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有才華的女作家豆豆寫了一部神作——《遙遠的救世主》。


故事緣起於美麗又善良、聰明又獨立的女刑警芮小丹和思維清醒、見識高超的私募基金大佬丁元英相愛。芮小丹請丁元英用智慧為她寫一個神話:扶貧王廟村,作為愛情的禮物。經過丁元英一系列的基於深刻了解人性前提下的神操作、妙佈局,在扶貧計劃即將成功的當口,收禮的愛人卻在一場治服銀行劫匪的激戰中毀容、腿殘。美麗的小丹瀟灑地放下一切,迴歸天國。這份不凡的禮物僅成為美好愛情的見證。小說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該書立意深遠,貌似講述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實則揭示了事業、愛情、道德、社會競爭等多方面的人生法則,真真一部解碼書。本書多年來豆瓣評分高居不下。

今天我想與大家一起解讀女主芮小丹的人生觀,來揭示真正懂得"愛"的女性活得最自在的人生真諦。

人生觀決定的是每個人自己的人生理想,要用一生來回答你想要的生活目標和理想是什麼這個問題。

得到App裡的劉擎老師說:人生觀是表達你與內在自我的關係即你覺得什麼樣的人生是美好人生?討論的是應當怎麼辦?要做出自己的行動選擇是好還是壞的判斷。


好比這次疫情發生,有人帶著四千只醫用口罩從千里外開車赴漢,只為了幫助困苦中的人抗疫。他覺得這麼做好,他的人生觀促使他這麼行動。

還有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瞞著父母偷偷搭乘赴漢的車,中途被阻,他步行一百多公里到孝感醫院裡當自願者,把這次抗疫之舉作為自己的成人禮紀念。他從大年初一直到四月份才回家與父母團聚。他覺得這麼做很美好,但他知道如果事前把計劃告訴了父母,他們一定覺得不好。這就是自己的人生觀做出的選擇。

《遙遠的救世主》裡,女主芮小丹的人生觀是怎樣的呢?她的生活目標是什麼?她的理想是什麼?她為什麼要當刑警?她認為什麼樣的愛情是美好的?為什麼說她最懂愛?她為什麼治服了劫匪卻選擇自殺?

跟著我來一一解密吧。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電視劇海報


一、人生開篇:父母之錯愛,造就小丹一切靠自己的人生觀


作家張小嫻說: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使人忘記愛情。

小丹父母的愛情就是這樣。

小丹家境優越。她爸爸是拍電影的導演,文藝、優雅,追求藝術感覺。

小丹的媽媽年輕的時候是話劇演員,漂亮、有氣質。可惜幾年後,在因愛情而結婚的芮導演的眼裡,愛情消失了,妻子變得庸俗難忍起來。

小丹五歲的時候,夫妻倆離婚。

離婚是解決錯誤愛情和錯誤婚姻的最妙良法。 ——柏楊

但離婚受傷害最大的往往是孩子。

心理學家說:父母離異,有的孩子可能會叛逆;有的孩子可能會自責、自卑;有的孩子可能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因為缺失……


小丹一直無法原諒她的爸爸。因為她覺得是爸爸拋棄了媽媽和她,她在爸爸心裡是不重要的。(自卑)

七歲,媽媽帶小丹去了法蘭克福。

三十歲的女人帶著小女遠赴國外打拼,可以想見剛開始的日子並不容易。

估計多少次,小丹都覺得是自己拖累了媽媽重新開始新生活。自己是多餘的累贅。(自責)

所以她一直自覺地孝順媽媽,在媽媽的餐館裡洗碗盤,打工掙零花錢。(儘管媽媽不缺錢。)

心疼媽媽的小丹對她父親肯定有諸多腹誹與埋怨。

十六歲回國讀高中,為了對父親表達她也不在乎他,她不同意到上海讀高中,而是選擇回古城讀寄宿高中。(叛逆)

高考她也不願意按父親的意思考電影學院,而是考了警官大學,當了刑警。(找回安全感和自尊)

她的人生一切由她作主。

她終於可以自力更生,不再拖累媽媽,一切靠自己了。

小丹讀高中的時候,她媽媽用在國外開中餐館掙的錢在古城買下一棟266平米的別墅,說是將來落葉歸根,其實是為小丹準備的。在法蘭克福的中餐廳也是留給小丹的資產。很多人不理解小丹:為什麼明明可以是個富婆卻偏要當警察?

