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之夏朝:夏朝文化的探索,這裡有你沒聽過的事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古代的文獻中記錄夏朝的存在是個傳說,但是從《史記·殷本紀》關於商朝的記載,已被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證實,所以按照這個情況推斷,《史記·夏本紀》關於夏朝歷史的記載,也應當有所依據。

因為直到今天為止尚未發現類似於甲骨文的有關於夏朝文化的確切資料,而且夏朝的遺物也難以辨識,所以,在夏朝存在的年代裡,分佈於文獻記載中夏王朝主要的通知區域的考古文化,這些文化就成為了探索夏朝文化的重要對象。夏朝的紀年,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說法,目前通用的歷史年代表上的夏朝時間為:公元前21世紀至前16世紀。

中華上下五千年之夏朝:夏朝文化的探索,這裡有你沒聽過的事

二里頭遺址

傳說中夏朝的都邑以及發生重大歷史時間的各個地點,古代的文獻對其他帝王的記載也有很多的差異,考古學家也不能給出確切的說法。但是,夏王朝的統治中心在豫西,尤其是洛陽平原這一帶,以及晉南的汾河中下游,對於這點學術界的看法還是相對一致的。

目前,學術界針對夏朝文化的研究、探索都逐漸的集中在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就指是在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發掘,在那裡獲得大量的比較系統的夏朝資料。二里頭文化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以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類型,了另一個是,以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為代表的東下馮類型。這兩個遺址的文化面貌有許多的相似之處,但是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屬於同一文化的兩種不同類型。

中華上下五千年之夏朝:夏朝文化的探索,這裡有你沒聽過的事

二里頭遺址挖出的青銅器

二里頭遺址按時間順序以及文化內涵的變化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出土的標本經過碳十四測定,一期至四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900年至前1600年。東下馮遺址測定的數據較二里頭遺址的數據稍晚。二者的年代大體都在夏紀年的範圍之內。

中華上下五千年之夏朝:夏朝文化的探索,這裡有你沒聽過的事

東下馮遺址

二里頭類型遺址目前已經發現有數十處,主要分佈在豫西地區。除偃師二里頭遺址之外,經發掘或試掘的遺址,還有陝縣七里鋪,洛陽東干溝、矬李、東馬溝、偃師灰嘴、高崖,登封玉村,澠池鹿寺,臨汝煤山,鄭州上街、洛達廟,浙川下王崗等地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