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卡种选择背后的思维博弈

大家好,欢迎来到观想兔的信用卡研究所。

接触信用卡越久,越觉得这小小的一张卡片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思维博弈。


有对信用卡本身的狂热或歧视,

也有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的你争我斗,

更有入圈与脱圈之间的纠结与拼搏。


我逐渐产生了一个念头:

能否以自己的方式把一些想法分享出来。

认可固然很好,争议尤为更佳。


如果认同我的某些观点,说明我的思考还有一点价值,我会很开心;

如果质疑甚至反对,我会更高兴。

因为只有思维彼此碰撞,才有可能诞生更璀璨的火花。


1

这是《信用卡研究所》的第一篇。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对信用卡卡种选择的一些个人观点。

具体来说,是卡种选择背后的思维博弈。


其实,对于多数持卡人而言,

完全不需要去考虑所谓的“信用卡思维”。

不是这种思维不重要,

恰恰相反,这种“思维”在你玩卡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只有掌握并明白,才能让你玩卡,

而不是让卡玩你,甚至沦落至卡奴之类的悲惨境地。

但我为什么要说多数人不需要呢?


因为信用卡对于他们而言,

远远没有上升到“神兵利器”的层面。

而这些人,自然不会,也懒得花心思,花时间去了解研究,

更不必说花费大量金钱进入高端付费社群。


至于那些对信用卡一知半解,

甚至一无所知却视之为洪水猛兽的人群,

更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类知识的普及。


对于余下的一小部分持卡人来说,

卡种选择的意义,

则基本源于对自身流派的定位,

以及对信用卡本质的认知,

尽管这种流派的划分实际上也没有太大意义。

信用卡卡种选择背后的思维博弈


2

在玩卡的圈子里,根据持卡人的不同需求,普遍划分为三个流派:

重羊毛的羊毛党,重权益的权益党,重额度的资金党。

名称或许有差,但基本门类即是如此。


那么,不同的流派之间,在选择卡种时会有多大的差别呢?

在“持卡人对自己需求有清醒认知”的前提下,

我们可以举例来分析。


豪白、钻石是民生高端卡的两个等级,

羊毛党普遍偏爱香豪白、车车钻,

但资金党多数会选择豪白、尊爵钻。


我在《信用卡小白进化史》中说过,

小白通常经历的三个阶段:畏惧,对抗和共赢。

卡种的选择涵盖了这三个阶段,但核心仍在于“双赢”。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高端卡的刚性年费,

更是因为你在选择这些卡片时所释放的信号。

(信用卡刚性年费的重要性,见兔子的另一篇文章: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有年费的信用卡?)


这种信号是:我要的就是卡片的高等级,高额度,

而非那种所谓能回血年费的羊毛或者权益。

由此产生了更极端的一种做法:积分闲置,权益作废。


我知道很多人都会对我的这种观点有疑问,

甚至怀疑我有钱不省,有血不回,是个傻子。


但我想强调的是,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只有一个:银行不傻。

而把银行当成傻子一样往死里薅的,才是真正的傻子。


银行在发行某卡种之初,

就必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预知。

平安旅游白1%的返现,广发国寿每月¥120的返现,

曾让很多羊毛党趋之若扑火之蛾。


但结果呢?无数人平安信用卡额度一夜之间大幅缩水,

几乎所有撸加油返现的广发卡客户都被加黑名单,积分冻结。


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

为什么会被清理,为什么会被打标签,

除了你选择的卡种,释放“我是羊毛党、我办卡就是为了薅你的羊毛”这种信号外,更因为这种做法,打破了双赢概念下的平衡。

信用卡卡种选择背后的思维博弈


3

虽然每个持卡人都或多或少兼具多个流派的影子:

既需要资金,权益也能用到一些,

顺手薅个羊毛更好。


但作为高端持卡人,我们必须要清楚的一点是:

持卡人与银行是双赢的关系,是合作伙伴。


基本逻辑是:

银行基于对你个人资质的评断发放信用卡额度,

相当于你向银行借钱。


借钱的规矩是每月固定返还一次本金,

利息随用随付,同时根据以往的使用状况决定是否调整资金量。


如果你是银行,

你喜欢每个月老老实实交付利息,

提前返还本金,并且每年还另付一笔钱做小费的客户呢?

还是那种借了钱后想法设法少付利息的人呢?


答案很清楚,银行肯定喜欢第一种。

至于那种故意拖延本金返还时间甚至不还的,更是银行讨厌的人群。

银行的想法也很简单:

向我借钱可以,只要你能保证本金安全,利息稳定。

至于你拿去做什么,我并不是很介意,管不过来,也懒得管。


当然了,你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过分到我连给龙头老大交代时连个应付的借口都没法找。


而这种情况,说到底也是持卡人自己出了问题。

如果你的资质在银行眼里还没那么优秀,

风控你更是没得商量。


这种同理心,就决定了卡种选择过程中,

羊毛卡的优先级是比较低的,

起码对于高端持卡人是这样。


而选择了看似性价比很低的卡,

除了向银行释放友好信号之外,

更是对自己释放的一个信号:

我不是羊毛党,我不会去恶意薅银行羊毛。

我也没有任何一张卡可以薅羊毛,

所以我只能把注意力放到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上去。


另一方面,更涉及到精力分配的问题。

羊毛卡往往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消耗:

周周刷、月月刷,计算着金额,计算着笔数,

甚至计算了几分几秒去抢礼品。


或许现在它们的收益能够抵消甚至超过你的时间成本。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收获很大,

而且恰好说明你的时间还不值钱。


羊毛的时间、规则都会占用你的精力,

而从长远看,绝对是得不偿失。

所以,看似简单的卡种选择,

背后所反映的却是思维的差距。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

在你偏好选择羊毛卡时,你玩卡的思维和境界已经落了下乘。

(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