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批发商慎用!

今天分享的内容过于硬核,建议收藏。


本篇文章是站在批发商的立场讲述的。言语过于尖锐,各位老板慎用。

价格歧视,批发商慎用!

首先给大家科普下什么是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商品或服务时,在接收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价格或收费标准。

价格歧视,批发商慎用!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件商品卖多个价格。而这个与批发商有什么关系呢?


别着急,慢慢看。


价格歧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点相对于其他价格歧视来说是最难做的,因为区分谁有钱谁没钱真的很难!而在这点上,阿里缔造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做到了。它复杂的补贴活动宛如一个巨大的筛子,把消费者无限细化。最终定位消费者的消费属性。

价格歧视,批发商慎用!


资本的意义在于实现利益最大化。说白了也就是既要赚富人的钱,也要赚穷人的钱。而穷人的钱相对于富人的钱来说,是最难挣的那一部分.


为什么呢?因为穷人没钱。


没钱但不意味着他没有消费的欲望。他工资3000元,除去日常开销生理活动需要它可能只剩下1000元,而他所想买的那件商品卖1200元。贵了的200元可能把他的欲望扼杀在摇篮里。而双十一的各种复杂的补贴活动、优惠卷则推了他一把。一咬牙他可能也就买了。

价格歧视,批发商慎用!

最开始的双十一确实是有优惠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但是后面的双十一,它变味了。它的规则越来越复杂,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读懂它的规则。我们付出的劳动成本实际上就是在换取那仅有的一点优惠。拼多多为什么能在近几年风生水起,一跃成为中国四大互联网公司之一。其中一点也是它的补贴更纯粹,套路没那么多。


相比一个偷偷进村的,你肯定更愿意接纳一个打枪的。


二级价格歧视是针对不同的购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

提到这点相信不少老板都感同身受。批发市场就是如此。举个例子,10件可乐的单价和1000件可乐的单价肯定是不一样的。而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透明。购买量的价格差异慢慢缩小,对顾客藏着掖着反而会让顾客反感。

价格歧视,批发商慎用!


二级价格歧视要求我们对顾客的购买力有个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一定要区分好什么是重要客户,什么是次要客户。重要客户的定价应该是多少?什么区间能把握住你和他的合作关系?为次要客户破坏市场有必要吗?这些都要了解清楚。


在二级价格歧视模型中,与快消品行业息息相关的模型中有一个叫“打包定价”。通过多种商品组合在一起,实现捆绑销售的目的。说个通俗易懂的就是高利润产品搭着低利润产品一起卖,也实现利益最大化。

价格歧视,批发商慎用!


2020年不仅要懂怎么做?还要懂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三级价格歧视是针对不同的市场收取不同的价格

市场这个概念听起来比较大,但是实际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公园门票中的成人票、老人票、儿童票和学生票。他们针对的人群不一样,收取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相对批发商来说更合适厂商、品牌商。不同的市场根据当地的消费者的收入、年龄、性别等情况。分出对应的消费群体。然后再进行定价。当然此类定价还会受当地政策、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价格歧视,批发商慎用!

单纯的打价格战只会陷入恶性循环。反复下来受伤的只能是你。买家和卖家的合作不只是零和游戏,通过努力是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