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不離開劉備,諸葛亮還有機會出山嗎?

李順Leesun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種類型的人身邊往往是同種類型的人居多,徐庶的眼界、謀略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身邊認識的人群自然也是同種類型,

諸葛亮是徐庶好友,劉備能請動諸葛亮跟徐庶有直接關係,請諸葛亮的時間是在徐庶沒走之前,劉備屈居劉表的地盤,不僅不被重用反而常遭受打擊,諸葛亮與劉表有親戚關係,內心深知劉表難成大事故而隱居山上等待施展抱負的機會,時年已二十有八的年紀等來等去只能到了劉備,這期間劉備、徐庶、諸葛亮三人常喝茶下棋聊天,探討局勢與發展計劃,三人相處異常和諧默契。徐庶之所以走是因為曹操殺到劉表地盤,“請走”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是孝子自然不會把母親留下,在與劉備隨行踏船逃跑的那一刻言明緣由並答應劉備定不輔佐曹操,這才與劉備分離。話說回來,劉備帳下能人稀少,以劉備的雄心自然是求賢若渴,能人越多越高興,徐庶在與不在,諸葛亮必然是會請的!


樑子詡


在歷史上,徐庶還沒有離開劉備的時候,諸葛亮就出山了。


在《三國志》中沒有徐庶本人的傳記,但在諸葛亮傳中,卻有兩段關於徐庶的記載。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從這段,我們可以看出,並不是徐庶要走,才推薦諸葛亮。而是因為劉備對徐庶的器重,徐庶才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並建議劉備屈駕親自拜訪,這樣一連三次,諸葛亮才見劉備。這一過程,徐庶一直在劉備處。從歷史記載的“三顧茅廬”中看,徐庶和諸葛亮等荊州士人很有可能是在唱一出雙簧,一面們通過不同層面抬高諸葛亮身價,另一方面,在由徐庶將劉備引至諸葛亮茅廬,而且是三次才見,真得是前兩次沒遇見嗎,與其說是諸葛亮在考驗劉備,不如說是諸葛亮、徐庶等荊州士人考驗劉備。之後,劉備集團中,荊州勢力就成為了一股重要勢力。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在雙方開始深入合作的時候,劉表去世,劉琮投降曹操。於是就有了長坂坡兵敗。

《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徐庶在劉備處還有過一段共事時間,直到劉備在長坂坡被曹操擊敗。當時,劉備軍民十餘萬向江陵方向逃跑,一天只能走十幾裡,而曹操精騎五千,一天三百餘里,大破劉備。劉備傷亡慘重,劉備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三百多人逃脫。徐庶母親、劉備的兩個女兒都在這一戰中被曹操俘獲。這時徐庶為了保全母親,不得已離開劉備,歸降曹操。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徐庶的出山是為諸葛亮出山做鋪墊或者造勢的,並不是因為離開才推薦諸葛亮。


一壺清茗品春秋


八成是不會的。如果徐庶還在,就不會再推薦諸葛亮來跟自己搶飯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