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為何情願“放養”而不要應試

芬蘭教育為何情願“放養”而不要應試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國際學生評估(PISA)測試,從2000年開始每三年舉行一次(第一次只有閱讀一科,2003年添加了數學,2006年添加了科學)。參與國越來越多,權威性越來越高。在2018年的測試中,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省市作為一個整體取得了全部三項科目第一,引起一陣亢奮。其實,每次測試成績“發榜”都在國際媒體引起震動,甚至影響到很多國家的教育政策。比如,最早的兩次測試,德國分數很低,在德國引發了所謂“PISA震撼”,導致德國的一系列義務教育改革。如今德國急起直追,成績和排名都穩定提高。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2000年的第一次PISA測試,芬蘭是世界第一;2003年芬蘭閱讀和科學都是第一,只是數學的頭名讓給香港而屈居第二。2006年,芬蘭科學第一,閱讀和數學第二,依然雄居榜首。這種綜合優勢到2012年則被亞洲國家全面趕超。2018年,芬蘭哪怕在西方國家中也不是頭名,已經被鄰國愛沙尼亞全面超出。芬蘭的成績,一直在持續下降。


但是,西方的“芬蘭教育熱”卻有增無已,乃至有了教育旅遊熱。如今到芬蘭訪問學校,要繳1200歐元!很多人也順道訪問愛沙尼亞,讓這個剛獨立不久的小國格外自豪。而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如韓國、日本、香港、澳門、臺灣等,雖然排名都在西方國家之前,卻都很少被正面提及。


這究竟是文化偏見,還是教育哲學和目標的不同?


西方國家普遍效法芬蘭,在於他們相信以芬蘭代表的北歐國家,找到了一條不用亞洲式的高壓來提高教育質量的途徑。更為重要的是,以考試成績為教育核心的亞洲國家,往往有一種拼排名的心態,甚至有些學校的課程根據PISA的題型進行改革。芬蘭則正好相反。早在1996年,英國學者到芬蘭考察就發現,芬蘭的課堂教學非常標準,每個學校都質量相當,用的都是同樣的教材,講法也都一樣。這種嚴格的規範和高度標準化,顯示了巨大的應試能力。芬蘭作為一個不考試的國家,居然在接下來的一系列PISA測試中領先於世。


然而,恰恰是在這“世界第一”的榮光中,芬蘭開始改革,導致分數每況愈下。赫爾辛基大學的一項研究分析了PISA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給孩子們越多的自由,他們在數學和科學上的考試成績就越差。在閱讀上,芬蘭試圖尋求一種在自由閱讀和教材導向之間的完美平衡,結果是很難找到。但是芬蘭還是決定給學生們越來越多的自由。一些沒有教室的教育機構紛紛建立起來,並大膽試驗沒有明確學科界限的課程。


幾年前,美國教育專家到芬蘭考察就發現,芬蘭學生放鬆得出奇。學校裡很少考試,學生們也從來不按能力分班。這等於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競爭的理由。這樣,學生們就更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興趣上。


芬蘭教育的魅力,就如同芬蘭作家所創造的Moomins(莫咪),童話般地讓世界著魔。這種教育的核心,就是啟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這種想象力和創造力,必須立足於幸福的童年。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有一句名言:每當你告訴孩子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你就剝奪了她(或他)自己發現那個答案的機會。教育的一條底線,就是不要剝奪孩子們的童年和青春。


(作者系北京大學中文系學士,耶魯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教於美國薩福克大學歷史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