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千里寻访故人, 发现斯人已逝, 伤心之余写下25字却成旷世国宝

李白千里寻访故人, 发现斯人已逝, 伤心之余写下25字却成旷世国宝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有幸能够一生都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工作,并且在这个岗位上将工作做得十分出色。李白自幼十分聪明,喜欢读书,喜欢写诗,长大以后,有幸能够到皇帝身边为皇帝写诗,但是,渐渐地,李白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离开了皇宫,到了外面的世界,他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写诗。

李白千里寻访故人, 发现斯人已逝, 伤心之余写下25字却成旷世国宝

在宫外流浪的日子,李白逍遥自在的生活,他一边旅游,一边写诗,一边看望当年的那些好友,想要将那些在宫中浪费的大好时光补回来,肆意地享受人生。有一次,在去往王屋山阳台观的路上,李白遇到了杜甫和高适,得知大家的目的地是一个,三人便同伴而行,一边聊天一边赶路,十分悠闲。

李白千里寻访故人, 发现斯人已逝, 伤心之余写下25字却成旷世国宝

李白几个人要找的是一个道士,名为司马承祯,被世人称为“白云先生”,他崇尚道教,不爱做官,生性豪放不羁,极具文学素养,这样的性格和李白极其相似,所以二人十分投缘,成为了好朋友。当李白三人到达王屋山阳台观的时候,被告知司马承祯已经去世了,这样的消息令李白十分心痛,所以为他作了一首诗。

李白千里寻访故人, 发现斯人已逝, 伤心之余写下25字却成旷世国宝

诗的名字为《上阳台帧》,诗中写道: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整首诗一共二十五个字,虽然篇幅较短,但是却流露出了李白狂妄不羁的风格,同时在诗中,读者也可以体会出李白对司马承祯的敬仰之情,同时,诗的名字通俗易懂,阳台就是指阳台观这个地名。

李白千里寻访故人, 发现斯人已逝, 伤心之余写下25字却成旷世国宝

诗中描写了高山流水,一方面描写了周围的景物,体现了李白对司马承祯的钦佩和敬仰;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指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一对知音,体现了李白和司马承祯之间也有着惺惺相惜之情,整首诗笔锋飘逸,和李白豪放的性格相映,在整首诗的结尾,李白表明了时间、地点和作诗的自己,虽然寥寥几句,但是却成为了千古名句。

李白千里寻访故人, 发现斯人已逝, 伤心之余写下25字却成旷世国宝

李白写出这首诗之后,不仅得到了当时很多诗人的赞赏,也得到了后代很多诗人的赞赏,而且,有很多朝代的皇帝或者书法家都会临摹这首诗,这首诗的真迹也一直在各个朝代流传,直到今日,这首诗的真迹被放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宝”,也是李白留下的唯一一个真迹,弥足珍贵。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篇文章,请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我将持续为您输出优质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