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電瓶車慣犯“周某”成網紅,爭相中與其簽約,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最近有個人物要出獄了火爆網絡,一開始小編有點懵,不知道誰有這麼大排場,後來一搜索才知道,是一個叫周某的人因為至少偷電瓶車入獄時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了一段雷人的話走紅網絡:

偷電瓶車慣犯“周某”成網紅,爭相中與其簽約,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沒錢了,肯定要做啊,不做的話沒有錢用。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會做,就是偷這種東西,才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這是他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話,特別是那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火爆網絡,一時網絡上到處都是他的表情包,還有人給他起名叫竊格瓦拉。

偷電瓶車慣犯“周某”成網紅,爭相中與其簽約,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按理說,從周某說的話來看,周某是一個是非不分、價值觀扭曲、三觀不正、荒唐可笑、好逸惡勞、不可救藥的人。可就是這樣的人,在即將出獄的日子居然很多人去接他,甚至很多傳媒公司守在他家門口,準備以200萬和300萬的價格給他簽約。

偷電瓶車慣犯“周某”成網紅,爭相中與其簽約,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看到這些,小編真的是很無語了,不禁感概:這個社會是怎麼了?為了趁流量,為了賺錢,是非可以不分嗎?這些輿論引導不怕毀了我們下一代嗎?孩子們看到這些會怎麼想?有雷人雷語就能火,雷人雷語就能掙錢,會不會有更多的人為了火為了掙錢作出雷人的事情呢?

經濟社會,想掙錢我能理解,網絡社會,有流量就能掙錢,我也能理解,可是我們在掙錢的時候,是不是也要想下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哪些值得大肆宣傳是不是需要有個標尺。我們生活的社會需要是非觀和黑白觀,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如果一個好吃懶做,不務正業,以偷盜為生的人都能走紅網絡,並被很多人追捧,賺很多錢,我覺得這樣是不應該的。記得前段時間還報道過一個做傳銷被抓的女子因為長相漂亮一時也被很多人追捧。

網絡經濟,流量經濟,我希望是更多正面的積極的人走紅網絡,讓孩子去學習,去以他們為偶像,比如抗擊疫情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

或許因為我是做教育的,我一直希望網絡輿論多一些積極正面的引導,給孩子們多樹立一些正面的榜樣,而不能讓一些“另類網紅”影響孩子們價值觀。

以上只是個人的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