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際5地鐵,會展中心和體育中心落戶,黃陂宋家崗將強勢崛起

⒈黃陂調整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區域的土地規劃了

⒉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用地調整

⒊宋家崗區域的地鐵線路和站點調整

序號

01

黃陂調整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區域的土地用途規劃了

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看來離開工越來越近了。

繼上個禮拜武漢副市長親臨會展中心現場調研後,昨天黃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上放出臨空新城規劃調整的消息,主要內容除了將原來的居住用地調整為文化設施用地供國際會展中心使用外,調整後的規劃上增加和優化了通過宋家崗區域的幾條地鐵線路和站點。



序號

02

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用地調整

會展中心用地調整

武漢國際會展中心位於宋家崗區域東南部,東為龍港大道,北是航城東路,西為華錦街,南是航城西路,此區域原為居住和商業用地。

下圖為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在衛星地圖上大致位置。

1城際5地鐵,會展中心和體育中心落戶,黃陂宋家崗將強勢崛起


大家都知道,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是去年6月份才提出,所以,在原來的規劃裡會展中心擬落地的位置主要是居住和商業用地(下圖中黃色區域是居住用地,紅色是商業用地,粉色是文化設施用地,綠色是城市公園用地)。

本次調整後,該區域內原居住用地全部調整為文化設施用地,在規劃上為會展中心正式開工落地提供了支持。

變動說明如下:

會展中心用地調整。落實武漢空港國際會展中心建設需求,將航城西路以東、華錦街以南、航城東路以西、航城大道以北區域的居住、商業、道路、通信、社會停車場和加油加氣站用地調整為文化設施(會展)用地;消防用地按原規劃用地規模遷移至航城東路以東、豐山路以南;會展中心地塊內原規劃控制的排水(汙水)用地因場地原因難以實施,目前已結合地形在漢孝城際鐵路盤龍城站南側實施建設;會展中心地塊內原規劃所涉及的道路、通信、社會停車場和加油加氣站用地採取虛線控制,後期結合會展中心具體建設方案進行復合利用。


1城際5地鐵,會展中心和體育中心落戶,黃陂宋家崗將強勢崛起


序號

03

該區域地鐵線路和站點調整

該區域地鐵線路和站點調整

原規劃裡,經過宋家崗臨空新城區域的地鐵線路只有兩條,7號線北延線和18號線,調整後的規劃裡增加了13和17號線路。

這幾條線路中,7號線北延線(前川線)正在建設中,13、17和18號線尚處於規劃中,幾條線路的線路大致如下:

●7號線,從江夏青龍山地鐵小鎮至黃陂區黃陂廣場,在此區域內設有湯雲海站;

●13號線,從光谷到孝感臨空區,在此區域內設有會展北站;

●17號線,從天河機場到黃家湖,在此區域內和13線在會展北站換乘;

●18號線,從吳家山到武湖,在此區域內沿龍港大道設有兩站,分別在會展中心的南北兩處;

其中,7號線和18號線會在巨龍大道換乘,也就是說將來乘坐7號線也可以到達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和體育中心。

1城際5地鐵,會展中心和體育中心落戶,黃陂宋家崗將強勢崛起


我估計有的人看到這裡開始撇嘴了,說又在畫餅子.

朋友,真的是餅子嗎?我們倒回去10年看看吧,在2010年的時候,武漢市僅有一條地鐵1號線,從堤角到東吳大道,全長不過18公里,黃陂區當時的地鐵站點更是0,而10年後,武漢市已經開通了9條地鐵線路,總長度也達到了318公里,黃陂區境內也開通了3條線路,11個站點。

所以,10年的變化還是蠻大的,各位有點耐心,給宋家崗的臨空新城10年的時間發展吧。

修改說明如下:

結合武漢空港國際會展中心交通設施配套需求,優化周邊社會停車場佈局,在會展中心北側綠化用地增加一處複合地下公共停車場,將航城東路以東、豐山路以南、中小學地塊以北的社會停車場用地遷移至航城大道以南、航城東路以西的交叉口位置;增加會展中心周邊居住、商業用地公共通道,提升會展中心區域路網密度;結合最新軌道交通站點規劃和會展中心軌道交通接駁需求,優化了原規劃控制的軌道交通7號線(前川線)和18號線站點佈局,並預先控制了軌道交通13號線和17號線會展北站,快速銜接市域交通樞紐,增強區域交通聯繫。

也就是說,短則8年,宋家崗地區會有2-3條地鐵線穿過(7號線和有很大希望進入第五輪規劃的13和18號線),長則到2035年,宋家崗區域會形成5條軌道交通穿城而過的奇觀,這5條軌道交通分別是:漢孝城際鐵路,地鐵7、13、17和18號線。

你很難在武漢市找到第二個地鐵如此密集的區域的。

PS,寫完後,有人提醒我說,你還漏了地鐵2號線,呵呵。


來源:黃陂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