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五一:原来对孩子最好的家教 就是和孩子一起劳动

话五一:原来对孩子最好的家教 就是和孩子一起劳动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

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话五一:原来对孩子最好的家教 就是和孩子一起劳动

从我们家的实践经验来看,我相当认同教育专家,提出的以上理念。

《三字经》里有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古人看来,孩子的天性都是善的,只是在后天,生活习惯不一样,才造就了不同的性情。

而对于生活习惯,重点就是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具体包括以下两大方面:把家务劳动细分到孩子,责任到位,家长加强检查督导。

我家的两个孩子,妹妹负责中午洗碗,全天扫地,哥哥负责煮饭和晚上洗碗。细分到人,就不会扯皮,责任到位,就无从推诿。

刚刚开始实行时,两个孩子都忘性大,经常要大人提醒,逐渐地,他们就养成了习惯,不需要我们叫了。

家务劳动的质量,也是经过了很多次的叮咛,才逐步有了改善。从简单的洗碗,就可以看得出来,孩子做家务的重要意义,几个碗碟,都很难洗干净,洗完碗后,善后工作不想做,锅灶也不擦洗。

主要是做事态度不认真,马虎了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对孩子做了,细致的要求和态度教育,才慢慢有所进步。

试想洗碗看似小事一桩,但要做好,也是和读书,做人一样的道理,无外乎认真了。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接见中国留苏学生时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从日常的家务劳动里,见微知著,认真的态度,是要从孩子小时候抓起的,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做家务。

话五一:原来对孩子最好的家教 就是和孩子一起劳动

将劳动的范畴,延伸到每个周末,组织孩子们去仓库干活。曾国藩一生最强调就是治懒:“百种弊病,皆从懒生。”家务劳动虽好,但劳动量显然不够。

为了加强对孩子们的历练,每个周末,我都要组织他们,到仓库去干活。主要是做一些搬运小件货物,拆换包装盒等,这些活儿不重,但是都很磨人。

经常两个小家伙做得叫苦连天,可是我总是狠心不理会他们,做一天活下来,两个孩子,总能深刻认识到,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以此促进他们刻苦学习。

正是由于持续地,加强孩子们的劳动教育,两个孩子的读书态度和成绩,才有了逐步的提升。

记得有次女儿对我提出质疑,怎么她班上的同学,平时不做家务事,周末更不用去搬货,我回复孩子是说,我们家庭条件一般,养不起闲人,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认可。

其实说这话时,我心里也跟打翻了五味瓶,不知啥滋味,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

我们国家的教育,很多时候,已经背离了人性,从家庭教育开始,就让孩子过早养成了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习气,更别提后面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了。

教育必须回归人性和理性,要从教育孩子做一个合格的人开始,就从你我自己的孩子开始。

【来源:湖南教育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