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公演結束了。


30位風格迥異的演員和歌手們站在舞臺上,用實力與性情說話,再一次成為我們眼中的“寶藏女孩”。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不過相比姐姐們在舞臺上星光熠熠的高光時刻,令我印象更深的是在她們練習時,海陸唱到歌詞“這個世界隨時都要崩塌”覺得感同身受,萬茜對她所說的一席話。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我們都是女人,我們都是站在一起的,女人是可以幫助女人的,這種東西都是一種來自女性的力量。”這大概是這檔節目播出至今最讓人覺得溫暖的金句。


無懼歲月和年齡的“姐姐式宣言”自然很棒,但女性們守望相助的姿態,同樣令人動容。


在近乎百年前,也有一群姐姐在文字的海洋中乘風破浪,她們用自己的方式發聲,向女性同胞傳遞踏浪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1944年, 張愛玲時值24歲,她在《談女人》一文中談及一本風靡滬上的女性時尚刊物:“一九三〇年間女學生們人手一冊的 《玲瓏》雜誌就是一面傳授影星美容秘訣,一面教導‘美’了‘容’的女子怎樣嚴密防範男子的進攻,因為男子都是‘心存不良’的,談戀愛固然危險,便結婚也危險,因為結婚是戀愛的墳墓…”


張愛玲所提到的《玲瓏》雜誌創刊於1931年,由舊上海攝影界的先驅林澤蒼創辦、華商三和公司負責出版,在發行了298期後,於戰火紛飛的1937年落下帷幕。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玲瓏》雜誌創刊號 封面女郎周淑蘅


《玲瓏》雜誌在創刊號便開宗明義,明確了“提倡社會高尚娛樂,增進婦女優美生活”的辦刊理念。它的定位是一本女性時尚雜誌,這也註定了它的受眾是受過教育、有相對先進觀念的女性。《玲瓏》雖不是中國第一本女性雜誌,卻是第一本直接稱呼讀者“姐妹們”而非“諸君“的女性雜誌。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婦女雜誌》創刊號


在《玲瓏》之前,其實也有專門針對女性的期刊。1915年,商務印書館發行了面向女性讀者的《婦女雜誌》,憑藉其廣闊的發行觸角,這本涵蓋社論、文學、藝術、家政等諸多領域的綜合性雜誌,不僅發行至全國各地,甚至還遠銷海外。直至1937年停刊,它仍是民國時期發行最廣、時間最長的婦女期刊,單期發行量曾達萬份以上。


《婦女雜誌》的創刊固然有其進步意義,它理應為女性讀者服務,然而實際上,它卻被部分學者評價為一本充滿男性說教(mansplaining)的厭女刊物。在雜誌發行早期,能夠識文斷字的女性只是少數,一些掌握話語權的爹味男性知識分子紛紛躋身女德講師,在刊文中細數女子的不是:


一方面,他們睥睨傳統女子,認為她們既未盡到妻母本分,又抱殘守缺如家庭蛀蟲,惟為民族生存計,不能趕盡殺絕;另一方面,他們嘲諷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女性,試圖將她們塑造成流連社交場、只懂鶯歌燕語的膚淺女郎,不配為賢妻。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用陳粒的《易燃易爆炸》歌詞形容就是:“盼我瘋魔還盼我孑孓不獨活,想我冷豔還想我輕佻又下賤,要我陽光還要我風情不搖晃。”


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教授Barbara Mittler,就曾對此發表過看法:“厭女”幾乎是中國婦女刊物的傳統。


在雜誌專欄中為弱勢同胞仗義執言的女性,不僅會被一些讀者批判挑起性別對立、扣上“仇男”的帽子,還可能招致對其女性發言身份的攻擊。這種窘境,直到新文化運動批判封建倫常、再度反思婦女問題後,才漸漸有所好轉,而《玲瓏》雜誌便是這個時代觀念進步的產物。


在《玲瓏》兩週年百期紀念特刊中,編者陳珍玲寫道:


