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空霸權加速:從戰略到戰術



2019年12月20日,美國太空軍正式成立,成為美國第六個獨立軍種。這是自1947年組建獨立的空軍後,美國首次組建新的獨立軍種和武裝部隊。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美太空軍圍繞爭奪太空霸權,極力推進太空軍事化,加速系統提升太空作戰能力,使得美太空軍從紙面走向現實,並使太空軍事行動從作戰支援直接轉向太空作戰。


從美國組建太空軍後的一系列舉動來看,美太空軍正在通過建立獨立作戰體系,以確立太空軍作為獨立軍種地位。尤其是通過秘密軍演和直接投入實戰,加速推動美國太空作戰從戰略層面向戰役戰術層面轉變,嚴重威脅太空的和平與安全。


美太空霸權加速:從戰略到戰術

文章僅供參考,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美為爭奪太空霸權加速系統提升太空作戰能力

作者:學術plus評論員 徐秉君 (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軍事學者、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軍鷹智庫特約研究員)



-1-

戰略佈局

主宰太空


推動太空軍事化,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12月美國宣佈成立美國太空司令部和美國太空軍後,又加快了太空軍事化的進程。先後發佈了多項有關太空戰略的報告、條令、行動指南等,為美國的太空戰略提供政策依據和指導方針,加緊太空戰略佈局。


2020年6月17日,美國防部對外發布《國防太空戰略》新版報告,這是美太空軍組建後發佈的第一份太空戰略文件。該文件明確提出太空是美國未來爭奪的戰略要地,將“建立全面太空軍事優勢、整合聯合作戰體系、塑造戰略環境、加強盟友與夥伴合作”確定為未來太空作戰力量建設的四大優先事項,並以此作為美國未來10年太空戰略的階段性方針。


美太空霸權加速:從戰略到戰術

圖:2020年6月17日,美國國防部發布《國防太空戰略》,確定了國防部如何推進太空力量,使其能夠在大國競爭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威懾和擊敗對手。



2020年8月10日,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雷蒙德簽發了美國首個太空軍作戰條令《太空力量》,闡述了太空軍的發展理念和重要性、太空力量的使用以及太空力量的價值。這個文件分為五部分內容,包括太空領域、國家太空力量、軍事太空力量、太空力量的使用和軍事太空部隊。這份被雷蒙德稱為太空軍“頂層條令”的文件,對美太空軍建設和運用進行了總體規劃,表明美國太空軍太空作戰機制進一步完善,也集中體現了美太空軍的戰略佈局,以及謀求太空霸權的危險動向。


2020年11月10日,美太空司令部司令約翰·雷蒙德上將發佈《太空作戰規劃指南》,概述了當前美太空軍的五大優先事項。該文件的出臺旨在授權各級人員主動採取行動,執行優先事項,從而快速構建敏捷的、靈活的太空軍戰鬥力,以應對太空“從良性領域到作戰領域的轉變”,為該部隊未來10年的軍種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美國《國防太空戰略》新版報告,還是《太空力量》條令,以及《太空作戰規劃指南》等文件,都把中俄作為戰略競爭對手,凸顯了美國“主宰太空”的霸權思維,美國不但明確“像主導地球一樣去主導太空”的政策目標,美國加速推進太空軍事化的一系列做法表明,美國不僅要“主宰太空”,而且要保持太空軍事的絕對優勢。



-2-

組織架構

日趨完善


美國太空軍最高指揮機構為太空作戰部長辦公室,其下的作戰組織為司令部、三角隊以及中隊三類。

司令部的組織架構主要包括“太空作戰司令部”(SPOC)、“太空系統司令部”(SSC)、“太空訓練與戰備司令部”(STARCOM)三個司令部,在構成上主要體現以任務為中心的特點。



  • “太空作戰司令部”(SPOC)

    主要負責組織、訓練和裝備美國的太空軍力量,為美軍的全球作戰提供太空支援。

  • “太空系統司令部”(SSC)

    負責開發、獲取和部署太空能力,發展與多國合作伙伴的協調能力,以及監督和整合太空軍科技計劃。

  • “太空訓練與戰備司令部”(STARCOM)

    負責對太空專業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並負責作戰測試和系統評估。此外,STARCOM也將與HCO合作,在2023年建立一個更獨立的條令與職業軍事教育體系。



據媒體披露,太空作戰部長辦公室由上將擔任的太空作戰部長、太空作戰副部長及太空軍總軍士長領導,其下設有由中將擔任的太空軍總參謀長,而總參謀長領導及指揮其下的三個專職的作戰次長。司令部由一位上將或中將指揮,負責某一特定職能和任務的指揮工作;三角隊由上校領導,負責某一特定功能,例如作戰、技術支援或訓練;中隊由中校指揮,負責特定的戰術任務。隨著各領導層人員配備到位,其組織架構日趨完善。


