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採訪、撰文/法蘭西膠片

“我每次想的是,三年不幹活,五元文化能不能活下去。”

這是當今頭部影視公司老闆的“焦慮”,因為算盤要精打,所以從3年前《白夜追兇》插上中國網劇的大旗後,五元文化弧光聯盟悶聲幹了三年的活。

趕上疫情之年,憋了三年的大招一個勁地往外發。

《十日遊戲》《非常目擊》《白色月光》《在劫難逃》,接連四部多元化懸疑劇,豆瓣均分7分。

老闆本人,同時也是創作者之一的五百,又一次扛起“活好”的業界招牌。

《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五百

那麼,憑什麼是五元文化弧光聯盟呢?老闆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當前正在播出的《在劫難逃》,由五百親自掌鏡,這是一個關於一個人,無論如何都得面對慘重的當下的故事

為什麼想表達面對當下?當下還不夠面對的嗎?

因為五百身邊有很多人,總是沉浸於過去,“你跟他聊的所有的事情,他都用過去的思緒和狀態跟你對話。”

還有不少人想未來加入弧光聯盟,問他為什麼想來,他說,“加入聯盟,以後我就有片了。”

這理想讓老闆頭疼,“這種人三歲定八十,基本沒啥救”。

所以呢,我們這個時代,太多人惦記著過去,又憧憬未來,卻不看“現在”,這就是《在劫難逃》

《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正是因為好多年輕的導演太主觀,自我表達太強,看不到當下,導致項目快不起來,為此,五百自有方法,“我做完劇本可以給你看,你看你喜歡哪裡,不喜歡哪裡,如果你不喜歡的已經超過30%了,那我就換給另一個導演看。如果你跟這個劇本已經百分之八九十是契合的,OK,你拿走,我組盤子,組所有的東西,我來幫你把這個項目做起來。”

所以,這幾年來,弧光聯盟鮮有人主動脫盟,“你趕他走他都不一定走,我最費勁的就是讓人離開,還得請人吃頓飯,要理解我們一下。”

第一導演在東億傳媒產業園,五元文化的老闆辦公室裡,和五百侃了兩個鐘頭,你能感到這位影視圈大哥有一身的臨床經驗,能給自己看病,更能給來的人看病。

他甚至直言不諱,自己對做不做導演,沒啥矜持,對錶達這件事,也沒啥情懷,因為“導演最後拼的是格局,不是技術”。

技術能練出來,但格局是一種情商,是一種,你雖然覺得你牛逼,但不順的時候,不會覺得自己被人欺負,而是痛快把活弄完。

看完這篇7000字採訪,你基本能搞清楚弧光聯盟對於青年導演的一個功效。

那就是在拍什麼之前,先讓你明白人該怎麼活

01.命數與當下:務虛沒問題,但你得“悟”,你是“悟”虛,你得精神上吃苦

《在劫難逃》從最初靈感到現在做出來,小兩年吧。

它裡有一句話挺對的,但這話像廢話——人有時候走錯一步就萬劫不復

那是王千源對另外一個角色說的,那人回頭對王千源說——有的人步步都走對,也是在劫難逃

《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人經常會後悔,尤其意外發生的時候,有點宿命論。我記得我有個朋友,過年時他爸他媽是從來不出門的,就那年不知道為什麼,他爸就一定要出去看個親戚,拉著他媽就出門了。他媽說,都這時候了咱們就別去了,打個電話完事,兩人還在馬路上吵,突然來了輛車,把倆都撞了。他媽沒咋的,他父親就昏迷了。你說當時多勸一句,不出門是不是就沒這事了?

實際上,你覺得是嗎?你說這是玄學,但好多事情不就這樣,好多人因為這樣他走不出來。

咱說大事是說到生死,那你說小事,說到職業也好,做一個決定,都是說當年我那個朋友叫我去跟他乾點什麼,我要跟他幹了,我不是今天這個樣。那你能怪當年?