“《玲瓏》是姊妹們自己的園地,對於婦女問題的探討與種種疑難的商榷,肅抱服務的宗旨,絕對公開……今後的方針,還注意到女性實用的知識,和時代的一般教訓。這些在以前雖也時常可以見到,不過總嫌太少。這裡所說的教訓,當然不是那些含有道德意味的,乃指一些在時代潮流中年輕女子所應具有的知識與經驗,例如,戀愛經驗,社交經驗等,我們深信這些知識對於讀者有很大的幫助。”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玲瓏》雜誌封面合輯


《玲瓏》的內容圖文並茂,最大的特點便是稿件多由在校或者已經畢業的學生創作,雜誌甚至在次年打出了“本刊是婦女唯一的喉舌”的標語。《玲瓏》開設的“玲瓏信箱”欄目成為編輯們為讀者解答疑惑的互動平臺,而內容也比其他同類雜誌更加前衛先鋒、尺度也更為開放,如“失去了處女膜,在新婚那晚怎樣呢?”以及“何法以證‘處男’”之類的兩性問題得以登上臺面。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此外,關於男女婚戀的討論成為貫穿《玲瓏》雜誌的永恆話題,其中不乏獨身主義女性現身說法,她們對為婚姻感到迷茫的姐妹同胞說道:“良禽擇木而棲,若無良木,也可以不擇。”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除了學生作品,《玲瓏》雜誌也不乏滬上名媛上流的邀稿。如雜誌創刊號中的《我的交際》就出自名媛梁佩琴之手,她在文中寫道:“女子的交際,就是要知道男性,可以免去‘一見鍾情’的弊病和‘男子都是優秀’的見地。”這與過往男子在《婦女雜誌》諷刺女人只會流連社交場、腦中無物的論調產生了絕妙互文。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提及交際,《玲瓏》中還出現了關於“女性友誼”的討論:“從這幾張照片中,你可以看出女子的情感,絕不是男子能表現的,所謂好朋友形影不離,可惜到了嫁後就突然冷淡了。”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在65期的《玲瓏》中,一篇《怎樣玩玩男子》成了不少民國女性的戀愛韜略。與Ayawawa之流的好嫁風不同的是,雜誌上刊登的這類文章文風活潑、多帶調侃意味,其內容甚至放在如今的中文互聯網語境也不顯過時,如上文《怎樣玩玩男子》中給讀者的建議,用現在的話概括就是:

1.姐很高貴,男人不配

2.架子擺大,舔狗白搭

3.曖昧出擊,若即若離

4.愛情寶物,東亞陳醋

5.熱脹冷縮,讓他瘋魔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怎樣玩玩男子》1932年65期

同樣在這一期,《玲瓏》還提出了“現代女子之三從四德”:從自己的志向、從眾人的公意、從人類的公理;公德、私德、節儉的美德、好學的美德。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1936年第259期《玲瓏》也刊登了《這時代需要哪一種女性》一文,或許可以看作是《玲瓏》對於摩登新女性的標準:“有能力、有思維、能夠勞動,擁有強健的體魄、新穎的思維、不做‘性’的依附、娶親不要妨礙前程”。


在《做一位現代女子》中,李瑛指出強健體格和聰明的腦筋是作為一名“Girl of This Age”的基礎,在這之後還須做到勤勉讀書、經濟獨立。在《摩登女子的外表與實質》一文中,《玲瓏》也明確提出了所謂摩登女子的實質:靈魂要遠高於外貌。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除了摩登女子,《玲瓏》也同樣關心職業女性的處境。在讀者來信詢問是否該聽取男友的建議,即婚後辭職做全職太太時,主編陳珍玲對此分享了自己對職業和婚姻孰輕孰重的看法:“讓女性不要工作迴歸家庭,是害怕失去工作的男人的藉口,女人要站到社會上去,爭取‘平等自立’。”


在論及職業婦女生育之困難時,作者博引歐美女性的帶薪產假,以維護孕婦相關權益。此外關於 “男子動手動腳”的職場性騷擾的一些討論片段也零星見於《玲瓏》的信箱欄目。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作為一本女性時尚雜誌,《玲瓏》在專注女性議題、爭做女性喉舌為姐妹發聲之外,自然也涉足服飾穿搭、電影、音樂、體育等其他領域。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玲瓏》投放廣告的品牌有些至今還活躍在消費市場,如前些年被露華濃集團收購的指甲油品牌Cutex、大家非常熟悉的日化品牌LUX力士等。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圖左為上海大戲院《城市之光》宣傳海報/圖右為《玲瓏》雜誌影評

