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南京 周邊有很多古蹟,古村。雖然各種評論不一,但每次去看過都有不同收穫。聽說 江寧 有個號稱金陵第一古村,有明清建築群,又有 江寧 美麗鄉村之說,佘村。決定去看看。這佘村說近不近說遠不遠。我是乘公交坐了三個小時。快接近佘村時沿路邊便是停滿了各種車輛。到了佘村站。那是車輛更加擁擠。公路不寬。路旁還有兩個交警在維持交通。下了車就看到人流不少。有不少遊客,還有不少群體好像是搞團建,還有一群群的小朋友好像也是有組織的,各種培訓機構的活動。這裡好像是挺有名氣。關於這佘村有這樣的介紹。


東山街道佘村素有“金陵古風第一村”美譽,擁有市文物保護單位明清建築潘氏住宅、潘氏宗祠等眾多古蹟。其中,潘氏住宅由3個宅院組成,每宅三進,共計66間,佔地約2200平方米。建築結構嚴謹,均為三進穿堂式高牆深院,有“佘村九十九間半”、“ 南京 最美的磚雕門套”等美譽。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佘村的來歷,
明朝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軍兵鋒北指,關外的清軍虎視眈眈,明朝政權危在旦夕。幾方爭奪天下之際,中原不少大戶為了躲避戰火,開始四處遷移。
  鉅商潘恆才就是舉家遷移的大戶之一。當時,他帶著全家老小從 河南 開封 一路向南,行至今天的江寧 上坊佘村時,被這裡的青山水秀吸引,決定在此落腳。清順治初年,天下初定,潘恆才在佘村斥巨資建房紮根,歷時17年建成66間、2200多平方米的住宅。這處大宅借鑑了徽派建築風格,同時又獨具南京 特色,造型美觀、雕刻精美。
 正如我去過很多 江南 的古鎮,古村一樣。有很多古村落或是很多老村的大戶人家都是北方過來的。從西晉衣冠南渡開始。北方的很多大戶人家或是百姓為了躲避外族的侵略而南逃。來到南方,來到 江南,甚至到了華南。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這有個遊覽圖。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進到村裡看到的都是嶄新的仿古式建築,徽派風格的建築。因為有了潘氏的大宅,所以全村都修成了明清建築風格的房屋。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可能星期天的原因,儘管這裡比較偏,還是有很多人流。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滿目都是氣勢的大宅。很新。但是。。。但是這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這是有歷史的,這是有根據的。而且這種 新建 築出現時間並不長。後面我會說到。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這裡最有名的就是潘氏住宅和潘氏祠堂。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明清建築群,潘氏宗祠。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潘氏宗祠位於潘氏住宅東側,坐北向南,東西有馬頭牆,大門兩側各置青石戶對,高約0.8米。建築主體結構為三房兩進式,佔地面積約350平方米。門廳、大廳內橫樑上雕有花卉圖案,大門上有精美磚雕,這組建築民國十年修造過。 該建築群是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兩部分組成。據《潘氏宗譜》記載,該組建築是清朝順治初年始建,後又多次重新改造。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潘氏的所有建築都是關著的。而且這裡面大部分都已被政府置換了,剩下的也怕有人打擾關了門了。(這說法是我看到的一些報道說的)這是從門縫裡拍到的裡面修繕過後的景象。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很氣派的大宅。說明一下,這裡沒有其它那些景點的各種特產,紀念品。沒有啥商業氣息。更多的是一種田園風光的感覺,很多農人在街頭在做些什麼,在擺著小攤販賣些蔬菜瓜果。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我剛才說了,這種氣派的大宅不是造出來的,都是有根據的,而且關於這裡的老宅修繕改造還經歷了一些曲折。下面的一些文字是我在2018年的一些報道中收集整理的。大家可以看看參考一下。
在 南京 江寧 區東山街道佘村,有一處被當地人稱為九十九間半的古建築群,已經有300多年曆史,這處古建築由於年代久遠,破損不堪、搖搖欲墜,缺乏修繕。
佘村明清代建築群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組成,位於 南京 市 江寧 區東山街道佘村社區,已經有300多年曆史。其中,潘氏住宅由3個宅院組成,每宅三進,共計66間,佔地約2200平方米。建築結構均為三進穿堂式高牆深院,被譽為金陵第一古村。
5月23日上午,記者來 南京 市 江寧 區東山街道佘村社區,只見潘氏住宅的前廳及西廂房,由當地街道組織的十多名建築工人正在施工。原本已經倒塌的部分房屋被用木料重新支撐,室內雜草、垃圾被一一清理。施工方告訴記者,他們堅持修舊如舊原則,儘量使用原有的青磚、房梁、瓦片等材料。
南京 市 江寧 區東山街道佘村社區村民告訴記者,以前他們會每年花錢自己修,哪裡破了就修哪裡。
因為古宅被列為文保單位,居民自發的修繕行為曾被文物部門叫停。鑑於大宅院的破敗狀況,今年, 南京 市文物部門和東山街道啟動並出資大修,可以說一次急救。


