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李玩,我喜歡上你了。

這樣的事,以後還多著呢。”

“我以為你需要安慰。

是啊,但不是這樣的。”

“剛才我好怕它會認出我撲過來,幸好沒有。”

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電影《狗十三》裡,十三歲的少女李玩,成績優異、成熟且敏感,看似家人對她關愛有加,但那其實都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愛,沒人關心她想要什麼想說什麼,在家裡沒有出口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基本上每一個想法還未說出就已被家人以愛之名壓制,好像對著一堵吸音牆。尤其是在她爸爸心裡,養孩子就跟養狗一樣,把你餵飽就行,長大了你該懂的就會懂了。你要懂事,你要聽話,不要提要求不要給大人添麻煩,大人都是為你好……

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所以,喜歡物理的李玩被爸爸把興趣班改成了英語,再婚的爸爸生了兒子就買條狗來給她,說好的看天文展變成了陪叔叔們吃飯,不能喝酒變成了要給叔叔敬酒和碰杯,狗丟了沒人想著要去找,李玩自己撕心裂肺的尋找卻被解讀為不懂事、”全家人都欠你的!“愛因斯坦找不回來了,就買一條一樣品種的來糊弄。她就像生活在黑暗中的愛因斯坦一樣,不被人看見。

所以,在一開始,在面對大人的各種強壓給她的東西,她表達自己的方式是直截了當、不帶掩飾的反抗,對身邊的人各種發脾氣製造各種衝突,橫衝直撞的真實的活著。此時的她,張牙舞爪大吼大叫,只是為了掩飾恐懼和不安。此時的她,狂妄自大冷漠高傲,只是為了偽裝脆弱和自卑。

然後,一點點的,帶著劇烈的疼痛,慢慢的妥協、痛苦的放棄,變成一個符合社會規則的完美的社會人。就連哭泣,也從仰天大哭調成了靜音,就連崩潰,也變成了成人世界的靜寂無聲。因為她開始明白,如果不按大人的規則和要求來做,就會被送進精神病院。

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在那場打著為她慶功的大人的飯局裡,酒桌上的每一個家人,都知道她不能吃狗肉,卻都只是看著她,沒有一個人開口沒有一個人幫她解圍,就這麼靜靜的看著她,微笑著、慢慢的咀嚼、嚥下那塊所謂特意為她點的紅燒狗肉。這是全劇最虐心的一幕,代表著李玩的成長和轉折。在這一刻,我們也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在成長過程裡,所有的掙扎和疼痛,所有的執拗和委屈,所有的不甘和沉默,最終,都濃縮在這句“謝謝”裡面了。

李玩從開始的接受不了挫折,到最後,笑著、緩緩的咀嚼,吃下了那塊狗肉。各種疼痛,各種妥協,慢慢的,丟掉了自己,失去了自己。

成長,是在對一個又一個的愛因斯坦的無力中學習放棄,即使肝腸寸斷。

成長,是學著穿上盔甲戴上面具,做一個迎合家人、社會、世俗的期待的人,做一個懂規矩、守規矩,通"情"達"理"的人,做一個放棄追求自由和表達內心渴望的人。

李玩是一個善良而體貼的孩子,從她對愛因斯坦和她弟弟的關心和包容就能看出來。而實際上從電影裡呈現的內容來看,在她的成長過程裡是沒有得到過父母親人的回應和愛的,也沒有跟任何人有太親密的關係。童年時期的傷,在青春期不僅沒有得到癒合,反而被撕裂得更大。幸運的是,李玩的內心足夠強大,她會通過喝酒表達對父親的不滿,用平行宇宙來處理內心翻滾的情緒。

李玩的孩童期,在13歲時戛然而止,也意味著真實的李玩,在此刻死去了。終於,她變成了“懂事”的大人,一夜長大。沒人注意到她是什麼時候突然長大,唯有她自己清楚,這一天的到來,血肉模糊、殘酷莫名。

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電影的英文名叫 Einstein and Einstein,因為李玩和愛因斯坦一樣,都是這個家的外人,都是被父母親拋棄、忽視的。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在失去了唯一與她有情感連接的愛因斯坦、失去了自己、被父親追著痛打以後,她被迫放棄了自己、失去了自己,以壓抑、隔離、合理化的方式,活下去。不僅承擔著父母離異帶來的痛苦,還要承擔照顧父親的感受、理解父親的責任,這會形成對攻擊者的認同。這種覆蓋性的打罵和攻擊,會對她造成顛覆性的傷害,並對親密關係帶來巨大的傷害,她會沒辦法面對異性的愛慕和關愛,就像她最後無法承認愛因斯坦就在那一樣。

平行宇宙,是她的一種合理化,是在發展且保有她獨立的那一部分,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她對物理的愛好是發自內心的,是她內心的那顆有力的鋒利的牙,是她力量的源泉,可以保護她不至於被成人世界的規則完全淹沒。

最後對父母親的兩個謝謝,這表達了她在與父母拉開距離。這種疏離,是她對父母在情感上的隔離和攻擊。

謝謝你們,終於讓我長成了我討厭的樣子。

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在疼痛中一點一點的失去自己——關於電影《狗十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