當刑警的小丹住在別墅裡很自覺地維護著母親的房子。她認真生活,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很優越。她熱愛工作、勤奮學習,為自己將來不得已退出刑警隊再去法蘭克福讀法律做著準備。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一切靠自己的芮小丹


直到她二十六歲不知不覺愛上暫居古城的丁元英,她和芮導演的關係才有了轉機。

事情是這樣的:

好姐姐歐陽雪為了小丹,故意出丁元英的洋相,跟他打賭炒股票,逼丁元英拿出二十萬保證金。

彼時的丁由於解散私募基金,收入被凍結,他不得不找北京的朋友借錢。

小丹不忍心丁元英虎落平陽的境遇,這才生平第一次主動找一直期待見她的爸爸借錢,並看望了離婚後仍然單身的爸爸。

此時的她才覺得自己對愛她的爸爸有些過分了。

即使她不再怪父親,甚至還與父親相處不錯,她還是不願意花父親的錢,不願意聽父親擔心她的安危,勸她轉行的話。

二十萬連本帶息有借有還。

她終究獨立慣了,終究覺得一切靠自己來得安心。

(這裡我插句嘴:離婚的父母們,如果你離開了孩子,孩子就跟你不親了。他長大了,你說什麼他都不會在意的。)

小結:從小丹的成長經歷可知:自在、自立、自強正是她的人生態度。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小丹其實是個富婆


二、人生理想:利他之大愛,是小丹的人生目標,也是她的快樂源泉


人們把仁慈的、自覺救助他人的人稱為有菩薩心腸的人。(西方國家稱這樣的人為天使。)

把菩薩心腸換個心理學專業名詞叫利他行為。

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很早就對利他行為(altruistic behavior)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根據許多學者公認的看法,我們將利他行為定義為對別人有好處,沒有明顯自私動機的自覺自願的行為。


社會交換論者認為: 如果人們是把自己放在需要幫助的人的位置、以他們的方式來體驗事件和情緒,則會對需要幫助的人產生了移情,從而導致助人行為。


比如說此次在一線對抗疫情的大批醫護人員和自願者們,他們都是有菩薩心腸的利他行為者。他們悲天憫人,所以他們捨生忘死。

芮小丹,也是這樣一位有著天使之愛的女子。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有利他大愛的女子


當你看到我所看到的芮小丹,你將重新認識芮小丹。

1、小丹樂於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管是朋友、同學、同事、還是貧窮的王廟村村民甚至她的犯人)

歐陽雪,小丹多年未見的鄰居小夥伴。

一個被離婚的父母嫌棄的自強也自卑的女孩子。自己吃苦打拼,從餛飩攤起步,靠多年積蓄和小丹的資助,做成了高檔酒店的事業(歐陽雪的分析我曾撰文有交代,感興趣的朋友歡迎移步)。

連歐陽雪自己都說,碰到開酒店的機會,缺資金。成與不成自己心裡都沒底,她忽悠小丹將別墅抵押和她一起承擔風險。

小丹是知道歐陽自己也沒成算的,錢花出去不一定能賺回來。可她還是說服母親同意抵押別墅,入股歐陽的酒店。她並不是為了投資掙錢。她是可憐歐陽沒親人幫。小丹真心想幫她。善良的小丹是拯救歐陽的天使。

肖亞文,小丹在警官大學的同學。

一個家境一般,早早思考人生方向的精靈女子。(我的另一篇小文也有介紹。這裡不詳述。)

