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这5本书让你轻松搞定孩子

书单|这5本书让你轻松搞定孩子

前几天闺蜜微信找我求助,说疫情期间,她一直还没复工,在家陪娃遇到了困难。

闺蜜现在已经是两个娃的妈妈了,大宝刚上一年级,二宝还不到三岁。由于以前一直都在上班,在家真正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本想着趁着疫情好好把那些缺失了的陪伴时光补回来。

但是没想到,没过几天自己就开始受不了了,尤其是春节过后,大宝小学开始进行线上课,她一边要监督大宝上课做作业,另外一边又要照顾的哭闹着要妈妈陪的二宝,这让朋友很是头大。

“我感到真的好挫败,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大宝学习一点都不上心,一旦不监督就不行,二宝呢,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一言不合就发脾气,又哭又闹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其实哪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呢?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所以在育儿过程中遇到困难,千万不要自暴自弃,给自己贴上“坏父母”的标签。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怀着谦虚平和的心态,不会就学,做错了去改正就可以了。

对于既要上班赚钱养家,又要照顾孩子的宝爸宝妈来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学习方式,今天推荐几本育儿领域的书籍给各位宝爸宝妈们。

书单|这5本书让你轻松搞定孩子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

本书作者威廉.西尔斯是全美最著名的儿科医师,在美国权威育儿杂志《如何培养婴幼儿说话》和《婴幼儿抚养》担任首席专家顾问,他的妻子,玛莎·西尔斯是全美知名婴儿分娩和母乳喂养专家,他们夫妇合著育儿领域书籍多达10几本。

这本《西尔斯橙色亲子课》是他们根据第四个孩子海登的养育过程写成的,本书讲解了如何养育高需求宝宝。

在育儿过程中,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己家的宝宝明显比别人家的,或者比自己前面的宝宝更加“难搞”。如果没有立即喂他,或者满足他的需求,便会爆裂式哭泣,声音剧烈而且刺耳。这类型的宝宝还超级好动,即便只是吃奶也需要变化不同姿势才行。

其实遇到这种类型的宝宝,家长的确会需要更多耐心,但是好消息是,这种高需求宝宝也具备着独特的潜力,在家长的合理养育和引导下,他优秀的特质就会显露出来。

作者提到“所有宝宝都是高需求的,只是有些宝宝不放弃表达他们的意见。”换言之,《橙色亲子课》中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非高需求宝宝。

书单|这5本书让你轻松搞定孩子

《捕捉儿童敏感期》

本书作者孙瑞雪是我国著名的儿童专家,建立了大陆第一家蒙特梭利幼儿园。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讲解了儿童每个敏感期期间的行为表现,帮助家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需求。

儿童的敏感期比较密集出现在0-6岁,敏感期指的是孩子在某个阶段由于内在发展的需要对外在刺激非常敏感,从而快速从环境中吸收、学习的行为。儿童敏感期是孩子学习能力爆发期,也是智能发展和良好安全感培养的重要阶段。

儿童在0-6岁这个敏感期期间,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背后的原因,那么就难以掌握好这一学习与成长的便利期,难以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而且这一敏感期一旦错过,就非常难以修复。

而孙瑞雪的这本《捕捉儿童敏感期》对儿童敏感期的讲解非常全面,案例说明的方法也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借鉴书中的方法。这本书在国内的销量也非常好,可以说是值得每位宝妈人手必备的一本书。

书单|这5本书让你轻松搞定孩子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现在市面上的早教机构经常会提到的一个买点就是帮助宝宝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事实上,感觉统合并没有家长们想象那么复杂,家长对感觉统合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了解后会发现,很多的训练在家就可以完成。

李娟老师的这本《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系统地为读者介绍了儿童的感觉统合的理论基础,向读者阐述了感觉统合的重要性以及训练方法。

儿童的感觉统合与儿童的敏感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两个重要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智力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书单|这5本书让你轻松搞定孩子

《你N岁的孩子》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会发现,孩子每个阶段的行为表现以及需求都是非常不一样的。

1岁孩子,不会表达时,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进入执拗期,叛逆期时,家长又该怎么办?孩子的小心思,家长是否都能发现。

这本书涵盖了孩子1-14岁,从婴儿时期到青春期的种种问题,可谓是一本关于孩子的百科全书。建议家长可以在孩子进入到每个年龄前对应地进行阅读,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行为,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书单|这5本书让你轻松搞定孩子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孩子才会说》

如何与孩沟通在儿童养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闹脾气,孩子做错事时,家长良好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对孩子进行引导,反之,如果家长一昧使用叨念甚至打骂的方式,孩子很可能不会买单,不仅没有任何改变还越加叛逆。

学会倾听,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孩子才更愿意与家长保持沟通,只有沟通,家长与孩子才能更好的配合,共同进步和成长。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为家长介绍了大量行之有效,操作简单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大大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