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喜欢和别人攀比,是因为缺失了这项能力

经常听到周围的爸爸妈妈说起孩子攀比的问题,前几天又接触了一例,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朋友家10岁的孩子,平时很少乱花钱,也不怎么玩手机,可是一看到同学朋友花钱、玩手机的现象就一定要这样,死缠烂打到父母同意为止,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们理性来看,孩子平时花钱不多,也很少玩手机,对金钱和玩手机并没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当他看到好朋友花钱或玩手机,他也就有了这种需求,而且需求是比较强烈的。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孩子需要的并不是花钱和玩手机,而是在借助花钱和玩手机满足另一种心理上的需求。

孩子总喜欢和别人攀比,是因为缺失了这项能力

那么结合他和朋友一起这个情境,我们可以推断一下,他是不是觉得花钱、玩手机能够显示出一个孩子的优越性?还是说觉得他长大了,也应该和别的孩子有同等的待遇,我不能比别人拉下?他想要这种在父母面前的重要地位?这里我们要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一下,知道他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被花钱和玩手机掩盖住的那个需求,究竟是什么?然后我们要想办法去满足的是那个真实的需求。他想要的是面子,是权利,是和父母之间那种平等的地位,还是一份比较包容的爱呢?

再从跟原来说,孩子之所以这么容易受到其他孩子影响,如果是经常性的话,那可以说明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了。因为他太在乎别人的做法活法,而忽视了自己真实的需求和节奏,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的生活安排没有信心、没有底气的感觉,怎么解决呢,在原则性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孩子总喜欢和别人攀比,是因为缺失了这项能力

我们先来看花钱的问题,10岁的孩子也到了财商培养的关键期,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了解金钱的方方面面,比如借助绘本《妈妈,钱是什么》,借助财商童话书《小狗钱钱》来了解钱如何合理利用,然后生活中,我们可以给孩子少量的钱,并引导他让他自己制定大致的消费计划和储蓄计划,这个计划我们不要代替孩子决定,而是给孩子铺垫好,引导好,让他自己决定,我们以提建议的形式完善这份计划,这样的目的,是让孩子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最后呢,你们可以固定一个时间去让孩子花钱,多少由你们商量决定。那么下次遇到朋友花钱,他就知道,他自己还不到这个花钱的时间,他有他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安排,这是他能够掌控并且很有底气的。

那么玩手机的这个处理方法也大致相同,和孩子约定好,什么时间可以玩,哪些时间不可以,提前和孩子预设好不可以玩的时间如果想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代替。

孩子总喜欢和别人攀比,是因为缺失了这项能力

最后,对于一些不太好掌控的东西,乱花钱啊,玩手机啊,电脑啊,电视啊等等这些东西,我们越压制越屏蔽越好奇,孩子越好奇就会越痴迷。所以孩子大一点了,有一定的自律能力了,那就可以商量好使用的原则,并且温和而坚定地去接触这一类东西,并且给他创造其他更为健康更为愉悦的生活体验,让他能够有清晰的认识去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