她有心計,在大學裡選擇學德語,和小丹成為了最好的朋友就是打算藉著小丹媽媽德國居留的身份擔保去德國留學。只是後來她改了主意。

小丹是樂於幫助她的。小丹即使知道亞文想利用她的小算盤(包括肖託她在古城幫丁元英租房子的用意),她也還是願意助她一臂之力。

誰知,想創業的肖亞文把丁元英帶到了小丹的生命裡,小丹卻成為了她創業的貴人。

丁元英,一個暫居古城,深諳人性的想躲清靜的高人。

愛上丁元英之前,在小丹的第一眼裡,對渾身酒氣的丁元英沒有任何好感。後來一次偶然接觸覺得他孤獨無依、生活拮据。聆聽過丁元英的高級音響播放的唱片《天國的女兒》後,小丹認識到丁內心豐盈、才高八斗,進而迷上了音響。

雖然肖亞文已經告訴過她丁元英的成就、經濟地位以及他超出常人的思維方式,但小丹看到的是在沒有空調的悶熱出租屋裡生活、過春節吃方便麵、用唱片換生活費、無人過問的單身"流浪狗"一枚。

小丹的惻隱之心本心促使她更多地關注丁元英。她讓歐陽雪過年給丁送吃的;她主動提出幫丁元英重新租住得舒服一些的房子。她聽說丁元英靠賣唱片過日子,眼淚都差點掉下來。正是這過多的關注,讓她碰到了真正的愛情。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奢侈”的愛情禮物


王廟村扶貧名義上是小丹主動要丁元英送的愛情禮物,其實是小丹真心想幫助村民們脫貧。當然私心裡是想給丁元英和自己的愛情留下紀念。所以丁元英讚美小丹:"你活得不簡單,是奢侈……"

王廟村的村民因小丹得救了。

沈楠,重罪貪汙犯的情婦,一個年輕貌美走錯人生路的嫌疑犯。

當小丹完成臥底任務抓捕沈楠的時候,她的利他之愛再度體現:為了不讓沈楠的爺爺奶奶親眼看見孫女被抓而精神上受不了,小丹讓同事不亮警燈,不鳴警笛,她親自把沈楠像好友一樣接上警車帶走。

還有春節請求換班的同事、葉曉明、馮世傑、劉冰等都是獲得過小丹幫助的人。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駁回元英說服她辭職的理由


2、小丹選擇當刑警是因為她以救助危難為人生價值的取向。

丁元英分析小丹捨不得放棄國內刑警的職業是因為小丹在國外被邊緣化,她回國想做主流人群,想獲得身份認同和尊重。

這一點固然對,但還有一點他知道,不過他沒對小丹說破:小丹的利他心理,使她覺得自己有偉大的扶危救難的責任。她體會到了救助別人的高級快樂,她當然捨不得放下這種成就感帶來的快樂。

可以肯定,小丹才是那個無意中成為救世主的人。她認為刑警職業是她人生價值的最高體現。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很多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都是明知道有生命危險,心裡害怕著,但還是勇敢地迎著病毒而來。因為他們都有救死扶傷的責任感和悲憫之心。當救下一條生命時,醫護們的快樂,隔著屏幕我們都能感受到。

小丹也有這樣的責任感和悲憫心。

比如:陽光託兒所,小丹假扮幼兒教師冒死解救人質;她勇猛抓捕賭博分子;她冒死抓捕"馬王黑惡集團"分子;審訊室,她費心費力度化王明陽懺悔認罪;她感化沈楠;她單槍匹馬與銀行劫匪的激戰等等都可以看到小丹的盡職盡責和一副仁善心腸。

她駁回了丁元英有理有據地分析她應該立刻辭去刑警職業的理由;她也拒絕了她爸爸力推她去讀影視編劇,學習費用全包,將來寫出精彩劇本能掙大錢的理想前途的規劃。

小丹打算因體能下降不得不退出刑警隊後的第二職業理想是出國讀法律,然後當律師。這個職業講究依法辦事,主旋律仍然是幫助眾生。

直到王廟村扶貧打官司事件發生,觸發小丹重新思考人生價值。

她突然發現:"通過小說的形象思維和影視藝術的語言去揭示文化屬性與命運的因果關係,去傳播強勢文化的邏輯、道德、價值觀",可以從教化人們的靈魂上去幫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她終於渴望去當"扒拉靈魂"的作家了。這個結果是在丁元英的多次啟發下得到的。