我身邊有很多人這樣,他是沉浸於過去,你跟他聊的所有的事情,他都用過去的思緒和狀態跟你對話。我不是說上歲數的人,現在的小年輕就是這樣。

所以《在劫難逃》實際寫的就是“昨天、今天、明天”的事

咱們現在社會發展多快,忘不掉的事多,對未來的憧憬也多,但就是不想待在“現在”。他不珍惜現在,可我們經歷的就是“現在”。

有不少人就問我,怎麼才能進你們弧光聯盟?我說你為什麼想進弧光聯盟?他說進你這個聯盟之後,我就有片了。

這就好像去寺廟求佛,保佑我身體健康,然後你就身體健康了?佛祖不會這麼保佑你的,因為你沒有意識到你自己要鍛鍊,你是把這東西依託於佛,把你自己未來影視的這條路依託給弧光聯盟,而不是依託在自己身上。

這種人基本也沒啥救,這是三歲定八十的事。他今天說了,過後可能複雜些、成熟些,他就不說了,但他心裡可能還會這麼想。

另外我覺得,成功對他的誘惑太強。當然,人都是務虛的,比如說我為了愛情、親情、理想,這都OK啊,但是你得去“悟”,領悟的“悟”,你是“悟”虛

你既然選擇做影視,就要一個鏡頭一個鏡頭拍,寫劇本得一個字一個字想,得吃苦。

還不是吃苦在身體上,不是說我連拍三個大夜我都沒事,我能挺,不是的。我現在就很懶,上了歲數,身體吃不了多少苦。我說的吃苦是吃在精神裡,就是你的腦子得肯吃苦。

02.演員的屬性:王千源演戲容易嗨;鹿晗很有爺們勁

和千源哥合作第二次了,我們都很熟,我用的演員跟我都行,我會給他們一定空間。

我記得之前拍《“大”人物》,賊逗,千源哥在那設計,一會兒拍的時候,你過來,你這樣,他那樣,怎麼怎麼整。我就坐監視器那看他,我說千源哥,你來一下。千源來了,問,又咋的了?我說千源哥,你知道啥是蒙太奇不?他說你啥意思?我說你這設計來設計去,我後期一剪就沒有了,你別設計了,我肯定只剪我需要的。

第二天,王迅來了,也在那兒設計,一會兒拍的時候我這樣,這樣那樣,這時候王千源來了,對王迅說,別設計了,設計完導演都給你剪了,趕緊的,導演咋說咋演得了。

哈哈哈哈,我們就是這麼開玩笑聊的。

《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大”人物》,導演五百

其實大部分演員都容易嗨單場戲,演嗨了是啥?演嗨,就是這場戲你給他這個情緒的級別,不需要那麼高,但是你演的時候,你可能因為一個小點沒控制住,這個情緒一下就拔得很高。

你現場看起來演得好,還會感染周圍的人,但實際整體連起來是有問題的,這角色情緒會不穩定,突兀了。

所以導演一定要剋制和冷靜。別人看監視器哭了,我不能投入那麼深,我覺得還得再重新來一條

你看好萊塢那些大片的試戲,你都看不出這是試戲還是真演,太可怕了。

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他會把自己挖得很好,但他塑造不了角色。

很多演員,恰恰是發展還不錯的,他會跟我說,看完這劇我覺得角色有問題,我說哪有問題呢?他說,你看我是XX星座,XX血型的,我就不會做這種事情,所以我覺得人物整個性格跟我特別不符合。

很驚訝,但好多演員是這樣的!

大眾會給他訴求,娛樂會給他壓力,覺得你適合演個傻白甜,他說那我不想演傻白甜。那是你自己演夠了,你自己不愛演了,但是我話再說回來,你真把傻白甜演到極致了嗎?也沒有啊,你自己膩歪了,然後你用你自己的膩歪去影響一個影視作品,這是有問題的最可怕的劇組就是,辛辛苦苦犯錯誤,勤勤懇懇辦錯事

演不了就說演不了,哪那麼多話,對吧?

另外我說說鹿晗,他這次首先是外形本身就符合,一個醫院的實習生,長得精神,文縐縐的一個小孩,就得找個這樣的。

其次他出道不是演員,他是偶像,唱歌跳舞,主力不是演戲,也不是科班出身。但鹿晗非常聽話,特別乖,你讓他幹嘛他幹嘛,不是說我是前輩就得聽我的,他私下就這樣,一個非常好的人,你讓他做什麼都行

《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鹿晗(左一),《在劫難逃》劇照

你看第一集他審訊室裡那場戲,拍了很長時間,還有一些“破相”的表演,吐白沫,吐嘴巴里的粘液,這個得自己慢慢練。就像你說的,坐起來,該有白沫,擦完之後吐一口,有些偶像就覺得做這種動作影響形象。我說你坐起來想想,把那個藥吃下去之後,身體瞬間應激反應,強烈到這個程度,整個胃都痙攣到抽抽了,一直到吐白沫,吐完之後你自己又強行打了一針,把自己打醒,整個身體跟喝多了沒差多少,你喝多了你還管自己形象嗎?

