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米親子游戲:顛倒日

你知道顛倒的概念嗎?

怎麼可以把“顛倒”

變得有趣

並且促進和諧的親子關係

同時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顛倒日”的親子游戲

玩起

遊戲適合年齡:3-9歲

遊戲適合場景:家裡、路途中、戶外

遊戲規則

兒童喜歡有趣好笑的事,和大人一起玩時更是如此。找個假日和寶寶一起宣佈當天為“顛倒日”,然後和小朋友一起想想如何倒穿衣服、一起說顛倒的話,和小朋友一起倒退著走,當然要小心,別撞倒東西!最後你們會分辨不出到底是前進,還是後退呢!

智米親子游戲:顛倒日

遊戲延伸

顛倒日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遊戲,這個遊戲我們曾經做過一些家長的測試,發生了特別多好玩的事情。我們給大家提供的遊戲,只是遊戲的模式,爸爸媽媽們回去,會有很多的發揮空間。

反穿鞋,倒立看書,互換角色,反著說話,對稱日;相反的動作,顛倒歌,名字也要倒著念,扮超人,歪帶著帽子,

智米親子游戲:顛倒日

有趣的事:

第1個小故事:我一個朋友天天迷迷糊糊,早上起床,穿鞋上班,下班回來才發現,每隻腳穿的鞋,不是一雙的。哈哈,你現在是否有了畫面感?

第2個小故事:我的一個朋友,是一個5歲男孩的媽媽。顛倒日遊戲,爸爸也興奮的參與進來。剛開始,還玩的比較正常,說著顛倒的話,叫著顛倒的名字,總感覺怪怪的,可是爸爸和兒子都享受著。忽然兒子有了一個大膽的建議,我要和爸爸換身份,爸爸有些向後退,感覺不太想參與。不過還想享受親子時光,兩個人真的換了角色。兒子用平時爸爸的口吻,命令爸爸,爸爸忍著,還不敢跳戲。媽媽在一旁捂著嘴,笑的不行。心想,看你以後還敢那麼嚴厲的命令孩子。

在玩顛倒日過程中,我們同時發明了“對稱日”,或許你和孩子也可以找一天,專門做一些對稱的事,像鏡子一樣。滑稽、有趣。

注意事項

(1)顛倒日不能讓孩子做類似於倒立等危險性動作;

(2)不能允許把傢俱、飯碗顛倒過來;

(3)玩遊戲開心是好事,不能因為自己開心,而給別人帶去麻煩;

(4)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差,家長要在身邊,不要讓孩子做出越界的事情;

(5)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創造自已獨特的顛倒日方案,更加個性化;

智米親子游戲:顛倒日

問題解決

這個遊戲是對孩子叛逆的一份真心的接納和允許,所以當孩子被允許去做這個遊戲時,他一定非常興奮,而且享受這個過程,這是對自我的一種釋放。同時,也會讓叛逆感得到釋放,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更會平和。

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也逐漸發育成熟。其中很重要的是從依賴父母轉向日趨獨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的心理往往處於不平衡狀態,行為表現比較混亂。穩定和不穩定時期交替呈現,波浪式地向前。一般認為2-4歲,6-7歲都會有所謂的“反抗期”。這個時期,孩子有獨立的願望,而又不一定能符合客觀環境的實際。他們往往會違抗大人的命令,不願意幹能夠乾的事,而偏偏去做自己不會做的事情。尤其當他們認為父母的命令不合理而父母又硬要他們執行時,會頂嘴,產生逆反心理。嚴重者還會有敵對情緒對抗,具有這種逆反心理的孩子約佔0.5%。

對於兒童逆反心理,應以預防為主。要根據兒童轉折期的心理變化特點,採取相應的科學育兒方法。要了解兒童心理,孩子往往樂於在愉快、友好、受鼓勵的氣氛中接受成人對他們的要求。所以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避免在對立的情緒下對孩子提出要求。所提的要求應該合理,也就是要提孩子能做到並必須做到的要求。目標和計劃也可據情況作修改,不可“一條道跑到底”。更重要的是依靠平時積累並形成的親子感情和父母在孩子中的威信,讓孩子喜歡,願意聽話,並且對父母有信任感與敬佩感,這樣父母的要求樂於被接受。遇事要與孩子商量,因勢利導,耐心說服教育。

顛倒日是對孩子叛逆的一份真心接納和允許,這個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疏導孩子逆反情緒;平時我們太正經了,這個遊戲可以讓我們在遊戲中真正放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