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1月來看下一個硬件風口會是電紙書嗎?

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口袋閱、海信A5、小米墨案、小米多看、得到電紙書等都相繼發佈了電紙書產品。

在2019年11月來看下一個硬件風口會是電紙書嗎?

其中一個趨勢是不再採用Linux系統,而是使用安卓系統,使其保持Kindle電子書資源的基礎上提供更多內容服務。硬件的堆料性價比也明顯比Kindle更高。

電紙書會成為下一個硬件風口嗎?後面的發展趨勢會怎樣?比如會不會推廣A4大小的用來看文獻的電紙書?

個人感覺應該不會吧,商業我不懂,但作為一個掌閱電紙書的使用者,我用電紙書的原因很偶然。剛好那段時間用手機看小說眼睛越來越容易痠痛,剛好聊天聽到某同事火車上用電紙書看書,我心裡一動,順勢就買了,確實對我這種高度近視來說,電紙書對眼睛簡直不能更友好,但,普及估計是不可能普及了。首先電紙書和平板差不多大,除了旅行帶個包可以揹著,平時帶完全不如手機方便。其次功能單一反應速度無敵慢,除了我這種為了眼睛願意遷就的人,就只有純粹喜歡水墨屏的人願意用了。經常我和人提起電紙書,她們都一臉不解的問為啥不買平板,平板又能追劇又能看漫畫小說簡直無所不能,買啥電紙書?錢多燒的?甚至看到過有個視頻拍人家在看電紙書,拍攝者還在那感慨,現在的人看本紙質書都那麼裝逼了嗎還套個殼子偽裝成平板,直到評論裡大家給他科普,他才知道世界上原來有一種東西叫電紙書。就是這麼小眾,這麼單一,這麼默默無聞,還想上風口?除非搞個啥營銷在網上病毒式傳播大爆才有一點點可能性。

在2019年11月來看下一個硬件風口會是電紙書嗎?

什麼時候能不要考慮什麼“風口“,認認真真從需求入手把產品做好,解決目前電紙書產品的缺陷和痛點,才有可能帶出一股風吧.

多說一些,我自認為算是電子書閱讀量很大的人群之一,閱讀的場景基本就3類:

手機APP(如多看、微信讀書等)看各種文學(小說居多)和科普類書籍;

iPad(+Apple Pencil)看各種需要頻繁做筆記的技術類書籍以及圖文或漫畫;

一些需要反覆學習、參考和查閱的大部頭都會買紙質書.

以上場景中目前電紙書唯一能替代的就是第1類,但功能方面還是被手機吊打,唯一的優勢就是護眼,還有所謂的專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