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布克,你害怕上帝嗎?”

“不,伊麗莎白,我害怕的是你。”

——《生化奇兵:無限》

在肯·列文精心打磨出了《生化奇兵:無限》後,遊戲被扣上了“第九藝術”的帽子,但實際上並不是扣個帽子就完事了,玩家在經歷了長達20年的蠻荒時代後,迫切地需要得到世界的認同,而“第九藝術”這頂高帽也恰恰是21世紀初的有戲所需要的。

【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與傳統的藝術形式相比,遊戲糅合的元素更多,他有著前八種藝術形式總和式的表現,甚至包含了宗教、哲學或者社會學的一些討論,這就是一種文化的包容性。

而在肯·列文出山以後,遊戲開始在劇本上下足了功夫,遊戲的劇情逐漸從“有就行”過度到了“精緻”,甚至一度出現了《黑暗之魂1》和《生化奇兵:無限》這種遊戲性為劇情服務的遊戲。

而遊戲本身如此包羅萬象,製作遊戲也從當初的幾個程序員找個車庫就能做出一款風靡全球的電子遊戲,到了如今《刺客信條:英靈殿》這種需要全球15個工作室合力才能完成開發的遊戲。

要知道,育碧在形成規模的工作室全球一共就只有24個。

這就勢必造成懂編程的不懂劇本,懂劇本的不懂美術,懂美術的不懂銷售。

想要遊戲成功上市,哪怕端茶小妹都要是精心挑選的工作人員才行。

【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而在這種情形下,遊戲開發的成本勢必越來越貴,一些開發商不得不另尋他路。

玩家想看到的是什麼?好玩的遊戲?還是催人淚下的劇情?

事實證明,就連一眾玩家吹捧的《巫師3》和《荒野大鏢客2》都做不到兩者兼顧,那麼各大廠商就只能選擇自己擅長的部分了。

而在遊戲性和文學性的衝突中,文學性顯然是技術門檻比較低的,而且從市場表現來看,無論是《奇異人生》還是《暴雨》,亦或是《超凡雙生》和《底特律:變人》,玩家其實非常願意買賬。

閱讀和體驗是人類基因裡帶著的探索精神的具象化,我們都希望過上一段與眾不同的人生,這種代入感電影做不到,但是書和遊戲能做到,而且遊戲會做得更好。

【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一段優秀的劇情讓玩家可以徹底忘記自己是誰,無論是玩家槍殺崔佛前即將奪眶而出的眼淚,還是在無法操作的cg中瘋狂點擊鼠標,只為抓住在天空中下墜的伊麗莎白一樣,強大的文學張力就像一張延展性極好的網,溫柔地把玩家包裹在中間,逐漸讓玩家失去抵抗的力氣。

很顯然,相比複雜的編程,文學性才是更簡單更有效的出路,不過這並不是最簡單的,因為cg也不是人人都能畫的,總不能有個強如出自契訶夫之手的劇本,最後安在一個學了三年動畫系列的cg上吧?

很顯然,有更簡單的出路。

《隱形守護者》並不是真人演出遊戲的開山鼻祖,但是他卻是其中的佼佼者。

【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如果一款遊戲運行幀數太低,玩家總會吐槽“卡成ppt”,可是《隱形守護者》,是一款真的ppt遊戲。

說是真人演出,但實際上,遊戲演出方式是播放照片,演員並不需要像其他真人演出遊戲中的主角一樣,用演技征服玩家。傳統電影裡的技巧,無論是長鏡頭還是一鏡到底,甚至光影,在這款遊戲裡通通沒有用,演員只需要擺出幾個美美的pose,然後由懂攝影的工作人員照下來,接著修成最美的圖就行了。

演員也不用配合演技說臺詞,也不需要考慮片場走位,他們只是站在這裡,當玩家需要進行選擇的時候,導演無需考慮此時的演員表現和攝像運鏡,把當前這張照片加上特效不停地動來動去就行了。

在我看來其實這不能叫“優秀的遊戲”,但是這並不妨礙我體驗了一番。

畢竟我更支持遊戲應該注重“戲”的部分。

【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不得不說,拋開遊戲性和低成本的ppt演出,《隱形守護者》憑藉著強大的劇本和豐富的分支,以極具張力的文學性深深地征服了我。

而且這種毫無門檻的遊玩方式,讓無論什麼樣的玩家,甚至非玩家都可以參與到這場諜戰大戲中。

充滿了未知的劇情,讓玩家開局就可能被酒館裡的小混混打死,每個選項的背後都能體會到那段年代的風雲詭譎。

雲玩家甚至也能參與到這場全民諜戰的遊戲中來。

驚喜,我只能說驚喜。

【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很顯然,相比傳統遊戲開發,真人演出遊戲甚至連專業程序員都省了,有個懂點編程的人就行。毫無疑問,遊戲開發成本是暴跌的,相比《底特律:變人》和《教團1886》這種幾乎是純劇情的遊戲,沒有了編程門檻,文學性和劇情張力上,《隱形守護者》可以說是毫不遜色。

但是在開發成本和收入上,甚至有點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魯迅先生就說過,世界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就成了路。

《隱形守護者》大獲成功以後,國內突然迎來了一場真人演出遊戲的井噴式爆發,甚至開始出現專門的“互動娛樂公司”,專項開發這些遊戲。

其實這類遊戲的前身無非就是galgame,即美少女互動遊戲,嗯沒錯,我百度到的概念。

【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而galgame在我國其實非常有群眾基礎,早先的“橙光遊戲”就是一個galgame的巨大集散中心,在這裡,沒有時間大把碼字的寫手們用另一種載體創作屬於他們的故事;而幾乎無門檻的創作方式也讓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進來。

真人演出遊戲脫身於galgame,並且賺到了錢,看起來比galgame更高大上的遊戲模式,並且脫離了橙光的統治,同樣幾乎無門檻的製作方式,這些優點結合到一起,吸引了無數池中金鱗,為了吃一口這鮮美魚食而紛紛躍出水面。

【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實際上,目前吃到了這份紅利的遊戲屈指可數,無數真人演出遊戲在開發階段就暴死了,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我都見過名字,但是對他們的記憶大概只持續了5分鐘,當我再想的時候已經記不起來了。

甚至搜索都搜不到,連互聯網都忘記了他們。

並不是說《隱形守護者》開了個不好的頭,真人演出並非《隱形守護者》的原創,而且這是一種十分全民同樂的遊戲模式。

只是說在這個人越來越懶的時代裡,純粹的真人演出是否會成為下一個世代的常態,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但至少,我覺得這種遊戲並不好玩。

精緻的小甜品確實很甜,但是不管飽啊。

【麥克斯說】遊戲歷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遊戲

潘多拉打開了宙斯送給她的盒子,從此世界上有了災禍和希望。

《隱形守護者》雖然沒能掀起一個足以掀翻世代的浪頭,但是也算是打開了盒子了。

真人演出遊戲確實是一種節省成本,甚至很多玩家喜歡的遊戲模式,像是《量子破碎》這種遊戲也使用過這種演出方式。

但是我還是想說,全用ppt是不是過於取巧了點了。

在新的世代來臨前,總有人能夠踩在世代的浪花上,但也總有人被海浪捲入海底,萬劫不復。《隱形守護者》確實是一部好劇本,但是我還得覺得,是不是可以探索出聯歡畫得新模式,而不是遊戲呢?

但是潘多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了,沒準這就是新時代的連環畫也說不定,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