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有死,死生有度

读《最好的告别》摘录

凡人有死,死生有度


阿图·葛文德 著

王一方 主编 彭小华 译

无人可以逃脱生命的悲剧—那就是,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个人都在不断老去。
本书讨论死亡的现代经验:作为会老、会死的高级动物是怎么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的?医学如何改变了死亡体验却又无法改变死亡的牌局?

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国王,还是车夫,是大亨,还是乞丐,地位与金钱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恐惧、沮丧、忧伤是人之常情,再坚强、豁达的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高傲、从容起来。
人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此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

一、活得久了,问题来了

过去,能够活到老年的人并不多见,而那些能够活到老年的人常常作为传统、知识和历史的维护者,具有特殊的作用。直到死,他们往往维持着一家之长的地位和权威。如今,科技、医疗的发展,高龄不再具有稀缺价值,随着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达,老年人不再独有对知识和智慧的掌握,他们的地位动摇了,崇老文化瓦解了。


寿命的延长改变了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农耕时代,长寿的父母往往为奋斗中的年轻夫妇提供他们需要的家庭稳定、进取建议及经济庇护,为了照顾父母而奉献一切的子孙则可望继承更多的家业,至少比离开父母的子孙分得更多。但是,一旦父母的寿命显著延长,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摩擦就会加剧。
现代化,降低了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当独立自主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

二、接受变老这件事
老年是一系列不断地丧失,生命老化的故事就是身体器官走向衰竭的故事。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承认“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

三、我们为老做好准备了吗
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四、大限来临该做什么(尽全力救治也许不是最正确的做法)
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

如果你心脏停搏,你希望做心脏复苏吗?你愿意采取如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吗?你愿意使用抗生素吗?如果不能自行进食,你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营养吗?


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时,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

五、善终护理不是无所作为

标准医疗和善终护理的区别不是治疗和无所作为的区别,而是优先顺序的不同。普通医疗的目的是延长生命,为了有机会获得未来时间,现在,我们要牺牲你的生存质量-通过手术、化疗、把你送到监护室。而善终护理是让医生、护士、牧师以及社工帮助致命疾病患者在当下享有可能的最充分的生活。善终护理不以治疗为主,而以帮助病人减少痛苦,在亲人的陪伴下,在善终服务医护人员的调理下,安宁的死去为要。
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六、最好的告别

为迎接生命的终点谋求共识,无论父母还是子女,我们都要经历一场考验。是认同生死、顺应生死,还是全力抵抗、永不言弃?
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应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