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觀展覽聽講座 申城上線389項文旅活動

“雲”上觀展覽聽講座 申城上線389項文旅活動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五一”假期,在線文旅不斷升溫,市民遊客參與線上文旅活動熱情不減。5月2日,美術館舉辦線上活動16項,瀏覽量8.5萬人次,環比增長6%;各博物館推出“雲展覽”226個,瀏覽量近13萬人次;全市主要文化場所舉辦線上活動147場;雲上市民文化節點擊量28萬次。

“五一”假期,市民文化節推出三個雲上專題特別活動:“行走上海”專題板塊,包括市民文化節上海老建築短視頻大賽徵集活動啟動;“春之聲”特別活動,匯聚雲平臺音樂相關資源;在美育專題板塊,市民能尋找自己喜愛的課程,盡情遊學。

市民文化節大美育版塊還與眾多社會媒體合作精選推出弘揚優秀文化藝術:版塊涵蓋300門音頻好課,由喜馬拉雅提供從藝術殿堂、人文經典、親子啟智到“科普探索”和“品讀城市”。聽DJ們“為愛讀詩”、“為你讀詞”,在夜深人靜講述“城市民謠”由傳統到現在,從曲高和寡到民間傳唱,在音樂中為你解讀詩詞,徜徉人文科普,在歌聲中詮釋人生……有魔法童書會的線上魔法大師班的作家們為孩子們朗讀的“魔法故事”,如果你不能飛奔進春天撒歡打滾,至少可以在文字、圖畫和聲音裡給春天一個大大的、深情的擁抱。

200門系列專題美育視頻課程包括來自阿基米德的“市民有戲”之《國藝開講》和“戲曲秒懂”短視頻專輯,一期一位戲曲界名角大咖或專業演員,講解示範,唱唸做打,直觀詮釋一個戲曲知識點。上海市群藝館線上美育課程有50多門,包括指揮家鄭小瑛的“鄭式指揮法”、湯蓓華帶你“鋼琴考級”,馬良教你“少兒流行音樂唱法”。

“雲”上觀展覽聽講座 申城上線389項文旅活動

圖說:各平臺紛紛推出雲上文藝賞析 來源/“文旅寶山”微信公眾號

“五一”假期,上海各區也通過自己的平臺紛紛推出的雲上文藝賞析、活動。寶山區第六期的美育大課堂在線“開講”,專家帶領市民漫遊著名展館,體會生活中的藝術。各個文化場館共同推出雲上“櫻之映像”,包括2020年上海櫻花季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覽、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原創插畫展5週年特展等活動。“文旅寶山”公眾微信號也將推出名家線上閱讀系列,“寶山名家”秦文君的繪本閱讀活動――《小熊包子》,帶領孩子們一起發現自我的力量。龐婕蕾的“風信子”兒童文學工作室則將開展《我們是雲朵樂隊》線上導讀,著名原創繪本創作者熊亮也將推出“熊亮藝術工作室”線上講座《圖畫書中的文學和共讀對兒童的教育意義》,帶領市民瞭解圖畫書中的文學思考。連環畫《淞滬抗戰之“八一三”》雲閱讀活動也會給大家講述一段紅色的歷史榮光。

五月的每個週末,在楊浦區圖書館抖音號上,市民可以雲上參觀楊浦區圖書館,領略這座優秀歷史建築背後的故事。楊浦區圖書館通過微信公眾號推出《光影圖書館》線上展覽,呈現電影中的圖書館和圖書館員們的獨特魅力。推出“老上海股票圖片展”,採擷部分館藏資源,舉辦老上海股票圖片展覽以饗讀者。每週還推出名家雲講壇、“疫期”閱讀、親子科學實驗、宅家課堂・節氣知識等豐富的雲上講座。

嘉定文化館持續推出“嘉文慕課”線上視頻課程。由館內的業務骨幹、嘉文大課堂公益培訓項目老師親自講解、示範、錄製的“雲輔導”課程,涵蓋中國舞、現代舞、瑜伽、少兒寫生等內容。嘉定區圖書館在文化嘉定雲上開展長三角四地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遊記徵集、節目:“上海有聲色”有聲書線上展覽 文化嘉定雲和嘉圖微信號。

黃浦文化雲上展廳“瓷器藝術,帶我們感受生活中的美”通過瓷器展品,帶你感受生活中的美。瓷器,中華民族的獨特創造,承載著悠久的文明。從平凡的土堆,到精美的物件,手工匠人用雙手間的技藝,將他們對生活的追求附著在了瓷器之上。

崇明文化雲及各街鎮紛紛開展迎2021年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系列海派秧歌、“花事早知道”、手工製作、健身舞等線上教學活動。堡鎮開展“花開堡鎮美”抖音視頻徵集活動,將所見、所聞、所感轉化為助力花博盛會和創城的動力,用行動呵護美麗家園。

閔行文化雲上開展“春申歌會”,市民可以通過線上平臺上傳自己的歌唱作品參與活動,讓市民足不出戶也可以在雲上感受音樂互動的魅力。閔行圖書館抖音上雲薦書,閔行博物館抖音雲講解。

靜安區北站街道在千聊平臺“北站藝術”上直播零零後說相聲《樂春之聲》。“逸來軒”相聲社團將自己的“雜貨鋪”與大家分享,用年輕人最容易“get”的梗逗笑年輕觀眾。虹口區文化館在微信公眾號上開展“民誦雲”虹口區“一街一品”朗誦藝術展品展示活動。

來源:網易上海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