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中國丨杜鵑篇:為什麼白居易稱杜鵑為“花中西施”?

花開中國丨杜鵑篇:為什麼白居易稱杜鵑為“花中西施”?

中國人自古就喜愛花,對花有著深厚的感情。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人就已培植荷花、金粟蘭及香蒲作為觀賞植物。

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花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的發展歷史,形成了在世界文化殿堂中佔有一席的中國花文化。

花開中國丨杜鵑篇:為什麼白居易稱杜鵑為“花中西施”?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紀錄頻道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本系列共5集,每集50分鐘,選擇了五種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花卉: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從山野到園林,從中國到世界,花雖無言,卻用美連接起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

花開中國丨杜鵑篇:為什麼白居易稱杜鵑為“花中西施”?

第二集 杜鵑

有一種花朵,它們喜歡結伴生長,簇擁開放。它們色彩絢爛,縱情生長。在高山深林的原始秘境中,直面生靈演化的神奇之境。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白居易的這句詩,讓杜鵑花有了“花中西施”的美譽。在園冶生活的意趣盎然裡,體驗林泉高致的深沉之情,這就是中國人喜愛的杜鵑花。

花開中國丨杜鵑篇:為什麼白居易稱杜鵑為“花中西施”?

中國是杜鵑花的王國,擁有570種杜鵑花原種,佔全世界的60%。在英國,每個花園至少會有一種中國植物,在歐洲大陸和北美同樣如此,他們對中國杜鵑花的眷戀,更是讓“無鵑不成園”的說法,成為了園藝界的名言。

花開中國丨杜鵑篇:為什麼白居易稱杜鵑為“花中西施”?

花開四方,美美與共,這是一段超越想象的植物遷徙歷程。歷史的寬容,幾代人的堅守,一朵杜鵑花,將綻放出怎樣一個從不被時間遺忘的世界?《花開中國》第二集《杜鵑》,敬請期待。

花開中國丨杜鵑篇:為什麼白居易稱杜鵑為“花中西施”?

5月1日-5月5日,紀錄頻道CCTV-9每晚20:00檔、綜合頻道CCTV-1每晚22:30檔,持續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在這個春天開啟一次全新的花卉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