美太空霸權加速:從戰略到戰術

圖:2020年5月15日,美國天軍部隊旗幟亮相。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約翰·雷蒙德(左)與高級顧問羅傑·託伯曼(右)在白宮舉旗。


-3-

資源整合

逐步到位


美太空軍成立以來,太空部隊吸納了空軍、陸軍等傳統部隊的太空資源。有關資料顯示,美太空軍要在2020-2024年招募16000名組成人員,包括9600名現役軍人和6400名文職人員。


目前,大約有2200名太空方面的美國空軍人員已轉隸太空軍。2020年1月14日,空軍四星上將約翰·雷蒙德成為美國太空司令部的首任司令。7月28日,空軍少將尼娜·阿瑪諾、威廉·利庫裡、錢斯·薩爾茨曼和斯蒂芬·惠廷被提名成為第一批太空部隊中將。基本完成太空軍領導層的配備。


8月6日,有684名空軍上校、中校和少校被提名轉隸太空軍。另有86名美國空軍學院的畢業生直接進入太空軍服役,2021年還將有98名畢業生以少尉身份直接進入太空軍服役。基本完成太空部隊各類軍官的配備。


2020年11月,美國太空軍迎來首位宇航員。據多家美媒報道,隸屬於美國空軍的宇航員邁克爾·霍普金斯上校將成為美國太空軍的新任軍官。報道稱,他將在國際空間站上正式宣誓轉入太空部隊。這也代表了美國太空軍的籌備,已從地面戰場延伸至太空戰場。


另外,美太空軍還從其他軍種調入包括情報、網絡、採購和工程方面的3600名普通專業人員。2021年則是美國陸軍和海軍涉及太空領域的部隊轉入太空軍的一年,屆時太空軍人員規模將達到6400名,並增加一個預備役部隊。


美太空霸權加速:從戰略到戰術

圖:太空軍首位航天員邁克爾·霍普金斯。(美國太空軍網站截圖/圖)


據美國太空部隊官網顯示,目前其部署地點包括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巴克利基地;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基地;佛羅里達州的帕特里克空軍基地等。另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3月5日報道,今年范登堡空軍基地的導彈、衛星和火箭發射數量將超過2020年。該基地還將正式更名為“范登堡太空軍基地”。


按五角大樓的要求,美太空軍成立後從各軍種中吸收與太空相關的力量,美國防部的長遠目標,是希望將美軍所有的太空優勢整合到太空軍裡。


美國太空部隊從2019年12月20日正式成立到目前,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實現了上述一切部署,既體現了構建太空軍的急迫性,也顯示了其組建新軍種的效率。


美太空霸權加速:從戰略到戰術

圖:美國20名太空軍人員,已於2020年年8月下旬部署到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執行衛星運行、監控“敵軍”以及防止太空衝突等任務。



隨著首批太空部隊的組建、傳統部隊太空資源的整合、首批新兵入伍、首位宇航員加入、首支太空部隊被派出、太空軍各基地開始運轉……表明美國太空部隊

正由“紙面部隊”向“太空戰鬥部隊”轉變。


-4-

武器裝備

研裝並舉


太空武器裝備是美太空軍作戰能力的重要支撐。新組建的太空軍一方面從美國戰略司令部手中接管了太空作戰責任,另一方面加緊太空武器裝備的研發和部署。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注重發展防禦性太空武器不同(如各類導彈防禦系統),美軍則更加重視加大對進攻性航天裝備的投入,包括無人航天飛機、反衛星武器和天基攻擊武器系統等都是美軍重點發展的武器系統。


除了繼續試驗測試以X-37B為代表的航天飛行器外,美太空軍重點部署反通訊系統和反衛星系統及進攻性太空武器。

2020年3月13日,美太空軍太空與導彈系統中心宣佈反通信系統的10.2版已交付位於科羅拉多州彼得森空軍基地的第四太空控制中隊。這類反通信系統是一種可以癱瘓敵方衛星傳輸的新型地面通信干擾器,也是美太空軍公佈的首套“進攻型”太空武器。


美太空霸權加速:從戰略到戰術

圖:美國以X-37B為代表的太空武器裝備


同月,美太空軍動作不斷。26日,美太空軍成立後,在卡納維拉爾角首次發射了先進極高頻軍事通信衛星星座的第六顆衛星。27日,美太空軍又宣佈“太空柵欄”雷達系統正式運行。“太空柵欄”能提供精確的定位數據,以便太空軍準確記錄太空中的物體,提升太空領域感知,確保軌道安全。


另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太空軍計劃在2027年前裝備48套干擾系統,以期在“與大國發生衝突的情況下”,阻斷對手的衛星通信。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刊文稱,美“第9太空三角洲部隊”被委派遂行“軌道戰”任務,主要在太空實施監控、甚至在必要時發動太空攻擊。此外,美軍已經在研發用於太空戰的激光武器等。


