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畫創作論說中,各家有不同的論道。蘇軾提出了"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鄒"的觀點,使得山水畫在解決了形似後又開始與形保持距離。倪雲林更是直截了當地說:“餘繪畫不求形似,草草數筆,以解胸中之逸氣耳。”之後,明代唐伯虎的“寄樂於畫”,石濤的“借筆墨寫天地萬物而陶泳乎我也”等等,都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畫山水應強調“自我”意識的呈現。但是無論是解胸中之逸氣,寄樂於畫,還是山水之形傳寫山水之神,其中的“以形媚避,以形寫神”是屬於相對比較客觀地表現對象的階段——既注意師法自然表現自然,又能得於心源,傳情達意,已成為作者抒情達意的載體。
直到現代,黃賓虹、李可染、張大千、傅抱石、關山月、崔如琢等一代大家深入觀察自然,創作自己的風格,使山水畫重新注入生氣,將山水畫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畫家的藝術追求和表現美,是自覺的。比如通過對筆墨的特殊運用,通過對畫面形象的誇張、變形,通過對構圖的分割、解構、反常規的處理等。化筆墨為情趣,化景物為情趣,化構圖為情趣,使畫面呈現出有情趣的美感。在畫家蔡茂友的多用水墨技法描繪江西山水以及南方景緻,這與他的故鄉“自家山”的山水情懷有著緊密的聯繫,畫家在畫面中找到了一種獨特的道白語境,在用筆墨描摹自然山水之際,傾吐內心中無限的天地愛戀和優雅韻致,使其作品出現一個全新的局面。
“詩情畫意”是中國山水畫表現意境的一個重要特徵。唐代的文人畫家王維,他的山水畫最重要的特色就是詩和畫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創造出了詩情畫意的境界。欣賞畫家《水抱孤村遠山通一徑斜》,採取豐滿構圖,使觀眾的視線集中於醒目的行人走在小橋,深幽村舍畫境中,整幅畫以墨綠色為主調,畫家在此作特別強調樹林中的形、韻、色、意、內涵、神韻變化、技法運用等方面和協統一,使其畫面活躍出空間感、直觀感,意境悠遠,整個畫面主題明確,讓觀賞者產生無限的詩情畫意。
宋代郭熙把山水比喻為"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在《青春萬歲》作品中,畫家與自然顧盼之間,擬人化了山花奇峰、青春飛揚的人物,藝術生命由此與山河大地融為一體。他通過對大自然奔放的鮮花,清秀的山峰等物象仔細觀察和理解,把清新秀雅的山水氣勢凝聚於筆端,用細膩滋潤的筆法,表現出畫家心中“青春”山水之靈性,自然之神韻,從而讓自然與藝術融為一體,展現出賞心悅目的山水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