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父母,自己不會過得太差

合格的父母,自己不會過得太差

《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我讀了很久,裡面有很多話讓我心有慼慼或者恍然大悟,唉,原來是這樣。可以說這是一本從多維度解析的書,它適合心理治療師,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治療師的自述;它也是一本優秀的家庭讀物,因為他從心理學的角度的以一個真實的治療案例故事訴說了家庭裡常見的狀況。它易讀,不枯燥。但是這都不是我最想推薦它的理由,我最喜歡的是它透露出來的一種觀念:成為你自己吧!只有成為了你自己,才能更好的邁入親密關係,才能更好的邁入家庭生活。

在這本書提到的故事是一個五口之家的家庭治療故事,作者是心理治療師的助手,輔助他治療這個家庭,他以旁觀者的目光詳盡並客觀地把患者布萊斯一家的家庭情況娓娓道來。而這種“家庭病”其實是普適的。家,其實並不是我們從小被灌輸的那種印象,它是溫馨的港灣,我們的避風港什麼的。家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很多的家庭觀念並不獨立在這個世界之外。我們在外界收到的壓迫,在家裡可能同樣避免不了,乾脆那是因為我們最親密的人,我們受傷更嚴重。

故事的開始是從布萊斯一家因為大女兒克勞迪婭的問題而來的,可是家庭治療師們卻連帶指出了他們家庭的問題,實質是因為布萊斯夫婦婚姻出了問題。夫妻關係會影響子女這個觀點我是知道的。在以前讀過的書和自我感觸中,我特別贊成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是應該大於親子關係的。但是我曾經的觀點裡,只是單純的認為父親或母親過於傾向親子,這可能會導致另一方情感空虛,進而導致家庭問題出現。或者是夫妻關係不和,一方選擇過於親子為情感填補,從此婚姻得不到補救,而且孩子本身可能被控制成為巨嬰或者成長受到限制。

但是書裡的解析又給了我新的視野,夫妻感情由“好”向“壞”滑落,兩人都失去當初對彼此的安全感,無意識之中就可能通過孩子向對方施壓,孩子成為替罪羊。或者孩子成為家庭的拯救者,通過製造更大的狀況而將父母推向合作的一方。

父母也樂意默認這種模式,因為他們不能正視他們的婚姻問題。事實上婚姻問題是家庭病的根本。在這本書中,醫生卡爾指出布萊斯夫婦的問題在於,他們對於雙方要求過高。布萊斯太太卡羅琳對丈夫大衛的依賴性又過強。醫生們首先估計卡羅琳活出她自己,打破慣常相處模式,嘗試一下沒有大衛的日子。

打破慣常模式,其實就等於脫出兩人醞釀多年的共生束縛。我們總是先要成為我,成為自己的治療師,才能以另一個客觀的視角,看出在以前生活中無意識的被捲入矛盾的一些行為,從而避免它,留有餘力更好的處理它。

神奇的是,夫妻兩人間形成的共生模式,往往從小時候就註定了。這和我們的原生家庭有關係。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都會被我們內化,我們無意識就會再次尋找和他們相似的人,因為那才是我們熟悉的。

往往,我們從原生家庭帶來的孤獨,未經自我處理便代入新的家庭,希望新的家庭能給我們拯救的願望往往會破滅。不必藉由婚姻逃避孤獨,孤獨有它的好。正如書中所提到的,在與孤獨的戰鬥中,我們會發現我們是能夠忍受最基本的焦慮的——“在這個可怕的世界上,我們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對,生命本就是孤獨的,沒有人能拯救我們,除了我們自己。我們的朋友家人能做到的只是和我們互相扶持。如果我們把本應自我處理的問題寄託在對方身上,問題不一定會解決,反而是對自己對方的不負責任。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在上路之前先打理好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