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抬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近日"黑人抬棺"的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爆火,黑人小哥身着正装面露微笑,抬着棺材跟着音乐节奏表演着整齐而滑稽的舞步。刚开始还以为是恶搞视频,通过网络资料查询加纳丧葬文化才知道,在黑人小哥的国家加纳,类似于这样"奇葩"的葬礼风俗广泛而深远的流行着。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黑人抬棺"的视频在中国火了后,就引起了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极大碰撞,引来很多人争议,有不少网友留言:

"死都不得安生?"


"黑人就是一群奇葩!"


"为了赚钱底线都没有了吗?"

黑人抬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黑人抬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因为在我们的价值观中,死亡必须是悲伤的、不幸的,葬礼必须是严肃的,而加纳这种轻佻的葬礼,是对死者的亵渎。

所以中国的葬礼都是穿着披麻戴孝,有专门殡葬乐队在演奏哀歌,家属都是一路神情悲痛,放声大哭。

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大伟主持了一个红色葬礼,就被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被一直很爱他的女儿林妙妙认为丢人,威胁让他换工作。


黑人抬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黑人抬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其实看剧情我们都知道,林大为主持红色葬礼是当事人苦苦要求的,林大为一开始也不同意,当事人江泉陵夫妇觉得自己辛苦了,一辈子,在死前办个热闹的追思会,让亲朋好友缅怀下自己的过去,即使死了也不遗憾。

《寻梦环游记》有一句台词,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就像作家臧克家《有的人》里说的: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依然活着",活在人们的心中。

有人说:人这辈子一共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死了。

第三次是在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那你就真的死了。这被称为终极死亡。


《少年派》中的江全陵的想法和做法就是这样,人固有一死,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自己可以选择丧礼的形式,让亲人朋友记住自己,让自己不留遗憾。

所以,我们对于逝去的人,我们的情绪是不是悲伤或严肃的,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记住他。

所以《少年派》里红色葬礼播出后,林大为后面的生意还挺好的,就是受江泉陵的影响很多人的想法在改变,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走的时候有场热热闹闹的,不一样的葬礼,也是对自己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所以很多网友评论,丧葬也可以有温度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下加纳的丧葬文化。

地处西非的加纳深受古老部落文明的影响,或许是久居草原和雨林赐予当地人一种近乎自然的洒脱,他们把死亡看做另一种生的开始,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去往古阿散蒂王朝那个极乐世界,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把死者称作"远去的人",为了纪念他们,就有必要对每个"远去的人"进行不失体面的接风洗尘。以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死亡,自然而然催生了当地人喜庆式葬礼的风俗习惯,也造就了葬礼在加纳人文化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黑人抬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在加纳人的眼中,死亡并是非生命的终结,而是新的开始。

所以对他们而言,葬礼并不是多么悲伤的事情,反而是件比婚礼和生日更值得庆贺的喜事。

所以在加纳的葬礼上会看到很多花式棺材:

黑人抬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有人喜欢吃鱼,于是找棺材店定制了大鱼的棺材;

黑人抬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有人对可乐情有独钟,连去世时候的棺材也要定制成可乐的样子;

黑人抬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加纳人的棺材,从大鱼、可乐到飞机、汽车,各种造型应有尽有,人们会尽可能地满足死者生前的愿望。

同时,你会看到他们在葬礼上抬棺舞蹈,甚至会看到他们在葬礼上互相玩笑,但就是看不到悲伤和眼泪。

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价值观去批评、非议"黑人抬棺"对于不对,只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