他能理解的。

當然你得告訴他,你別像自己平常擦口水那樣擦,你把這個動作給他變粗糙一點,你就教他就行。他身上挺有爺們勁的,有義氣,剛

03.弧光照耀:沒人願意從這裡走,我最費勁的就是勸人離開聯盟,還得請他吃頓飯

現在整個業界都在看弧光,我就是盡力做好弧光的模式。

年輕人生活都挺不容易的,我這邊一是不壓榨,不會從任何一個主創身上去賺錢,而且能給你要高價;但反向看,公司

有一些項目,我們整個研發、孵化這一條系統是不帶導演的,前期創作的時候可以不需要你。你沒事的話出去玩玩,該幹嗎幹嗎。

就是因為好多年輕的導演太主觀了,自我表達太強。那我做完劇本可以給你看,你看你喜歡哪裡,不喜歡哪裡,如果你不喜歡的已經超過30%了,那我就換給另一個導演看。

你要是自己想寫也可以,我也不攔你,但你要對你寫的東西不確認,我可以跟你聊,哪個方向是OK的,在市場上是可以賣的,至少我能幫你賣得出去吧。你別自己寫完,我告訴你拍不了,也賣不出去。

不然效率真的太慢了。

弧光聯盟要做的項目就是選導演,如果你跟這個劇本已經百分之八九十是契合的,OK,你拿走,我組盤子,組所有的東西,我來幫你把這個項目做起來。

《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只要是你拍,就會有你的表達,這是在血液裡的,這劇本你只要拍了它就是你的,你給王偉拍,那是王偉的,給任何一個人拍都帶有那個人的基因,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但是劇本的起承轉合,市場的認知度,平臺的認知度,這個層面的,不需要做這部分的判斷,也不容易判斷明白,你只想著自己痛快就行,所以這塊我直接來做,不需要你們來思考。

所以弧光很難有人走,太難了,你趕他走他都不一定走,最費勁的就是讓人離開,還得請人吃頓飯,要理解我們一下

而且你跟其它公司合作我也不管的,隨便。你要覺得其它公司能幫你出作品更好。我從來不拿合同說事

沒有一個導演是來這兒我連面都沒見過、都沒聊過,我不會覺得他之前拍過東西,能力不錯,趕緊籤,我沒有,我不急。每次都是交流了一年多兩年多才籤的

,我們有聚會,有活動,有戲全叫你,一起參與,你先實驗,你看你喜不喜歡弧光聯盟。不然到時候合作會出問題。

所以即便我的合同定得狠,他們也一個字都不改就簽了

《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弧光不止是籤導演,攝影師、燈光師、美術、剪輯、作曲、造型,這一系列全籤,動作指導,執行導演我也籤。

為什麼都籤?實際上,咱這個年代,大家總缺一種信仰,缺一種團結

簽完之後,你就是弧光的人了,弧光的兄弟姐妹們,你們之間相互幫助,不能計任何報酬的。

你拍戲該賺的錢我肯定給你往多里要,但如果你沒有相互成就的這種犧牲精神,你說我就自己在那搞,未來你拍片也好不到哪兒去,你會把你自己的路越拍越窄。

導演最後拼的是格局,不是技術

什麼叫技術?技術就是,你花時間就能學會的東西。

但導演你得有容人的格局。有人拍整個宇宙,你看見的是一粒沙子,有的人拍一粒沙子,你看見整個宇宙。這跟你的心有關,最終,就是人的事,不是錢的事

《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導演五百

當然了,導演見面也互相吹牛皮,互相抨擊,但是哪個導演有問題了,或者需要幫助了,絕對都一無反顧,這是一個健康的狀態。

所以說在這裡,有稍微自私一點的導演我全把他開掉。我把話放這兒,你未來也拍不出好東西來,因為你想要的太多了,而且你想的很多東西根本就不是做一個導演該想的,你導演就是導演,你就把你這攤活弄明白就行了。

弄明白就啥呢,導演你得能接受別人的缺點,每一個人都要像你想象中的那樣,那不可能。我說一句攝影師他頂我三句,我特煩,你就不給我面子,OK,那這個攝影拍出來的東西,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隻有他能達到?要只有他能達到,你就別看他的缺點,說你兩句你能死啊?最後片子的成績是不是你的?忍著就完了,你把批評當成開玩笑就好了,這無所謂的事。

你要知道,劇組的平均文化水平,真的是連初中都到不了。但是劇組裡面有國內最頂尖的人,這幾百人瞬間合在一起,共同生活幾個月。每個人的想法他能統一得了嗎?