  奇怪的是,記者在現場看到潘氏住宅西廂房部分房屋、東廂房並無維修跡象,其中西廂房兩間房屋因頂部坍塌,出現直徑約1米左右的大洞。潘氏住宅為何修一半留一半?
   南京 市 江寧 區東山街道佘村社區書記張正介紹,“潘氏住宅的產權分散在25人手中,我們通過統拆統建,給貨幣政策的方式已經談好16家,還有9戶沒談好。沒談好的原因是內部遺產分配問題,他們覺得補償標準太低了。”
政府出資進行整體修繕的前提是,老宅產權完全置換到社區。尷尬的是,不願意置換的住戶並不在少數,63歲的潘建中,是為數不多一直生活在老宅的潘氏後人。他表示,不願意置換的原因,是社區出價太低。
  潘氏後人潘建中告訴記者,“到上坊買房子兩萬幾一個平方,補助的資金到上坊買個衛生間也買不到,再說在這個地方出生,六十多年怎麼沒感情呢?”
古建築面臨修繕時,如果產權人無力維修,又不願轉讓產權,是否還有其他解決途徑?記者獲悉,《文物保護法》明確,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有損毀危險,所有人不具備修繕能力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幫助;所有人具備修繕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繕義務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給予搶救修繕,所需費用由所有人負擔。

上面的內容是有關報道。但這裡最後還是達成了意向,達成了什麼意向,怎麼解決了矛盾,就不知道了。反正全部整修過了。
下面的四張照片是我在網上找的,這是原來的老宅圖片,還有很多這樣的照片。我的目的就是說明一下,意思一下。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說真的儘管這些老宅都是有根據的,但是它的氣勢和嶄新還是讓我沒有太多感覺,到是這裡的田園風光還真是有味道。這是石板小路。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一條小溪。小溪裡的水已經乾涸。用大塊石頭墊起來走過小溪。很有鄉村的生活氣息。旁邊不時還有鄉親挑擔子走過。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這種石板小路和遠處的嶄新的“老宅”形成鮮明的對比。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石板路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嶄新的仿古建築和原汁原味的古樸小道。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這形,這物,這料,這樣。大部分應該是原始的,只是整面積做了翻修。如果不是文物保護,如果還是私家自己在住,還是會翻修維護。不過就是不會全面的翻建。甚至全村統一的翻修翻建。活脫脫的一個全新的“古村”全新的“古建築群”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在怎麼修舊如舊看起來還是全新的感覺。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除了一個大門外還有若干小門。所有的門都緊閉。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牆腳下有個洞,不知作何用?小動物進出?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應該是個古井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田間小道,別怪我,我就對這古樸的石板路有感覺。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田還是那個田,房已不是那個房,籬笆牆的籬笆已經歪倒了。。。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這是不是那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倒伏的麥地,懷疑這種的麥子不是為了收成,而是增添的一道風景而已。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這裡遠處有山,近處有水,山清水秀。這鉅商潘老闆到是很會選地方。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村子附近還在修建一些配套的建築和裝飾,說是要建設成美麗鄉村。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這都是在建的一些景。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旁邊還有水庫,山上還有旅道。說是號稱“小川藏線”。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往旁邊山的方向走了走,這裡田地好像很多都荒了。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往那個什麼丹霞地貌方向去。路上有個小亭子休息一下。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旁邊的湖,叫雙龍湖。開始沒明白啥意思,後來看介紹說是佘村地處 黃龍 山,青龍山處。哦。可能是這個原因。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遠眺那個丹霞山貌。

金陵第一古村-佘村

我不太喜歡出鏡,為了這個所謂丹霞地貌我也豁出去了。佘村的雅丹地貌其實是一個廢棄的沙礦,沙石和碎石堆砌出了山體,又因為常年的雨水沖刷,而形成了千奇百怪的溝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 江寧這座古村體現的淋漓盡致,只讓人覺得壯觀又神奇。
這處所謂丹霞地貌實際上是不開放的,周圍也有鐵皮圍擋。旁邊樹立了很多牌子。寫著危險,坍塌,不要接近之類的指示。但是這大自然賜予的美景擋不住人們探尋美景的誘惑。擋不住人們喜愛大自然美景的熱情。有好事者,把那鐵皮剪了個洞,然後人們鑽進去,應該說是爬進去,有坡度,有沙滑,還有點危險。我真佩服有些老太太,看樣子有八十有餘的老太太也鑽進去。到了這山坡,沙土有點滑。我爬了一段,沒爬山頂上去。怎麼說呢,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


佘村還是值得來的,有古建,有歷史,有傳說,有山水,除了我說的以外還有很多景,但是我還是最喜歡這裡的田園風光,喜歡這裡的石板路田間小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