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為悲而悲,王凱和正午陽光都挽救不了頹勢

《清平樂》有著王凱和正午陽光兩大王牌加持,如今已經播出過半,收視卻持續下滑。

《清平樂》為悲而悲,王凱和正午陽光都挽救不了頹勢

《清平樂》根據《孤城閉》改編。原著主線是徽柔和梁懷吉,小說本身是一個悲劇。近些年,爽文大行其道。《清平樂》要走悲劇虐心路線其實也算另闢蹊徑,而且大熱的《花千骨》、《香蜜沉沉燼如霜》、《三生三世》也都是虐心的風格。

​電視劇的風格定位從來不是決定電視劇成敗的唯一因素。近年來大紅的電視劇也是百花齊放。懸疑風的《龍嶺迷窟》、輕甜喜劇風的《雙世寵妃》、爽文風的《延禧攻略》、悲劇結尾的《花千骨》,全都獲得了不俗的成績。

《清平樂》為悲而悲,王凱和正午陽光都挽救不了頹勢

《清平樂》中失敗的感情線問題只是表象。

皇后曹丹姝新婚被冷落以後,就算趙禎有意討好,她仍然不給趙禎一個好臉。夫妻生活十幾年兩個人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吵架的路上。

而趙禎呢,為了平衡後宮打壓皇后,他冷落皇后寵愛張妼晗,把她捧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清平樂》為悲而悲,王凱和正午陽光都挽救不了頹勢

歷史上的張貴妃聰明懂事有心機,這樣的女人把富有四海的皇帝迷得神魂顛倒才有說服力。張妼晗這個角色塑造的太隨意了。

編劇的意思是雖然張妼晗有許多缺點,但趙禎有許多寵愛她的理由。

一、張妼晗夠熱情,滿宮裡就她一個熱情的?

二、張妼晗真心愛趙禎,而且只有她把趙禎當成普通男人。前者曹丹姝、苖心禾都能做的到,後者只能說明張妼晗的遲鈍。

三、扶持張妼晗打壓皇后。趙禎宮裡這麼多嬪妃宮女,皇后家世那麼好,要找出一個家世比她差的實在簡單。若說皇后能力太強,後宮敬服。那他仍然還是可以找一個家世差喜歡跟皇后作對的出來。

他固執地寵張妼晗的理由根本就不成立,劇情進行的太突兀,觀眾難免會跳戲。

《清平樂》為悲而悲,王凱和正午陽光都挽救不了頹勢

趙禎和曹丹姝十幾年夫妻,溝通能力再弱,情商再低,十幾年的時間也該說清楚了。可編劇為了給後面徽柔和懷吉的悲劇作鋪墊。讓曹丹姝太任性太強勢,而且也沒給出曹丹姝如此做的合理理由。

趙禎一直無端地猜忌皇后,懂宋朝歷史的人能明白趙禎猜忌的由來。可在普通的觀眾看來卻會難以理解。而且趙禎的猜忌實在太明顯了。

《清平樂》為悲而悲,王凱和正午陽光都挽救不了頹勢

都說帝心難測,趙禎的心思那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既然要玩心機,那就高明一點,這麼低端幼稚太不符合正午陽光的水準了。尤其《清平樂》打的是高級劇標籤,配置卻如此低端也太自相矛盾了。

劇中讓帝后不停的隔閡疏離,夫妻吵架很正常,可不能每次吵架的理由都站不住腳,都莫名其妙。

《清平樂》為悲而悲,王凱和正午陽光都挽救不了頹勢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趙禎連一點感情事都處理不好,難怪處理朝政時處處不應心,幹啥啥不行。主角的形象顯得太無能,太不討喜。

主角不僅無能,還時而通透,時而愚蠢,智商忽高忽低。宮中皇子皇女連殤,他的生母死前沒有半句遺言怨恨他,憑著與他母親毫不相干的八大王臨死前的幾句聒噪,他就認定是他生母怨恨他,所以帶走了皇子皇女。趙禎的這種思維模式根本就毫無邏輯可言。

《清平樂》為悲而悲,王凱和正午陽光都挽救不了頹勢

在後面的劇情中,趙禎會把公主嫁給無才無貌無德的李瑋,編劇讓趙禎進入這種偏執無語的狀態就是為了這件事做鋪墊。

趙禎怕自己母親的孃家不夠榮寵,剩下的幾個皇女也會早逝,所以他把徽柔嫁給李瑋。可他這想法本身就荒唐站不住腳。大概編劇也實在想不出趙禎坑自己女兒的理由,所以隨便想了一個理由敷衍觀眾。

《清平樂》為悲而悲,王凱和正午陽光都挽救不了頹勢

編劇將幾個配角寫得非常出彩,主角卻一個太強勢太作情商低,一個無能、猜忌心重思維模式又讓常人難以理解。

不管你是男人戲還是女人戲,主角就算不英明神武,至少得聰明能幹思維正常吧。可編劇整部劇都圍繞著一個“悲”字來寫,很多時候都是為“悲”而悲。一切的不合理都是在為一個“悲”字服務。

《清平樂》為悲而悲,王凱和正午陽光都挽救不了頹勢

劇情可以悲,但應該“悲”得自然,主角應該有吸引力,不能因為編劇有金手指,就摒棄所有合理性,明明有康莊大道,卻強行讓主角往死衚衕裡走,讓主角的形象幹扁到扭曲的地步,讓整部劇匠氣太重。

《清平樂》中有大段文言文臺詞,編劇用深厚功底展現了歷史的厚重,又有著正午陽光精良的服化道作依託,本該是爆款標配。可惜,毀在了為“悲”而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