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小侄子“從入門到放棄”的名著精讀

幫助小侄子“從入門到放棄”的名著精讀


家裡小侄子天天剛剛小學三年級,二姨和我說讓我推薦一些名著去讓小侄子看看。翻了翻我家大寶的教材,又想了想我原來都看了些什麼,準備寫一些名著的摘要總結,幫助孩子理解和吸收。現在的孩子學習任務也是比我小時候重的多,也沒有時間去系統的看這些書,所以看看精縮版的留留印象吧,以後上大學了回想起來了再一本本的去重新細緻去看,去品味。原諒我用了先生小時候的照片做封面,可是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倔倔的小眼神啊~還有青年時的先生,真的好像我可愛的小同事,直直的眼神,充滿了代碼的光輝~下面開始吧,“小猿名著導讀——從開始到放棄”

幫助小侄子“從入門到放棄”的名著精讀

魯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先生用得最多的一個筆名。先生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沒落的封建貴族家庭。祖父周介孚因科場案在魯迅少年時被革職查辦,整個周家也因之陷入了困境,加之魯迅父親的病逝,原本的小康之家就完全衰頹了。作為周家的長子,魯迅為維繫家庭的生計而飽嘗了世態的炎涼和人情的冷暖。這一段經歷對魯迅一生的文學創作和思想追求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詳細些說就是形成了他與陳腐、落後、殘暴、卑劣作最堅決、最徹底、最無情的鬥爭和批判的個性特徵。

幫助小侄子“從入門到放棄”的名著精讀

魯迅從小就飽覽了古代的文化典籍,深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從而奠定了他良好的國學基礎。南京求學及日本留學期間,他又廣泛地接觸了西方先進思潮和文化,並加以融會貫通,形成了他獨立的思想和獨特的精神氣質。

1918年5月,魯迅積蓄了一腔的憤邀和痛楚終於迸發而出,化成了第一聲吶喊——《狂人日記》,這是一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白話小說,從此中國文學邁向了現代文學的領域。緊接著魯迅“一發而不可收”地又發表了一系列形式新穎特別,意蘊豐厚深刻的短篇小說,同時主編眾多的刊物,組織眾多的文學社團,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向前發展。

魯迅為推動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為中國現代文明的啟蒙建設,耗費了畢生的精力,作出了他人無法比肩的巨大貢獻。也因此,魯迅當之無愧地成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幫助小侄子“從入門到放棄”的名著精讀


先從《朝花夕拾》開始吧,因為可能我本身就不是很喜歡散文,所以小侄子不要怪我,我也是被老師這麼“折磨”過的,這才剛剛是文學大門的一個微微透風的小縫而已,也是幫助你從放棄到感興趣第一步,曙光啊,曙光,就在不遠的前方~


幫助小侄子“從入門到放棄”的名著精讀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憶散文集,寫於1926年,除文前的“小引”和篇末的“後記”外,一共10篇,前5篇寫於北京,後5篇寫於廈門大學任教期間。每一篇都曾在《莽原》雜誌上發表。發表時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後來編成一個集子時才改名為《朝花夕拾》。寫作《朝花夕拾》時,正值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後,魯迅為聲援北平大學生民主活動而經受著陳西瀅、楊榆蔭等所謂“正人君子”的譏刺和嘲罵;北洋軍閥政府也施展淫威,竭力壓迫、威脅和打擊以魯迅為代表的進步知識分子。在這樣的形勢下,一方面,魯迅充分地利用手中的筆撰寫了大量的時評、雜文和短論,有力地揭露了“正人君子”之流的虛偽、卑劣和反動;另一方面南下廈門大學,在嚴酷的文網中,把戰鬥的心靈沉浸到對往事的回憶中。這些篇什擷取的是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各個時期的生活片斷,若把它們綜合起來考察,則作者的情感、思想、志趣可大路地窺見一斑。因此,《朝花夕拾》既是瞭解魯迅青少年時期生活的重要資料,也展示了《吶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編》之外魯迅思想的另一個側面,是研究魯迅博大而豐富的內心世界的另一把鑰匙。

今天先寫一個大概的介紹,往後會慢慢挨篇介紹《朝花夕拾》裡的每一篇。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哦,工作之餘也是一種充電,在這個快餐的時代,沒有時間觀其形,小猿幫大家直接觀其神。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最後放一個先生的手繪,我也好喜歡這張啊~


幫助小侄子“從入門到放棄”的名著精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