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夏朝:夏朝文化的探索,这里有你没听过的事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代的文献中记录夏朝的存在是个传说,但是从《史记·殷本纪》关于商朝的记载,已被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实,所以按照这个情况推断,《史记·夏本纪》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也应当有所依据。

因为直到今天为止尚未发现类似于甲骨文的有关于夏朝文化的确切资料,而且夏朝的遗物也难以辨识,所以,在夏朝存在的年代里,分布于文献记载中夏王朝主要的通知区域的考古文化,这些文化就成为了探索夏朝文化的重要对象。夏朝的纪年,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说法,目前通用的历史年代表上的夏朝时间为: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夏朝:夏朝文化的探索,这里有你没听过的事

二里头遗址

传说中夏朝的都邑以及发生重大历史时间的各个地点,古代的文献对其他帝王的记载也有很多的差异,考古学家也不能给出确切的说法。但是,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在豫西,尤其是洛阳平原这一带,以及晋南的汾河中下游,对于这点学术界的看法还是相对一致的。

目前,学术界针对夏朝文化的研究、探索都逐渐的集中在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就指是在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在那里获得大量的比较系统的夏朝资料。二里头文化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以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了另一个是,以山西省夏县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这两个遗址的文化面貌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属于同一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夏朝:夏朝文化的探索,这里有你没听过的事

二里头遗址挖出的青铜器

二里头遗址按时间顺序以及文化内涵的变化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出土的标本经过碳十四测定,一期至四期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年至前1600年。东下冯遗址测定的数据较二里头遗址的数据稍晚。二者的年代大体都在夏纪年的范围之内。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夏朝:夏朝文化的探索,这里有你没听过的事

东下冯遗址

二里头类型遗址目前已经发现有数十处,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除偃师二里头遗址之外,经发掘或试掘的遗址,还有陕县七里铺,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偃师灰嘴、高崖,登封玉村,渑池鹿寺,临汝煤山,郑州上街、洛达庙,浙川下王岗等地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