導演是要把所有人的想法統一到他這條線上,你上下溝通,格局不大,心胸不大的話,你接不住,承受不了,尤其對新導演,他不理解。

我是導演,你不應該聽我的嗎?攝影騙他說,導演光不夠了,再過十分鐘太陽沒了,咱們這場戲還拍嗎?那怎麼辦?甩了唄,那就甩了。製片人說,你不能甩戲,你甩戲明天演員走了,後天怎麼拍呀,快點對付著都拍了。導演慌了,啊,拍還是不拍?

我最早拍戲的時候,一個燈光在那兒,他說導演天光不夠了,我說夠,天光夠,叫五個場務過來打光,我要打出來怎麼辦?我要打出來你敢不敢說走,換個攝影,你敢不敢?半開玩笑說的。

開玩笑不就把事辦了嘛,但是新導演沒有這情商

你得知道,你不知道就玩不轉,你一玩不轉,你就覺得所有人都在欺負你。

這就是我說的,受苦的過程。這些處世,也是我一點一點悟出來的。

而弧光聯盟的好處就是,至少

我保證你新導演拍我們戲的時候不受欺負,就所有人都在幫助你,你只看演員的表演就好了,剩下什麼事都不用你管。因為我們自己都熟,都團結

《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五元文化成員合影


04.職業覺醒:我自己對當導演沒情懷,我們聯盟也不需要執念個人表達的導演

我25歲大學畢業,不知道什麼是導演,沒概念。

以前我看電影歸看,跟觀眾一樣,只看演員,我管誰導不誰導的,跟我有啥關係。

後來我做後期的工作,底薪800,做廣告做三維,按秒數,一秒提成20,3D一秒提成50,整個加起來一條廣告專題片下來,反正你一個月也就能拿到一千四五,也就這樣了。一到月底的時候,經理就在那兒數,一秒、兩秒、三秒,一秒半,兩秒半,這麼給你加,算提成。

那時我就經常遇到前期拍得太爛,我後期弄不出來的情況。

有一次導演領一幫人,問後期誰負責,我說我負責的,他就說他們凌晨三點爬山拍的日出,這個鏡頭必須給放進去!太漂亮了!我找半天,哪有日出?這麼點的一個小太陽,前景搭幾根幹樹杈子,這啥玩意兒!?

那時中國剛剛有動態素材,東北有家電腦城會賣,特貴,一本就800塊錢。那時候我叫公司買,老闆不買,說太貴了。

那我天天去翻,太好了,什麼紅旗飄揚、人行道、高速列車、太陽昇起、飛機劃過,各種各樣的素材,人家能拍成這樣的,我們費那勁還拍啥,拿來用不就完了嗎?

後來賭氣,我分兩個月,把那兩本動態素材全買了,買了自己剪片的時候用,別人我也不給你。所以他給我的日出,我一看不行,就從動態素材裡面給他找一個海洋地平面上一個像大雞蛋一樣的黃太陽。

導演一看,問誰拍的?太牛逼了!

我就不理解,他們這些前期為什麼這麼傻X?明明全是我後期弄的,憑什麼他們能拿這麼多錢,這事不公平

所以那時候我就特別想了解前期,後來有個機會,正好有個長影廠的老攝影師要拍部電視劇,正兒八經的戲,上中央一臺,在長春和上海拍,一拍能拍好幾個月,原名叫《高三家長》,後來改名了,就是寫三個高考家庭,三個孩子三對父母面對高考那一年的過程。

我說那行啊,這就是我第一次進組,整個組全住賓館,統一管理,這麼牛逼,太好了。在現場,我做跟機員,任務就是保護機器,別讓機器碰著,或者幫師傅架個腿。我哪呆得住啊,就想上手,我接連兩部戲,才摁了一個全景開機,機器還是架著不動的,我按一下開機,給我緊張的,一手心汗,渾身冒汗。

我至今還記得,我那年進那個賓館,201號房間,我師傅給我開的門,當時還是下午逆光,他是一個剪影,小郭(五百本名郭書博)是吧?你好!跟我伸個手。就那一瞬間,我的感知特別強烈,我就知道我這一輩子跟這行離不開了。

