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汕頭老城,尋找過往城市的斑駁剪影

走在汕頭老城,尋找過往城市的斑駁剪影

汕頭老城


2014年6月的暑假我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一次旅行,也是為了去確定和撫平情愫之間的波動,我在其中,那人在其中,颱風“海貝思”也在其中,彼此迴旋,相互貫通,擦出刻骨銘心的火花。我這個梅州的客家人走入汕頭這個潮汕之地,用普通話深入其地,探究其人,得來側目的目光或溫柔的目光,這是客家與潮汕的變通法則,亦是兩種人的奇妙碰撞。

第一次乘火車去汕頭,T8361次列車在駛過豐順站後進入潮汕,依次半小時駛過揭陽、潮州,最後到達終點站——汕頭。火車鳴笛聲漸漸悠揚,速度在放緩。我喜歡坐火車的原因就在於它的慢,慢來老者蹣跚;喜歡它的穩,穩若泰山平移;喜歡它的雜,各色人種在車廂內的碰撞交流。透過車窗可見的兩旁沿途風景,貫徹其中的風土人情。潮汕的砂鍋粥特別出名,進入潮州後,許多的廠房溢出暗黑的煙塵,鐵軌兩側則佈滿了殘敗不堪的被肢解的砂鍋,縱橫開去,綿延數公里。鐵軌穿過農田、人行道、區域的中間,當列車飛奔而過的時候,兩旁等待來往的車輛人群不計其數,頗有意味。沒有晚點,傍晚六點準時到了汕頭。一出站,朋友即打來電話,碰面、交流、候車,然後有一搭沒一搭地觀察,前往未知之地。

走在汕頭老城,尋找過往城市的斑駁剪影


走在汕頭老城,尋找過往城市的斑駁剪影


受《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介紹汕頭蠔烙的影響,強烈要求朋友引領前往品嚐。來到金平區的步行街,這個叫“傻腦蠔烙”的小店,也許是吃的不習慣,覺得淡而無味,茶樹菇豬肉湯還不錯。我是準備了充足的電量,要讓我的照相機充滿生機的,是希望閃出記憶美好瞬間的影像。第二天,朋友提議前往龍泉巖,汕頭大學附近的一個旅遊景點,有一口古泉眼,盤踞著一條人造龍,泉水從龍舌垂涎而下;有一佛寺,龍泉寺,正在修復中,並無多大趣味在其中;隨行的還有他的舍友,一行三人。雖海風徐徐,怎奈日頭也毒辣,揹負太重的行囊,讓人失去對爬山的興趣。只到半山腰,我便提議下山。這不像我以往登山的風格,那一種登高望遠的心情是要有適宜的條件的,不然就會失去動力,揹負沉重的行李去爬山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

走在汕頭老城,尋找過往城市的斑駁剪影


走在汕頭老城,尋找過往城市的斑駁剪影

龍泉巖


傍晚開始直到我離開汕頭,雨就沒停過。第七號颱風“海貝思”(2019年的“海貝思”也過來了,只是吹到日本去了)殺過來了,在汕頭達濠區登陸。6月15日中午,我們在濠城縣城,撐著傘,頂著風雨,步履蹣跚,刻骨銘心啊。“溼身”是在所難免的了,關鍵還在於擔心人會不會被吹走。風就像是害了羊角風一般,死命地吹,無畏地吹,要將一切摧毀,要將一切填平。雨跟著作亂,卷著風,拍打在行人身上,有時覺得,某人在你的嘴角扇了幾巴掌,卻還覺得意猶未盡。兩旁的商戶看著我們作笑話談,睜著大眼張著大嘴,下巴都要掉了,還有捂著嘴嬉笑的;幸好,在雨中,欣賞了達濠的老城牆,和牆上青苔與水的搏戰;老者望著屋簷處滴下的水,冥思著過去的時光。

走在汕頭老城,尋找過往城市的斑駁剪影

老城區


走在汕頭老城,尋找過往城市的斑駁剪影


走在汕頭老城,尋找過往城市的斑駁剪影

第二天,我在汕頭站坐上T8362次列車回到廣州。離別總是不可避免的,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做更好的準備。我喜歡有人遠路迢迢前來接我,也樂於享受不遠千里送我。有人說,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於我而言,送別也是一種難捨的情結。你需要體會了這種情結、這種情緒之後,才會更懂得珍惜。我喜歡別人接送我,我也熱衷於這樣。這種感覺的存在,如同普洱,是越陳越香的。


2014年6月1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