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在武汉有非常多的和张之洞有关的历史遗迹和纪念景点,原汉阳铁厂的旧址上建了“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在此博物馆的斜对面还有一个张之洞纪念公园。武昌蛇山之上的黄鹤楼公园内有纪念张之洞的生祠——抱冰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中有关于张之洞的介绍,武汉大学内有张之洞铜像,中山公园有张公亭,汉口有张公堤,武昌有张之洞路……

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内的张之洞铜像

可以说张之洞与武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处在能发财致富的地位,张之洞却偏偏在武汉实干苦干,武汉这座城市近代文明的印记,可以明确的说是张之洞开启的,张之洞成就了武汉,武汉也不能忘了张之洞,关于中国工业,就连毛主席都说过:不能忘记张之洞......

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我们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内第一层可以看到张之洞的生平年表,15岁获得顺天府乡试中了解元(乡试第一),26岁殿试中取得探花(第三名)。之后任职翰林编修、外省学官、调任山西巡抚和两广总督,1889年至1907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52岁的他开始了18年的督鄂生涯。

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当时处在他这个职位,想发财致富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张之洞个人却并不富有,正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国民、心中装的是大家,他没有把心思花在个人如何发财如何致富,他的心思全都为国民付出了。

卢汉铁路

1889张之洞就上书清廷,提出在中国腹地修建一条铁路, 由于各种政治、经济原因的干扰,在1898年卢汉铁路才得以动工修建。修铁路难,但是不能因为难就不修,据说张之洞还通过向国外借款,来补充朝廷拨款的不足。卢汉铁路是卢沟桥、郑州至汉口的铁路,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全长1214公里,并改称为京汉铁路。

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铁路是交通运输大动脉,无论是对商业还是军事,铁路的修建意义重大,卢汉铁路的修建是张之洞在湖北干的一件大事,我们现在除了在武汉的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内可以看到很多个“铁轨”,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中也同样可以看到一段铁轨,就是为了纪念张之洞修铁路的贡献。

汉阳铁厂

要想自强没有重工业基础是肯定不行的,于是来武汉的第2年也就是1890年,张之洞在武汉创办了汉阳铁厂,几年后也就是1894年,汉阳铁厂投产,生产类别齐全,有钢轨厂、生铁厂、铸铁厂等等,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的建成投产,被外国惊呼为“东方睡狮醒了”,可见重工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我们现在武汉的龟山南路、琴台大道上,还可以看到老工业区的遗迹,很多人看到这里的工厂想到的人物很有可能就是张之洞,毕竟是近代工业的开辟者。

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汉阳造步枪

汉阳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原名湖北枪炮厂,1892年动工,1894年建成。汉阳兵工厂的建成对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从清朝末期到抗战胜利,汉阳造步枪一直都被装备使用,直到1949年的5月16日,汉阳兵工厂改名叫做四野后勤部军械部修械厂。

除此之外,张之洞创办新式教育,搞了一套从幼儿、小学、中学到高等教育系统完备的新学制体系,把各种西方知识引入课堂,还大量派遣学生出国游学。现在的武昌学府林立,与百年前张之洞这这里大办新式教育有很直接的关系。

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处在能发财的地位,张之洞却选择在武汉实干,武汉人没有忘记他

写在最后:

处在能发财致富的地位,张之洞却偏偏在武汉实干苦干,张之洞在武汉实干的几件大事:修铁路、建铁厂、军工厂、新式教育等个个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毛主席没有忘记他,武汉更不能忘了他。#奋进武汉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