這表明美太空軍不僅在快速打造太空進攻作戰能力,也在同時加強太空防禦作戰能力。與傳統太空力量不同的是,美太空軍不再是傳統意義上作戰支援保障力量,而是可以直接用於作戰的打擊力量。


由於美國在太空技術方面積累了大量太空技術儲備,不僅為美太空軍武器裝備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支撐,並在需求的強力推動下,其相關太空技術向實用性太空武器裝備轉化的速度明顯加快。

-5-

備戰太空

快速推進


儘管美軍建立太空軍還處於初始階段,距離真正形成戰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美太空軍一直在加緊太空軍事化部署,並在探索太空作戰方面也走在了前面。



5.1 模擬太空實戰演習



2019年9月初,美太空司令部成立還不到10天就開始進行秘密太空軍演,反映了美國對於太空軍事化的超前性,以及應對太空戰的緊迫性。


據美媒體當時報道,一場名為“施裡弗軍演”的演習由多個美軍司令部、盟友和情報機構參與。該軍演假想一個敵國在歐洲發動了一場“多領域”戰爭。“多領域”戰爭是一個新的軍事術語,它是將傳統的陸、海、空作戰同太空戰與網絡戰結合起來的統稱,即“多領域”戰爭。


因此“施裡弗軍演”實際上就是一次秘密的太空戰軍演。儘管這種軍演看似規模小,參演的人員及動用的裝備都比較少,但演習本身及所帶來的變革是巨大的。從這次演習的內容來看,它卻是涉及一場大型戰爭,其中,“多樣化、多領域作戰環境中的各種威脅將挑戰文職與軍事領導人、策劃人員、太空系統操作員,以及他們運用的各種能力”。


此外,美國還開展了“太空軍旗”聯合戰役演習。這些軍演推動美國太空作戰從戰略層面向戰役戰術層面轉變。



5.2 直接部署投入實戰



據“今日俄羅斯”2020年10月21日報道,美國首支“太空部隊”已在中東國家卡塔爾進行了部署。這支中隊由20名美軍組成,將負責衛星運行、監控“敵軍”以及防止太空衝突等工作。


2020年1月7日,美太空軍遂行了成軍後的首次作戰行動。為了對美國暗殺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進行“猛烈報復”,伊朗於7日晚向伊拉克境內兩處駐紮美軍和伊拉克軍隊的基地發射了16枚彈道導彈。美國太空司令部發言人聲稱,太空軍擁有的眾多運行良好的預警系統,幫助監測到了這些彈道導彈,為地面部隊提供了預警優勢。



5.3 欲為太空行動定“規則”



聯合國早在1967年就簽署了《外層空間條約》,其中包括不在太空部署核武器以及月球等天體不能被軍事化等原則。但美太空軍為推進太空軍事化,欲制定由美國主導的在太空中行動的準則。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3月3日報道,隨著更多國家增加在太空的商業和軍事參與,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希望制定太空行動指導原則,就像公路交通規則和海洋法一樣。但他也清楚其他國家可能不會效仿美國。因此,他表示,“我不會天真地認為,會有一套所有人都遵守的行為準則。但我確實認為,如果有這些規定,那將有助於識別闖紅燈者,如果你闖紅燈的話。我認為這很重要。”


美太空霸權加速:從戰略到戰術

圖:美太空軍發佈的《太空作戰規劃指南》(CPG)



5.4明確太空作戰任務



美太空司令部新發布的《太空作戰規劃指南》,概述了美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太空作戰任務。


美國過去的太空作戰任務主要包括探測彈道導彈發射、保護衛星等太空軍事系統免受打擊。現在的太空作戰任務要求太空軍在短期內開發並提供進攻和防禦選項,同時過渡到一個能夠承受攻擊、確保自身能力、在中長期內隨時重組的彈性架構;還要求太空軍具備空間感知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對方意圖,並減少競爭者或潛在對手產生誤解的機會。未來的太空作戰任務,由目前地面部隊執行的多項任務未來將全部或部分轉移到太空。這在戰術情報、監視和偵察層面已經開始,並將很快擴展到其他層面的任務。



《指南》還指出,近期內太空軍將優先投資於軌道戰、太空電磁戰和戰術情報組合,以懾止對手在太空引發衝突或將衝突擴大到太空;即使威懾失敗,這些能力也能保證部隊在太空中取得勝利。


由於美軍是全球部署、全球作戰,美國太空軍針對別國的各類衛星及航天器等實施干擾也會進行全球部署。所以,美國太空軍在全球範圍內加緊部署,不僅是為了構建進攻陣地和配合陸軍、海軍、空軍及海軍陸戰隊作戰,而且也是為了太空軍在未來作戰中獨立遂行太空作戰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