電影專欄“幕味Movies”主要分享來自歐洲北美的新鮮電影資訊以及熒幕明星的花邊新聞,特別是男女明星的婚戀問題。除此之外,電影欄目還有許多精彩之處,例如在那個時代比較前衛大膽的影視企劃,以及為知名女影星打造的特輯。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幕味Movies”欄目特別企劃之《熒幕之吻》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玲瓏》雜誌秀蘭鄧波爾特輯

作為一本女性時尚雜誌的《玲瓏》要領先於它的時代,甚至領先於百年後我們所處的時代。令人扼腕的是,《玲瓏》的姊妹後輩們忘卻了它在女性議題上展現的觀念先鋒性,而只顧繼承它最浮華的一面。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翻開一本將近300頁銅版紙的國內女性時尚期刊,你或許會發現除了內容都換成了奢侈品,它與郵購時代盛行的產品型錄幾無二致。這些雜誌既缺少意大利版極具藝術審美價值的大片,也不像日版雜誌用細碎的版面、詳實的內容來傳授讀者有參考價值的穿搭技巧,只能勉強稱為中規中矩。


除了趁著粉絲經濟,用廉價電子刊收割飯圈女孩的錢包之外,它似乎只專心致力於用讓讀者淪為消費主義的洗腳婢,剁手買包包,削足穿高跟鞋。


暢銷書作者、前《時尚芭莎》專題總監祝羽捷在播客節目中提到,在國內廣告業發展的鼎盛時期,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尚雜誌在媒體界的風頭一時無兩。刊登在《時尚芭莎》的廣告,甚至多到要另闢《芭莎男士》《芭莎珠寶》《芭莎藝術》才放得下。然而,這些打著“消費賦權”口號的金主們也未必見得姿態體面。

今年的3.8國際勞動婦女節,演員辛芷蕾發佈了一條香奈兒香水的廣告微博,隨後卻因為文案中的“不會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而引起巨大爭議。有人將其與疫情期間奮鬥在一線、散發著消毒水味道的女性醫護人員聯繫起來,向辛芷蕾與香奈兒喊話,質問她們配不配擁有未來。


時尚先驅可可·香奈兒女士的金句不再萬能,在女性議題更多地被人們討論的今天,它甚至顯得不合時宜,畢竟時代在改變,但縱使如此,仍有許多精神長存。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跣足涉水的小姐們》 穆一龍攝


1937年8月,最後一期的《玲瓏》雜誌刊登了一張題為《跣足涉水的小姐們》的攝影作品。


緊隨這頁照片後的“玲瓏信箱”欄目中,讀者何英女士來信:


“我如一隻飄打在黑夜驚濤上的扁舟,怎樣應付暴風雨的時局?”


文中提及,在華北戰火紛飛之時她自己卻欽羨偏安一隅的修女,想像她們一樣,不用去憂慮這樣的生活。


《玲瓏》則回覆道:“若越想逃避,越逃不出,則結果也越感到苦悶。若信仰宗教,終生住在禮拜堂中,未必炮就打不穿水門汀的牆壁,有神來保護你嗎?這恐怕於事理上未必信。所以應付現在的法子,就是跑到現實中去,改造現實,推動現實,此外是沒有法子的。”


該如何應對?唯有乘風破浪。


如宿命一般,伴隨著這則擲地有聲的回信,《玲瓏》因戰火停刊,結束了其近7年的雜誌生涯。然而無數為雜誌創作稿件的姐姐妹妹們沒有停下腳步,她們投筆從戎,同時呼籲更多婦女同胞們拿出所有力量弄潮搏浪。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縱世殊時異,精神永存。任何時代的女性、任何年紀的女性,都會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無數風浪。不管處於戰火紛亂還是和平年代,在面對暴風雨般的人生時局時,女性都該擁有踏浪前行的勇氣和力量。最後援用《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文案作為結束語,與大家共勉:“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直掛雲帆,乘風破浪。”

90年前,民國的姐姐們已經開始乘風破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