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娛樂化”,不要“泛娛樂化”

要“娛樂化”,不要“泛娛樂化”

一、什麼是“泛娛樂化”現象

所謂“泛娛樂化”現象,指的是一股以消費主義、享受主義為核心,以現代媒介(電視,戲劇,網絡,電影等)為主要載體,以內容淺薄空洞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戲謔的方式,通過戲劇化的濫情表演,試圖放鬆人們的緊張神經,從而達到快感的一種文化現象。而從自身感受而言,“泛娛樂化”現象主要體現在綜藝節目過度商業化、娛樂化。這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電影、電視劇的出片率越來越高,但是其質量卻越來越低,內容毫無內涵,全靠明星亦或是俗套的笑點硬撐,比如眾所周知的抗日神劇以及綜藝節目。

二、為什麼“泛娛樂化”現象頻發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正是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髮展,使得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從而更多的在享受資料消費中投入更多的時間與金錢,這滋生了人們追求娛樂化的心理。

當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後,全社會的奢靡之風、盲從之風興起。人們更加重視娛樂化所帶來的快感,消費者不介意為了享受快感而付出更多的資本,生產者為了迎合消費者,更是注重娛樂化,一來二去,“泛娛樂化”現象頻發。

要“娛樂化”,不要“泛娛樂化”

除此之外,小編十分認同“存在即合理”這句話。在我看來,“泛娛樂化”現象的頻發一定有其合理性。仔細思考,這與當代人巨大的生活壓力有關。眾所周知,當代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而“泛娛樂化”現象恰好可以迎合人們追求放鬆的心理,所以才能夠快速發展。

三、“泛娛樂化”現象的危害

要“娛樂化”,不要“泛娛樂化”

泛娛樂化現象最大的危害在於不利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時常聽說,某APP驚現小孩求點贊、求關注,理由竟是親人去世尋求安慰,這想想就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此外,我記得我們小時候當被問及理想是,大多數人都會說科學家,而現在呢,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做網紅,每天在網絡媒體直播幾小時,甚至是不惜譁眾取寵,以此謀生。

要“娛樂化”,不要“泛娛樂化”

我們不反對娛樂化,但是我們不接受泛娛樂化。試想一下,當青年一代人的夢想都是網紅,當科學家在國際舞臺為國爭光而國內媒體爭先報道娛樂圈花邊新聞時,我們將如何進一步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