這一轉眼,到現在,五元文化發展了快五年。

現在項目很多,每個項目都是正常推進,每天都要盯著看,反正哪個推熟了就做哪個。

其實我吧,對導演這個職業吧,做不做都行。因為我不是學導演的,對導演沒有情懷,對製片也沒有情懷。

什麼叫情懷?就是,不行,我必須得拍出一個驚世之作!我必須得拍出一個我內心最想表達的,最完美的……我沒有這種想法。

我只是喜歡這行,我做這行業我不累,不是到今天才這樣,我是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弧光聯盟裡沒有那種執念的導演,說一定要表達他的哲學,我們不需要這種。因為你的表達,不代表是觀眾的需求。

我們做影視產品,說實話,就是精神糧食。你費這麼大的勁,拿了投資方這麼多的錢,做出一個東西是給你自己吃的,太自私了。你要一個人自己掏錢能完成,那叫藝術,拍文藝片能花多少錢,幾百萬就出來了,那你怎麼做都對,我都支持。

但是影視工業化的屬性你是避不掉的,它就是一群人拿著一堆錢,過來一起完成一件事的。

咱們說劉紫微,她當時做《我心雀躍》是部文藝片,在FIRST拿獎,但我和她聊過,其實那也不是她最想拍的,她原本的項目弄來弄去之後撤資了,她自己又拿錢怎麼著的,最後乾脆就把她初戀的事給端出來了。

那這次做《白色月光》,那是一個如此廝殺、如此狠的成年人的故事,和《我心雀躍》青澀的逆光飛翔的感覺四六不沾。

《在劫難逃》導演五百:95%的中國演員只會演自己

導演劉紫微《白色月光》片場工作照

紫微很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也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但她不太相信自己想要就是市場想要的。她為什麼選擇進入弧光聯盟?就是她也一定相信我比她看市場看得要更準。

我可以幫她把這個舵,她每次提出好幾個想法,我說這個不要,永遠不要碰,至少目前你千萬不要碰。她也不像那些小孩,她很成熟,不碰就不碰。

三宅一生 (日本服裝設計師)說過,一位偉大的建築設計師,絕不會產自於一個貧窮的家庭。這句話你聽起來很冷血,但是人說的是對的,你沒有錢周遊世界,沒看過所有偉大的建築,你連看都沒看過,你就設計,你怎麼知道你設計的東西比別人還好?

我勸好多人轉行,這行不是人人能幹的。除非你就是有靈性,有悟性,還能堅持,那這是老天爺得賞你這口飯。你看有的人天天那麼辛苦,半夜畫分鏡頭畫到早晨五點,所有這些闡述,第二天八點起來,我要給他這麼講那麼講,真的,講到最後我說你轉行吧,你得累成這樣了。我告訴你,有的人跟你同樣的年紀,人家是第一天晚上喝酒喝到五點,然後八點起來去做的闡述,真的不一樣。

真遇那種很執念的導演,我就勸他,那咋整,這就是怪圈。

影視作品先看社會屬性,就是你社會影響力有多大,這是影視最大的價值,也是無形的價值。第二是工業屬性,看你班底到底有多成熟。第三是商業屬性,片子到底是賺錢還是不賺錢。你要是把它本末倒置了,說你這個片子先看賺錢多少為基準的話,然後再看工業,最後看社會屬性,那國家前兩年就不會抓影視了,正是因為你們本末倒置了,你把商業放大第一位,影視最值錢的不是商業

當然,像《我不是藥神》這種創作,我是最贊成的。斯皮爾伯格、卡梅隆這些都OK的,諾蘭也OK。他們是尊重觀眾的,首先一定要尊重觀眾,然後再談商業性,因為觀眾不給你買單你賺不著錢,但是你拍電影要花錢,所以說你只有尊重他,從觀眾口袋裡賺完錢之後,你拿這個錢才能繼續拍。

不管從事什麼行業,生存問題總要解決。我每次想啥,三年不幹活,五元文化能不能活下去?

你說影視教育也跟不上,這確實,我就特想搞個影視藍翔技校,這都幾年了,從我開公司開始,三件事,第一開五元,第二創弧光聯盟,第三開技校。中國沒有影視技校,就是因為需求量還是太少,同時也沒有商業模式。你是在圈裡,你覺得你周圍都是做影視的,你放大到整個國家,真的是連個小指甲都不算,產業太小。

這就是我到目前為止,對影視與世界關係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