小結: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小丹是悲天憫人,有利他之大愛的女子。她平凡又超凡,自由又快樂。她沒有貪嗔痴,是天國的女人。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英姿颯爽的刑警


三、人生幸福:芮小丹悟得人間值得之愛情真諦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上闕)

— 鵲橋仙·秦觀

1、小丹為什麼會愛上離過婚、對女人怕到骨子裡的丁元英?丁元英又為何會愛上芮小丹?

關於丁元英,肖亞文告訴芮小丹:"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

小丹對丁元英的情感心路歷程是從好奇,到同情,從同情,到懂得,從懂得到崇拜。

閨蜜肖亞文對丁元英的重視和介紹,是勾起小丹好奇心的初始。丁在古城定居後,小丹出於人情禮貌的偶然關照看到了並非意氣風發,甚至孑然一生的"單身狗"丁的生活窘境,對他產生了同情心。但很快,她發現喜吸菸喝茶、愛聽音樂的丁元英活得滋潤、愜意,精神世界及其豐富。通過他的音響播放的《天國的女兒》那聖潔、博大而悲憫的聲音彷彿從遙遠的天際史詩般傾瀉下來,深深震顫了小丹的靈魂,引領著這個天使在真正瞭解了丁元英後,勇敢地、毫無世俗之見地愛上了這個別人口中稱為"不是人"的男子。她崇拜丁擁有的強勢文化的魂。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準備為愛獻身


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場景是當小丹發現她欣賞的害怕婚姻的男人非常優秀和自己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她覺得自卑、無望起來。她勇敢地把所愛邀請到家裡來,只為了履行一個宣佈愛過了的"儀式"然後分手。

她愛他,要把自己獻給他。

丁元英十分震撼感動也十分敬重勇敢的美女對他的一片愛重之情。他剋制著自己的慾望,理智地幫她穿好睡衣,離開了她的家。

元英對小丹的珍愛使她更加想念這個男人,但她決定從此與元英成為陌路。

誰知在一次執行任務時,小丹差點喪命。她突然猛醒自己或許會永失所愛遺恨人間。那一刻,她不顧一切地衝向了愛情......

每個人都很孤獨,在人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廖一梅


丁元英有短暫婚史。前妻受不了自己和他的精神距離。他們彼此不相知。丁元英在妻子眼裡"不是人"。

害怕"被女人摧殘"的丁元英遇到了願意無私地理解、關懷自己的紅顏知己,他怎麼可能不愛?

古話說"士為知己者死"。丁元英得到小丹這個紅顏知己定然愛到骨髓裡。

他二人的愛情自然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了。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的樣子,還因為和你在一起時我的樣子


2、小丹的婚戀觀是什麼?

小丹爸爸擔心她駕馭不了丁元英這樣的男人。

她批駁說愛和駕馭沒有邏輯關係,除非人格可以買賣。因此愛情裡沒有吃虧和佔便宜一說。

小丹的媽媽說終身大事要謹慎,現在不是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年代了。

小丹糾正媽媽的弱者思維說這是害人的話。女人不是因為被愛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被愛。不能說女人可以是糟糠,也不能說因為糟糠可以不下堂。女人要有素質。

她的好友歐陽雪的婚戀觀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我自己掙衣掙飯了,就不用賣自己了"。把婚姻愛情看成長期飯票。

小丹卻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女人不需要通過性去換取生活資料的時候,當男人不需要支付生活資料而征服女人的時候,那時候你就願意上床了。"也就是說那時候才有了真正的愛情。

小丹淡泊名利,無慾無求。她對丁元英的愛及其純粹。她並無任何身外的貪求。

綜上不難看出,小丹認為靈魂與肉體完全對等的奉獻才是愛的真諦。

她是最懂愛的女子。她品味過了美好愛情,人生無憾。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與小丹的愛情觀如出一轍

3、希望愛情永恆是小丹唯一的貪念。

小丹並非全然無慾無求。她唯一的希求就是她們的愛情能在丁元英的心裡永生。

她曾經好幾次對元英描述過自己死了以後怎樣被他懷念的景象。

那麼小丹在與銀行劫匪槍戰重傷後自殺是為了愛情嗎?

