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電商CPS和大數據之間的轉化率(四)

文:熊煥衛

在2014年的時候,當時我還在事業單位的時候,那個時候和幾個小夥伴,就一起設計過一個情趣新聞類的產品,現在今日頭條等新聞客戶端的產品形態和我們3年前當初做的產品形態0.1版本一摸一樣,當初很多的構思都非常好,還記得當初各個主流新聞客戶端都是沒有底部tab的按鈕的,當時我也是從“航旅縱橫“的大數據得到的一個用戶習慣數據,用戶點擊底部tab的概率非常高,後期也驗證了我的想法,目前很多新聞類的app都加入了底部tab。

論電商CPS和大數據之間的轉化率(四)

當時我們犯的最大的錯誤是準對男性用戶進行產品設計,但實際的效果數據告訴我,女性用戶在情趣類的產品中的活躍度是最高的,當時產品的定位的錯誤,直接導致了產品的失敗。從這件事情告訴我:方向和定位比努力重要。

論電商CPS和大數據之間的轉化率(四)

C端用戶是挑剔的,用戶心理是千變萬化的,在cps的roi轉化方面的產品設計是非常有意思的。

百度,今日頭條,谷歌等這些掌握了大量用戶數據的大公司依然無法完全精準定位一個用戶的行為,當人在觀看島國愛情片的時候,這個時候人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一個妹紙?還是其他?這個問題是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不同時間,不同維度,不同空間,不同的流量來源,都會直接導致用戶的轉化不一樣。

時至今日cookies依然被各個廣告公司運用,但是cookies遲早會壽終正寢的,失去了cookies,對很多除bat等少數掌握大數據的中小公司來說是災難的,但我也相信會有一種其他技術類取代cookies(例如帆布指紋技術)。

在做電商cps的時候lp(著陸頁)非常重要,每一個成功的lp的設計都是一個成功的心理學的設計教科書,每次去設計lp的時候,都是對人性的各種摸索,lp的設計隱含了大量的大數據建模和用戶行為學。

如何成功的去設計一個lp需要有數據支撐,數據哪裡來-dmp+ai。

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