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有人說宋徽宗是故宮第一任院長

,因為他開創收藏先河!

有人說宋徽宗是青樓天子,因為他無心於政務,風花雪月!

有人說他是被耽誤的藝術家,因為他的藝術修養領先世界千年!

她的本名就趙佶,一生精於書畫,在中國藝術史上功不可沒,卻實在不是塊當皇帝的料。

李煜是千古詞帝,趙佶是書畫雙絕。兩人本應該去北大文學系、中央美院當個教授,卻稀裡糊塗做了皇帝。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既然是位文藝青年,一門心思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藝術,那麼來看看這位帝王的藝術成就有哪些?

瘦金體是宋徽宗獨創的字體。

瘦金體是宋徽宗的獨創,因其與楷體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但是瘦金體並沒有流行起來,因為其字體的發明創造者是亡國之君,字如其人,稱為亡國體,不吉利。

但從藝術上說,放到今天的字體中,瘦金體的辨識度非常高。在北宋的錢幣中,是由宋徽宗御書的“崇寧通寶”、“大觀通寶”。後世的一些刊物名稱或名勝古蹟的介紹說明等,也用瘦金體,如臺灣《故宮(微博)季刊》的刊頭題字。我們今天的仿宋體也是通過對瘦金體改造演變而來。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夏日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唐十八學士名單》

“得古人真跡數行,便可名世!取乎法上,方可超凡入聖。”

作為天子,宋徽宗坐擁天下最珍貴的書畫名跡,但並不止於收藏家。中國通史評價他為四大書家之外,最具成就的書法家,其書法功底不亞於盛唐時期的草書書聖張旭與懷素。

在繪畫方面,他將繪畫納入科舉考試,成立翰林書畫院,自成“院體繪畫”。

丹青妙筆,驚豔千古。留下了《瑞鶴圖》、《柳鴉圖》、《芙蓉錦雞圖》等傑作。北宋詩詞書畫全盛、名家輩出,有一半的力量來自於宋徽宗大力扶持書畫。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芙蓉錦雞圖》

宋徽宗在位時專門成立了皇家書畫院和琴棋院。趙佶將畫家地位提到中國歷史上的最高位置。

為什麼宋代是我國傳統山水畫的高峰時期

經安史之亂後建立起來的宋代,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偃武修文,革新圖治;歷代皇帝相當重視文藝人士,這一時期宮廷美術全盛,畫院規模齊備,名家層出不窮,佳作碩果累累。畫壇上山水畫最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發展,各種技法日趨完善,出現了講究筆墨韻味的皴、擦、點、染等技法程式,審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漸轉向人文精神,這一時期美學著述獨到、藝術思潮活躍、繪畫作品精湛,是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發展源頭。

趙佶自幼愛好詩詞書畫,從小便與名家交往切磋。加之北宋文學環境薰染,同時他本人對藝術的傾心,終於使他成為一位詩詞書畫並精,山水、人物、花鳥、雜畫兼善,具有全面藝術修養的“皇帝藝術家”。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徽宗趙佶摹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

《瑞鶴圖》描述的是屋頂上,天空中飛翔的白色的鶴,且不說這幅畫的內容含義,就單單顏色的調和、構圖的角度放到今天,仍然可以代表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去對比,這種高級灰的顏色經過千年風霜的洗刷,仍然不失風采。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瑞鶴圖》

精於茶藝與汝瓷“共存亡”的皇帝

宋徽宗的在位25年,就讓從開創到走向巔峰的汝瓷只用了20年,也就是說汝瓷也伴著宋徽宗的王朝的衰敗而敗落。“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汝瓷究竟有多美?宋徽宗親自督造,專供帝王皇家使用的汝瓷,同時也是汝瓷的榮耀。汝瓷有“宋瓷之冠”的美譽。

汝官窯大約只燒造了20年多年,由於燒造時間短,成品驗收嚴苛,因而汝官窯瓷器存世極少。

茶與瓷器總是形影不離。宋徽宗精於茶藝,他所撰寫的《大觀茶論》,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寫的茶書。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明代謝肇淛在《文海披沙記》中有記載:“陶器,柴窯最古,世傳柴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御披雲:‘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宋徽宗曾在文中記錄了宋朝飲茶的濃厚風氣:天下人都用它來宴席賓客,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無不沐浴在茶水之中,受茶水的薰陶,推崇茶水的高雅、寧靜。

中國“艮嶽”,最具中國氣質的庭院。

集美學大家的宋徽宗,傾舉國之力,建造的這座“心靈花園”,是漢族古典園林建築之一,屬於中國宋代的著名宮苑。也唯有這一闕“艮嶽”,如同杏花微雨中莞爾一笑的仙子,轉身卻又消失在歷史的煙波中……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宋徽宗,投錯胎的藝術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

有人說它是北宋亡國的導火索,也有人說它是皇家園林之絕唱。這樣的庭院風格真的很宋徽宗,柔美的線條,完美的空間構圖、透漏著文人的儒雅、詩人的氣質、大家的風範。回顧歷史,不知是徽宗建造了艮嶽,還是艮嶽選擇了徽宗。這樣一個偌大的園林,終也容不下他心中的文人巨匠,和一個盡善盡美的浪漫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