答案是:既是為了愛情,又不全是為了愛情。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道法自然

四、人生自在:芮小丹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小說裡,芮小丹在與銀行劫匪的激戰中毀容、腿殘後自殺身亡。

很多讀者無法接受這個結局,替她惋惜,覺得她不該這麼做。

含著眼淚,我來和大家捋一捋小丹的行為邏輯: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與劫匪遭遇


1、不管小丹有沒有和元英相愛,她都會遇到這場搏鬥。

結局不會有絲毫改變。

這也是芮爸爸和丁元英極力想扭轉的結局。

由於誰都無法做小丹的主,所以小丹一定會面臨生還是死的選擇。

2、我開頭闡述過:每個人人生觀之下的行動選擇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好壞之別。

比如殺人,是道德觀的問題,就有對錯之分。殺人犯法,肯定是錯。

但是自殺,只是人生觀的問題,要判斷好還是不好全在個人。

小丹如果選擇活下去,那麼她可以"等"到公安系統的嘉獎令和撫卹金以及各種榮譽。但是她救助他人的人生理想就不復存在了。再者,小丹沒有虛榮心,她不在意榮譽。

如果她選擇活下去,她可以"靠"著父母朋友的關愛,在他們心疼的眼淚裡苟且偷生。可惜小丹不願成為別人的累贅。她是獨立自強慣了的。她是要自己做主的強者。她是想拯救別人的天國之女。所以即使沒有遇到愛情,僅憑以上兩點,她也不會苟活。

如果她選擇活下去,她可以"要"靈魂伴侶丁元英帶著憐憫每天看她幾眼。可惜小丹最不願意愛人看見自己的醜陋。她寧願把美好留在愛人的心裡,把愛情鐫刻在愛人的刻骨相思裡。她要的是能站著與愛人對話的權利。可她已經失去了站著的能力。

也許有人會說,那就不要再見丁元英就好了。只要活著就好啊。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她曾體會過離開丁元英仿如心在地獄般的痛苦。這種苦在她第一次與元英分手時體會過;在她去國外探親、辦事時也體會過。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迴歸天國的天使


3、等、靠、要,是弱者的選擇,不是小丹的人生態度。她不要老天爺給她的安排。她要"我命由我不由天"。她要人生自在:當生則生,當死則死。如果死是最好的選擇,那就去赴死。

生命曾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裴多菲

所以,她勇敢赴死前對著無法繼續給予疼愛的心中的愛人隔空說:乖,我以後不能再疼你了,你自己去找吃的吧……

這個世界,她來過,她奮鬥過,她深愛過,她不在乎結局。

丁元英是懂她的。他亦是小丹的知己。小丹永遠活在他的心裡。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下闕)

—鵲橋仙·秦觀


五、寫在最後的話

這篇長文,我總結了神作《遙遠的救世主》裡的女主芮小丹自主自強的人生軌跡;看清了小丹救助世人的利他之人生理想;分享了她揭示的男女精神對等之愛情真諦;體驗了她瀟灑赴死、向死而生的勇氣。

但願我們能領會到作者給我們的啟示,真正懂得"愛"的意義,像芮小丹一樣去勇敢擁抱我們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遙遠的救世主》:像芮小丹那樣懂愛,你將擁有自在而美好的人生

向芮小丹學習,擁有自在美好人生

我是觀人生,悅風情,愛讀心得花之言玲。歡迎網友來和我交流、分享、轉發、關注或者拍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