、"不怎麼說話"、"不愛說話",這都是用來形容他人的。我們用這些形容觀察到的現象,也就是我們觀察到"對方講話很少"。

在觀察到“講話很少”的基礎上,我們對"講話很少"這個現象進行了屬於自己的解讀,把這種現象理解為:

1、 這種人能不發表自己的意見,一定是不想和人爭鬥;

2、 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是安安靜靜的坐在那,真是人畜無害;

3、 面對非議、挑撥,也不生氣,是個可以交的朋友。

這時候一個老實人安靜、不聒噪、不與人爭鬥、順從的形象就展現出來了。

但這裡的解讀是我們基於自己的理解在解讀、這裡的形象勾勒,也是基於自己的想法來勾勒的。事實是否如此,考慮一下我們會在什麼情況下不說話、一直不說話就明白了。

接下來我主要列舉三大類。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不敢說

記得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女孩,她說自己越來越看不起自己,"別人可以隨口就能說出來的話,我都不敢講"。

"不管我做什麼,寢室有個室友總是愛懟我。每次我都想懟回去,可話到嘴邊卻說不出口。已經很多次了,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我就問她,"在將要說出口的時候,你聯想到了什麼呢。"

她說,"我害怕我們吵起來,她會傷害我"。

於是你看,她為了避免自己腦海中存在的"她會傷害我",而無意識的把想要說出口的話憋回了心裡。

我想你也看得出來,她之所以要避免這個結果,是因為她不敢面對衝突、覺得自己應對不了衝突、覺得在衝突裡自己保護不了自己。

而說到這裡我又聯想到另外一種狀況,就是我們對別人掏心掏肺,把最真實的一面表露出來,但是卻沒有得到想要的反饋與尊重。於是,我們突然意識到了,"對人真誠是肯定被辜負的",接著在隨後的社交中,我們為了避免再次被辜負,就把真心藏了起來,開始少言寡語。

而同樣的,我們是因為承擔不了真誠所對應的傷害、消化不了遭遇的辜負,所以才這麼做。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羞於說

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呢,就是明明很想要一個東西,但是話到嘴邊,卻因為內心直線上升的羞恥感,而生生把話又咽了回去?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就是這樣。本來到親戚家串門,看到桌子上擺的零食,內心是很想吃的,但又因為臉皮太薄,始終只是想想,而沒有說出口。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叫"不配得感"的東西,是指我們總是覺得自己不配擁有、不值得擁有、沒有價值。就好像,我們遇到一個挺優秀的另一半,內心裡就開始出現"對方那麼好,我怎麼配得上"這樣的想法。

那最終覺得"配不上"的自己,是否也和臉皮薄的小時候的我一樣,不敢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露出來,連話也不敢說了呢?

說起來,這一點其實和上一點也還是有一些類似的。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在避免出現腦海中的那個"結果"。我害怕被親戚說、覺得配不上的,是擔心自己說出口會失去。

但是這裡還是有明顯不同的。

前者產生阻礙作用的,更多的是焦慮、擔憂、害怕等情緒,後者則更多的是羞恥感、不配得感等心理、社會因素;前者更多的描述的是我們與外界一切的關係,後者則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不過有時候兩者也是摻雜在一起的,就像很多有社交障礙的朋友,不僅有容易臉紅、緊張帶來的羞恥感,也有不想自己出醜的竭力控制與恐懼。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不知道怎麼說

對話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它的展開必須建立在一定的條件上,這個條件至少是——我說的你能懂,你說的我也能懂。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就會陷入一種特別尷尬的狀況,就是別人聊的很火熱,可我不知道他們聊的是什麼、我完全不懂他們說的是什麼,然後我就不知道怎麼接話、不知道怎麼融入。於是就只能乾坐在旁邊,看到別人示意了,就配合的點點頭,但其實完全不明白對方在聊些什麼。

於是你看,為了能夠更好的融入、為了能夠融入更多對話,平時的信息儲備還是很重要的。不然,人家說著新生代的明星,自己腦海裡只有九十年代的港臺天王,那也是沒有辦法好好交流的。

但其實信息的收集非常簡單,即便現在面對面坐著,自己想要明白、理解對方講的是什麼,也可以隨時用手機收集到相關信息。

這個"不知道怎麼說"的問題,更偏向於如何更好的表達自己、如何讓自己的表達能夠更容易被對方接受。

畢竟,即便是非常熟悉的人,自己說話沒有邊界、沒有尊重、沒大沒小的,也會招人嫌。

而當對方將他們真實的想法告知我們、將他們因為我們不會說話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反饋在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自然也是不好受的。就會慢慢因為自己拙劣的口才,變得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於是你看,在我們提到的三大類(故意不說話、因排斥而拒絕交流,我們都能理解,就不贅述了)導致我們"不說話"的原因裡,與一開始我們提到的老實,並沒有太多的關聯。

