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性,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結構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奴性是一種認識問題,只要把它“說清楚了”“批判到位了”,就會得到改善。這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魯迅先生,他用了一生的力量去揭露和批判奴性,比如創作作出了阿q等膾炙人口的藝術形象。但效果怎麼樣呢?就改變了嗎?甚至他的文章被大量地編入了課本教材,所有的人都學習背誦,但阿Q先生減少了嗎?

很顯然,奴性並不是一個認識問題,而是一個心理問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堅固。

奴性,其實是一種人格結構。什麼樣的人格呢?有人說叫自虐型人格,但更準確的說法叫做“低自尊人格”。怎麼來理解呢?打個比方,就是你的潛意識中住了一個討厭你的“主人”,它不斷的否定你、虐待你、壓迫你,說你什麼都不行,命令你自責內疚,命令你放棄自己的的想法;說你的慾望都是醜惡的,你是沒有價值的,你不能對別人提要求,你應該習慣性的絕望。。。。。。等等。這個“駐紮”在你內心的主人,就是你的“低自尊”人格!這麼一個病態的人格主導了你,你在所有環境裡、所有的選擇面前都沒有力量,看起來就像一個“自虐”的人,隱忍壓抑,從而呈現出一種奴性。

也就是說,一個被人奴役的人,其實預先被自己內心的病態“主人”馴服了,外在的壓力只不過是這個內心“主人”的投射。一個低自尊的人會不由自主的尋找壓迫和否定自己環境,因為他內心的“主人”告訴他,這就是他的宿命,他不配獲得自由。可以說,低尊重人格是一種心靈的監獄,而且看不見摸不著,難以突破。幾乎所有的壓抑,都與這種人格有關。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是低自尊人格呢?我們先來看看它的主要症狀:

面對別人的憤怒,你是不是總是控制不住的想道歉,即使你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

你總是滿足別人的需求,而不注意照顧自己。

如果被別人誇獎,你會覺得很不自在,甚至反駁對方。

在交流中,表達與對方不一致的觀點非常困難。一旦遇到別人的批評,就不由自主的妥協。

如果你具有以上幾個特點,那麼恭喜你,你就是低自尊人格了。低自尊人格的還會形成“自我妨礙”,就是為了避免自己被別人批評和否定而提前的攻擊他人。比如拿著一副冷臉,見誰都比較嚴肅;比如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強調這個事情的困難,為自己做不成找鋪墊;比如語言風格罵罵咧咧的,主動顯示敵意……等等,通過預先讓自己變成一個不合作的人來避免被批評的壓力:你別看不上我,我已經“提前”看不上你了!這種“自我妨礙”的習慣也是低自尊人格的一種表現。

當我們知道了低自尊人格的特點,就會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好面子了。他們一旦遇到了外界的批評,內心就會產生生一種窒息的感覺,非常的痛苦。為了感覺好一點,低自尊者就要生活在一個充滿了認同和讚美的環境中,對他人的態度產生了過分的需要,使得別人可以通過給於 “面子”而控制你。自尊是人的心理空氣,而低自尊者就時時刻刻的生活在心理窒息的威脅之下,自然的會成為一個謹小慎微、極度追求安全的人。

那麼,低自尊人格是怎麼形成的呢?它主要有三個原因,分別是:缺乏遊戲、缺乏關愛、社會壓迫。

可能大家會感到意外,為什麼排在第一位的是缺乏遊戲呢?因為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幼兒在遊玩的時候,比如玩泥巴,玩沙子,做這種看起來似乎沒目的的遊戲的時候,他是獲得的卻是最高的一種價值體驗,叫做存在體驗。這種體驗是自尊的重要來源。如果剝奪一個幼兒遊戲的權利,哪怕他獲得了很好的關愛,長大以後有比較好的社會地位,他依然會成為一個低自尊者,表現出懦弱和自卑。所以聯合國兒童公約提出:遊戲是兒童不可剝奪的權利!遊戲對一個人的人格健康佔有了非常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是被極大的忽略了。也許是過於恐懼低自尊帶來的盲從,德國甚至立法禁止“學前教育”,5歲以前的孩子不能有任何作業,否則違法,孩子們必須徹底的玩。

第二個因素就是缺乏關愛。比如父母比較嚴厲,喜歡打罵,苛責孩子,或者成長過程不再身邊,或者在小學幼兒園的時候經常被批評,被分數排名搞得很壓抑等等,都會導致孩子們缺乏自尊。

第三個原因就是社會壓迫。就是社會上給了一個人很多偏見,很多歧視,給他不公平的對待,缺乏權利等等,會一個人在社會環境中覺得手足無措,也會導致自尊的降低,但這個原因的爭議比較大,有心理學家認為這個並不重要。因為很多在比較高的社會地位的人,比如博士教授等,學識很高,社會地位也不錯,但依然具有很強的低自尊特點。所以還是第一個和第二個要素佔的比重更高。

由此可見,奴性這個東西絕不簡單,它背後是一個長期經歷所構成的穩定人格,幾乎是不可撼動。為什麼中國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這個人格比江山還要難以改變。所以要塑造一個人的低自尊人格,必須要從娃娃抓起,特別是從他幼兒期間的那種玩耍的權利抓起。比如一兩歲的小孩叫他背唐詩啊,寫字啊,把他關起來學習。在他童年期間,則不斷的批評他、恐嚇他,通過淘汰型的考試嚇唬他。這樣堅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低自尊人格的人。

奴性,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