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詞宗晏幾道

電視連續劇《清平樂》播至43集時,一代詞宗晏殊罷相外放,7歲的兒子晏幾道在劇中首度亮相。

普遍的說法是,晏幾道是晏殊的第七子。這是晏殊將第三子晏全節過繼給其弟晏穎的緣故,如果包括晏全節,晏幾道排行老八。

時光匆匆,歲月無敵,千年之後,晏幾道身上的標籤剩下兩個:風流情種,一代詞宗。

可以肯定地說,晏幾道能夠名列宋詞四大開祖,得益於其作為大宋情種的人生經歷。

多少女性因為詩詞大咖的如椽大筆,千古留名。譬如,李白筆下的公孫大娘、杜甫筆下的黃四娘、晏殊筆下的蘇哥、蘇東坡筆下的柔奴……。晏幾道也不例外,他筆下不是一個兩個,僅僅和他有感情糾葛的至少四個:蓮、鴻、蘋、雲。


風流詞宗晏幾道

清平樂中的晏幾道劇照

據統計,在《小山詞》260首詞中,十之五、六抒寫晏幾道與歌妓們的感情交往,貨真價實的風流情種一個。

清末詞家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稱"淮海(秦觀)、小山(晏幾道),真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詞人,實罕其匹"。

而葉嘉瑩先生認為: "故就情感言,小晏(晏幾道)自較大晏(晏殊)為穠摯,然而如就思致言,則小晏不及大晏之深廣"。

簡而言之,論訴相思愛戀別離之情,晏幾道是貨真價實的行家裡手,和青樓常客柳三變雙峰並峙。

他的一生,仕途不顯,但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詞作,佳句紛呈。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個性張揚、文字風流、花前病酒是晏幾道生活的底色。這與其少年富貴養成的文化取向、生活習慣密不可分。

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是晏幾道的至交,他在《小山集序》中述及晏幾道的"四痴":

第一痴,自己混得那麼糟糕,又認識那麼多高官顯宦,卻不願依傍貴人之門;

第二痴,議論別人的詩文直抒己見,從不作恭維逢迎之語;

第三痴,每年花出去的錢千百萬,家人有時卻挨餓受凍,面露飢色;

第四痴,別人辜負他若干次,他並不記恨,總是不相信別人會欺騙他。

從中不難看出,晏幾道個性孤芳自賞、人品誠摯純樸,始終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不肯同流合汙。

如此至性至情之人,大宋能有幾個?也只有這種天性浪漫、落拓不羈之人,才有常人難及的才情和感悟。

而從晏幾道與蘇軾的失之交臂看,他身上不僅僅汩汩冒出"痴",也蘊藏著不可一世的"狂"。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晏幾道情商的短板。

有一次,名滿天下的蘇東坡委託黃庭堅引見晏幾道。

結果,杯具了,蘇大學士被碰了一鼻子的灰。

晏幾道同志說:"今天政事堂裡的宰執,一半曾經是我們家的常客。即使這些人,我也沒有時間見面。"

晏幾道,你到底是"裝"還是"狂"?

或許是後者。

以蘇軾之才之德之聲望,且正值春風得意之時,屈尊求見,晏幾道竟然沒有相向而行,促成文壇佳話。這著實令後人為之惋惜。

何止不搭理蘇軾,後來即使面對幾度拜相、權傾朝野的蔡京,晏幾道也是這個"範",絲毫沒有寫詞獻媚的卑躬屈膝之舉。

晏幾道晚年,主動提前退職,住在開封,但無意攀附權貴。

權臣蔡京在重陽節、冬至日,多次派人上門索取長短句。

實在推辭不掉,晏幾道便寫了兩首《鷓鴣天》:

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風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知靨深。 初過雁,已聞砧。綺羅叢裡勝登臨。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豔豔金。

曉日迎長歲歲同。太平簫鼓閒歌鐘。雲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開昨夜風。 羅幕翠,錦筵紅。鉤頭羅勝寫宜冬。從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樽對月空。

詞寫得很棒! 問題是,壓根兒沒有和蔡京掛鉤,休想讓我誇你半句。你位極人臣也好,炙手可熱也罷,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這就是被後人稱為"一狂四痴"的晏幾道!

也許,唯有特立獨行、至性至情的人,方能寫出如此真摯深婉、語言清麗的小令。

且看晏幾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首詞系因思念歌妓小蘋而作。

作者從眼前寫起,酒醒夢迴,四周閉門深鎖,簾幕低垂,孤寂蒼涼。不由得心中蕩起一種難以名狀的傷心惆悵——"去年春恨卻來時",離別之後,愁緒難消。接著引出令人拍案叫絕的千古名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落花"指韶光易逝,"微雨"隱喻作者心頭纖細如絲、密如針腳的傷心,"人獨立"、"燕雙飛"則點出濃濃的離愁,扎人肺腑。

下闋"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寫作者回憶起與小蘋初次見面的場景,小蘋衣美人更美,琴藝高超,與作者彼此愛慕,心心相印。最後兩句是點睛之筆。作者的思緒回到了現實:月還是當時的月,雲還是當年的雲,但物是人非,人去樓空,只留得自己形影相弔和這份濃得化不開的思念、錐心刺骨的痛。

感舊抒懷也是晏幾道表現的重要內容。

晏公子少年時是羨煞旁人的"官二代",錦衣玉食,富貴無憂。可隨著晏殊和二姐夫楊察的去世、隨著大姐夫富弼的大權旁落,他的人生墜入低谷,仕途蹇連,甚至淪落到"朝盛負餘米,暮貯藉殘糟"生計困難的境地。


風流詞宗晏幾道

本文作者新作,正在噹噹網、京東網等網熱銷

生活狀況變化對他的詩詞創作有明顯影響。這些詞,一般上闕描寫當年置身鶯歌燕舞之中飲酒賦詩的快樂,下闋感慨萬千,抒發當下家境破落,淒涼到自己不忍直視的生活,由此生髮許多傷心惆悵。

譬如,《鷓鴣天•鬥鴨池南夜不歸》:

鬥鴨池南夜不歸。酒闌紈扇有新詩。雲隨碧玉歌聲轉,雪繞紅瓊舞袖回。

今感舊,欲沾衣。可憐人似水東西。回頭滿眼淒涼事,秋月春風豈得知。

作為當時極為流行的鴨子相鬥博戲,"鬥鴨"對作者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以至於樂不思蜀,深深地沉浸其中。

"酒闌紈扇有新詩"指酒筵將盡時,作者在歌姬舞伎的團扇上題詩。"雲隨碧玉歌聲轉,雪繞紅瓊舞袖回"寫歌舞之美,碧玉的歌聲在雲間飄轉,紅瓊的舞袖迴旋,竟如飛雪環繞。由此可見,當時詞人意氣風發。下闋筆鋒一轉,寫作者當前窮困潦倒的淒涼處境和情懷。"今感舊,欲沾衣。可憐人似水東西"這幾句直抒胸臆。回首往事後,感慨萬千,淚滿衣襟,哀嘆自己似流水般的人生。最後兩句"回頭滿眼淒涼事,秋月春風豈得知"以精煉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家道中落後的淒涼心境,從而怨恨秋月春風不知人情冷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