甚至,當我們選擇把真實想法掩蓋的時候,就已經不屬於真誠的範疇了。

當然,這裡我也是理解的。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真實,於是當他們接受不了我們表現出的真實的時候,就會遠離我們、否定我們、攻擊我們,而對於我們來說,如果想要堅持這份真實,就需要承擔這份代價,並且需要自己來消化這些負面影響。

可我們在遭遇這些的時候,內心的真實想法是"憑什麼你攻擊我,反而我還得自己消化負面情緒啊"、"好人沒好報,我以後再也不對人掏心掏肺了"。

但這樣其實就變成了,我們想要成為自己期待的那個人、自己已經習慣成為的那個人,但是我又不想承擔這個選擇附帶的代價。於是,當需要承擔的代價出現在面前之後,我不僅溜了,還改變了自己,變得不再真誠、不再積極表達自己,開始表現出少言寡語。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這時候"不說話"跟"老實"又有了一定的聯繫,只是這裡的聯繫,並不是老實的表現是"不說話"。而是在堅持老實的路上,遇到了很多挫折,因為消化不了,用"不說話"向現實妥協。

所以我覺得,不說話不是老實的表現,如果硬要說有關係,那也只是在付出真心沒有得到期待的反饋,於是內心受傷選擇收斂真心進行自我保護後,才產生的不說話。

真正的老實與不說話沒有任何關係;導致不說話的原因,也與老實沒有什麼聯繫。

那麼,我們在看到這些之後,就可以回答一開始的兩個問題:

1、 女孩為什麼不願意主動交流;

2、 平時遇到不怎麼喜歡說話的人該怎麼做。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對於女孩來說,她是比較敏感和缺乏安全感的。她之所以不怎麼主動說話,也是在害怕失去。

男孩在這邊費盡心思的猜,女孩其實內心也滿是糾結。但缺乏安全感的她,需要男孩猜到她內心的想法,才能讓她有一些安全感。

於是,為了避免不好的結果出現選擇不說話、為了避免自己的安全感被再次削減,選擇儘量少的表露真心。

這樣一個女孩子,能做到和男孩一起吃飯、看電影,這就已經很不錯了。不過這不是老實,這是女孩自己身上有切實的需要改變的方面。

如果男孩完全按照家人對女孩的解讀,將女孩當做一個"老實人"來對待和理解的話,可能看不到女孩真實的樣子、看不到背後的不安、看不到基於不安依舊選擇在一起的努力與勇敢。

那麼,男孩累也是正常的了。並且,這段關係也會因為這樣的誤讀,而難以長久。畢竟,基於錯誤理解產生的錯誤對待,是會很容易打擊到女孩的。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那麼,遇到一個不怎麼說話的人,我們該怎麼應對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種導致"不說話"的狀況外,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狀況,就是某個人的精神已經相當的獨立,他能夠允許和接納不同意見的存在、不需要通過他人的認可,來增加內心的價值感。這時候他頂多只是在需要的時候表達一下看法,而不會說個不停、過分解釋、過度解讀、與人爭辯。對於這類人,不需要什麼應對技巧或者應對重點,只需要做好我們自己就可以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其他幾個方面:

對於不敢說

溫暖、信任、共鳴、理解、堅定等,可能是他們比較需要的。就像案例中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她就是屬於不敢說的那一類。

而作為男朋友來說,需要展現出理解、堅定、信任,才能夠慢慢融化她內心裡的堅冰。

對於羞於說

支持、鼓勵、認可、理解、耐心、真誠、善意等,可能是他們比較需要的。

要知道,逼迫沒有用,只有真誠的、善意的、耐心的陪伴,才能喚醒他們內心的力量,從而獨立從害羞、不配得等的影響中走出來。

對於不知道怎麼說

適度關注、耐心、鼓勵、委婉表達、認可等,可能是他們比較需要的。

信息可以隨時查詢,但講話的技巧卻需要歲月的磨練,而來自他人的鼓勵、認可、關注,能夠協助他們建立信心,更快的成長起來。

對於故意不說

如果對方因為仇恨、拒絕、憤怒等而故意長期不說話,那這時候對方需要的時間,而我們需要的是耐心。

當然,如果自己並不想要與這樣的人有深交的話,那麼自然也同樣可以保持距離。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無論怎麼對待,我們都要明白的是,只有我們自己先有這些,才有能力給予別人這些。

在我們自己還沒擁有的時候,我們就會像案例中的男孩一樣,因為缺乏承載與消化負面影響的能力、缺乏整體看待,識別對方真實感受的能力,而過的十分辛苦。那麼在這個階段,保護自己、自我調整、儘量少的將負面傳遞給對方、保持合適距離,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你也看到了,多數導致不說話的原因都與敏感緊密相連,如果我們太過隨意,可能就破壞了兩個人的關係,讓雙方都很累、很受傷。

而無論是為了我們自己,還是本來就活的很辛苦,所以才表現出"不說話"的對方,在相處中增加溫暖、善意、理解、耐心、界限都是必要的。

心理學丨遇到“不愛說話”的另一半,除了頭疼,你還可以這麼做

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